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作者: 走空00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18:41 被阅读19次

今天看书看到一段关于埃德加胡佛的故事(不是那位美国总统,而是FBI第一任局长),他任职时间长达48年,利用联邦调查局的名义骚扰政治异见者,还使用各种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秘密整理政治领袖的档案。

尽管他很多手段的合法性可能存在问题,但今天我想反思的是他的思维方式。我们平时看过很多侦探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大多数是天才,他们思维缜密、靠推理、靠判断力侦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案。但他们大多数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知道凶手是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他认罪,最后往往都是凶手自己自杀或者招供的。而胡佛的方法完全是零口供破案,他是能直接拿到证据的。

具体关于他的事就不细说,先说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拿职场来举例。初入职场的新人面对问题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我觉得是怎样,我认为应该是怎样,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显得特别不专业。

而一些工作很多年的中层领导,他们面对问题往往会先找类似的案例,看看别的公司是怎么处理的,然后再结合自己实际拿出方案。

但更高层次的高手他们处理问题又是另一种方式,他们通过多年的积累,手上已经有了大量的数据模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结合这些数据模型,快速的拿出最优方案。

做交易也是如此,初入市场买什么票卖什么票大多数人凭的是直觉,感觉会涨,应该到底部了,听人说有利好等等,结果这种思考方式最后都交了大笔学费。

亏损多了之后,慢慢的开始自我进阶,不再凭直觉交易,遇到类似的情况会看以前的数据,比如新股开板之后会怎么走,要约收购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可以参考,死亡换手之后会不会跌停开盘等等。到达这一阶段的,基本稳定盈利没有太大的问题。

最后的是第三阶段,通过多年的交易,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模型,遇到情况脑中基本都能回想起以前类似的经历,从而算出其中的胜率。虽然不能保证100%赚钱,但是胜率已经远远超过一般高手。

胡佛的思维方式就是第三阶段,他常说一句话:“信息就是权力。”能否管理好已知的信息是区分专业与非专业的分水岭,我们在聊自己的项目和交易标的时,不要动不动就加上我觉得怎样,我不喜欢这一类等等。

其实我们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市场也不会照顾我们的感受。我们能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不要浪费自己每一次付出的经验,要把任何一点努力都变成数据存进信息库,只有这种不断的积累才是成长的过程,我相信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系统,时间越久,离成为高手的日子就会越近。

相关文章

  • 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今天看书看到一段关于埃德加胡佛的故事(不是那位美国总统,而是FBI第一任局长),他任职时间长达48年,利用联邦调查...

  • 反思: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今天看书看到一段关于埃德加胡佛的故事(不是那位美国总统,而是FBI的第一任局长),他任职时间长达48年,期间利用联...

  • 专业与业余

    什么是专业? 我们在生活中寻求各种服务都希望找到专业的人。因为专业意味着靠谱,业余则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状况。 一个定...

  • 专业与业余

    业余单凭兴趣,三天打鱼二天晒网。 专业日日坚持,持之不懈下基本功。

  • 专业与业余

    吴军看到女儿打高尔夫球,水平进步很快,但是发挥不稳定,特别是那些比较容易打的球,打得比较马虎,就给他写了一封醒来指...

  • 专业与业余

    吴军老师的文章中写道 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区别并不在于后者发挥不好,而只是他们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

  • 业余与专业

    李翔在文章中曾说过: 业余者才讲灵感,我们专业人士只是每天早上准时开始工作 这句话可以扩展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 专业与业余

    今天去朋友家玩,她家附近有公园又有河,下午就带我们去公园、河边转一转。 一条河把一个民国风格的小镇一个欧洲风格小镇...

  • 专业与业余

    最近在网上看了这么一句话:“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读完之后,从心底是赞成的,毕竟吃饭的本事,一定是一...

  • 业余与专业

    这阵子工作之余,也跑了几天的滴滴,也蛮有意思的,或许是新鲜感吧!不过问题也蛮多的,我最大的担忧就是我自己都已经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zw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