美文网首页故事人物民国烟雨梦
徐志摩、林徽因系列(三)——张幼仪(上篇)

徐志摩、林徽因系列(三)——张幼仪(上篇)

作者: 居延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08:28 被阅读69次

2016-08-13      韩众城        众城眼里的近代往事

■  张幼仪和徐志摩

(三) 张 幼 仪 (上 篇)

◆◆◆◆◆

文 ▏韩众城

01

徐志摩是1897年生人,1915年,经张公权(张幼仪四哥)介绍与其妹张幼仪(1900年生人)结婚,徐氏家族对这桩门当户对的婚事非常满意。

徐志摩的婚姻可以说是父母包办,男女双方没有感情基础。因此,徐志摩对这桩婚姻抱着顺从长辈愿望而完成使命的态度,对张幼仪并没有什么感觉,但这并不妨碍在床第之间自然地成为夫妻。结婚不久,徐志摩就离开家乡浙江硖石镇去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求学,家里留下张幼仪侍奉公婆。

02

1918年,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阿欢)出生,徐志摩的父亲认为他将子息的问题解决了,便准许他负笈海外留学。不久,徐志摩辞别家人,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银行学和社会学。

1920年徐志摩由美转英,在伦敦政治学院求学,结识正在游历的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他乡逢知己,徐志摩与林长民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在看到林徽因时,便马上为这个冰雪聪明的美丽女孩所倾倒,并且进行热烈的追求。

03

其时,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正在巴黎游历,希望自己的妹妹也能出国学习。经得徐志摩父亲的同意,张幼仪随同刘崇杰(中国驻西班牙领事)一家搭乘海轮前往欧洲,张幼仪在法国马赛港下船后,便搭车前往巴黎。随后,他们又搭乘巴黎飞往伦敦的飞机。在飞机上,张幼仪因晕机吐在一个纸袋子里,徐志摩并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与关怀,而是嫌弃地摇头说:“你真是个乡下土包子!”话未说完,徐志摩也吐了。张幼仪正带着怨气,于是轻声回击道:“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子!”

张幼仪想不到自己为何受到冷遇,其实在个时候,徐志摩正在疯狂地追求着林徽因,他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有妻室的丈夫。

04

在伦敦回到住处,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徐志摩一直在忙着自己的事儿,好像张幼仪不存在一样,不愿意过多搭理她。可到了晚上,这个让他厌恶的女人唤醒了他的荷尔蒙,最终奋起成就夫妻之事。张幼仪觉得这一幕是那样矛盾,她后来说道:“在这世界上,他最想做的事便是摆脱我,却败给了我的肉体,并对我们要在一起这件事而感到气馁。”

在平时,张幼仪所做的事就是打扫房子、洗衣服、买菜做饭,徐志摩依旧对她熟视无睹。张幼仪怀孕了,这就不能不对徐志摩讲了。可是,徐志摩听到的第一反应便是断然回答:“把孩子打掉!”

在当时,打掉孩子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张幼仪便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当一个丈夫对妻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可见已对妻子不只是不关心,而且是感到怨嫌,对其生死非常冷漠,听起来令人心寒!

无助的张幼仪好脾气地问道:“可是我要去哪里打胎?”

徐志摩摇摇头,一副置身事外的口气说:“你会找到地方的,这种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饭。”

05

在徐志摩眼里,此时只有令人魂不守舍的林徽因,举止端庄、贤良坚毅的张幼仪简直就是呆板乏味,毫无灵性,和她在一起只会感觉死气沉沉。他一天也不想在家呆下去,他非常希望离婚,以寻找他想要找的自由和幸福。

徐志摩经常把张幼仪一人撇在住处,很少回去,此后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不见踪影。眼看产期临近,无奈的张幼仪只好给在巴黎求学的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告诉了徐志摩想要离婚之事。张君劢这个人也很有趣,他给妹妹复信中表达了对徐志摩离婚的哀痛:“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然后告诉妹妹“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就这样,张幼仪一个人乘火车来到巴黎和二哥会合,后来又随其七弟去了德国柏林的医院产下次子彼德,这一天是1922年2月24日。

06

知道张幼仪的去向,徐志摩反而感到一身轻松。1922年3月,徐志摩终于痛下决心,赴柏林与张幼仪签署了离婚协议书,由好友金岳霖、吴经熊等4位好友作证,并且登报发《离婚通告》,以告社会。当时,徐志摩的次子彼德仅仅出生一个月。

离婚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写信告诫她: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让张幼仪在未来五年里,都不能教别人看见她和某个男人同进同出,要不别人会以为徐志摩和她离婚是因为她不守妇道。

徐志摩真是魔力无边,他休了张幼仪,还能让张幼仪的两个哥哥张君劢和张公权为他说好话。要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君劢和张公权可是两位杰出的人物,徐志摩居然让他们俯首贴耳,种种情节令人如梦如幻,直如进入谜宫一般。

在张幼仪的记忆中,徐志摩迫切的希望离婚是因为林徽因催他敲定离婚之事。事实上,林徽因早在5个月前就回到了中国,由此可见离婚是徐志摩内心中非常笃定的事情。

徐志摩离婚时,他想方设法让张幼仪相信这是“前途无限”的“壮举”,如果答允离婚便是“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离婚后,徐志摩对着4位证婚人和张幼仪喜不自胜、乐不可支。为了安慰张幼仪,徐志摩还给张幼仪作了一首诗,予以宽解。

笑 解 烦 恼 结

-----送幼仪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帐,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可是,张幼仪是不会像徐志摩这样欢天喜地的,她自从徐志摩在伦敦的家中出走时就有了被遗弃的感觉。她说:“我们整个夏天都用扇子在空中扇着,天气逐渐转凉之后,就把扇子收在一边。所以中文里面有个说法,可以拿来形容被徐志摩孤零零丢在沙士顿的我: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遭人遗弃的妻子。”

作于2011.10.10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此致谢

— END —

公众微信号:lin_huiyin

交流联系可添加微信号:juyanw

微信扫一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志摩、林徽因系列(三)——张幼仪(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en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