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高考有变
开心啊!高考语文改革,终于真的要动手了!!!
上周末,跟参加了“2017年高考语文改革研讨会”的老友聚会,大学毕业十几年,人隔两地,兄弟们坐在一起,唏嘘年华易逝,感叹人生。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跟我这个前中学老师在一起,话题还是离不了语文这个本行。——明年语文高考要改革了,按这些一线教师的说法,这次改革,有点狠!
要怎么改?喊了好些年的语文总分调整至180分,好像有眉目了,三两年内,就能见分晓。这还不算,真正的猛料是——阅读加量了,从明年高考开始,语文考试中,二选一的阅读理解,现在全部变成必考了。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这一块,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二选一。结果就变成,大量考生在考前复习中,都从老师那里得到指示,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一律选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受限于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实际上被大部分考生抛弃了。可以预见的结果是,长此以往,我们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在文学鉴赏、审美表达这一块,会明显存在短板。我们还嫌自己的高校体系培养出的螺丝、螺帽人才不够多吗?!
如果再算上相当一部分省份阅卷中背对背阅卷,老师为保平安,打默契的中间分,和高考作文分数被人为削平,失去其体现语文综合素质的功能。实际上,高考语文,完全失去了在总分中拉开分数、占有一席之地的地位,语文好与坏,体现在成绩上,并不能拉开学生的分数。语文课,上不上差不多,学不学区别不大,至少在分数上,语文好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样的一门课,变成鸡肋,已经快要被充满功利心的家长和学生们抛弃。也就谈不上什么语文对人格的塑造,对人的内在素养的养成。
这么改,直接后果是什么?怎么就狠了?
老友说:就现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两类阅读文本内容都要求做,恐怕至少会有1/4的考生做不完语文题。能做完题的学生,因为时间紧,阅读量加大,正确率必然下降,又有四成以上的孩子正确率下降。如果阅卷因素导致语文成绩无法拉开,不能充分体现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这样一改,几乎马上可以让语文基础差、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平时不爱读书的那些学生现出原形,用试卷的完成率和正确率来强行拉开语文的分数差。如果可预见的180分降临,给作文也加上30分,那么,将会带给高考一次不小的冲击。
教育的顶层设计者们,开始尝试,用考试来倒逼阅读水平低下的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期望由此进一步改善中学生阅读现状极度恶劣的情况了。
终于要打脸了
终于,语文来打脸了。
其实,这次打脸式的改革,是一层一层打下来的。
社会打脸高校: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整个社会越来越趋于一种稳定、规范的运行状况。成熟的组织,其运行大多基于大量的信息读取、分析、思考和总结,需要组织成员具有更高层级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的筛选甄别能力。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已经十分重视教育中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来自于这种社会需要的驱使,当然,这也更加是一种民主的训练。到了今天,中国的社会终于发展到开始急切地需要自己的组织人员具备这种能力,才发现,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忽视这几种能力培养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需要更多愿意在积极阅读、思考前提下,不断提出新想法、新建议的人才,而不是孜孜以求,唯标准答案马首是瞻的点头虫,更好的阅读写作能力,成为一种高端的、必须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缺失,成为一种社会之痛。于是,社会给了高校一耳光。
高校打脸中学:只要留心检索,就会发现,近十年来,已经有太多高校教育从业者站出来指责中学教育的弊端,认为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完全脱轨,这违背了最初中等教育承担“文法学校”与大学之间过度的功能性设置,同时,也无法为青春期少年提供可以完善其内心的成长空间,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学教育极度应试化,学生缺乏阅读,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最终提供给高校的人才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等教育有自身学术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要求大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这是未来学术人才的基本能力,属于基础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阅读量小、文章写不通已经变成一个公开的尴尬。而那些不准备成为未来学术人才的毕业生,现在也被要求具有这种能力,中学无法培养,推给高校,高校有苦难言,只能承受社会打来的那一耳光里火辣辣的痛感。
中学叫苦连天:打脸接力中,中学是最后一站,多年的探索和等待之后,换来加大阅读题量这种改革,难度提高,压力增大,这中间,最难过的还是一线语文教师。如果语文改革加大题量只是改革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形式,我们大致能够猜测:
继续加大阅读难度,增加题量,提高对阅读速度的要求;
增加作文分数,提高对写作能力的要求。
这个改革方向,积极借鉴了欧美教育在阅读、写作考核中的基本要素,这是也必然是未来中国语文高考的改革方向。
但是,同样的问题,面对的社会环境全然不同。以美国为例,他们的这种考核模式,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即从小学开始不断要求和强调学生阅读能力,利用各种方式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训练和强调,已经渗透进美国的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每一层面的基本认知之中。
从小学开始,美国的教育就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形成观点,并表达出来,即进行所谓的学术分析和学术写作的训练,这种写作不是写散文、小说式的文学创作,而是在阅读和分析中,发现问题、总结思路、提出解决方案式的,这样的教育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阅读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一个理性、温和的人,是在这种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民主、自觉的公民,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美国的教育者相信,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素质,一篇文章可以综合体现一个人的阅读基础、思维能力、语言积累、文化素养。
这些训练、这种能力,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不了的。现在,从国家高层,到教育管理顶层,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孩子读书少,中国家长不重视读书,这看上去只是个人素养的问题,但几亿人一起打一个不阅读的喷嚏,最后就变成一个可怕的社会问题。这种通过高考语文改革自上而下的倒逼式改良,就是为了这个问题来的。
相对大的阅读量,会在一段时间内给考生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困扰(当然,我认为现在的试卷阅读量还是偏小)。这种困扰,简单用做题的方法很难彻底解决。如果整个国家和社会再相应地努力,变成一个社会倡导、学校提倡、老师要求、学生接受的关系链,让不阅读、不重视阅读、不喜欢阅读的家长最终能接受这个现状——孩子在中等教育阶段,必须系统阅读一系列经典著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足够的阅读技巧,这样,用一种无奈的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阅读状况的改善。
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就真正善莫大焉了。这也是我理想中的状况。
当然,我这样一个悲观主义者,是不大相信这种理想状况会迅速实现的。我跟朋友讲,中国人爱读书这件事情,我相信50年内无法实现。
更加悲观和失落的,其实还是我那些奋战在语文教学第一下的兄弟姐妹们。我把这个消息和我的基本想法放到满是中学老师的同学群里的时候,自己欢喜雀跃,觉得语文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终于来了。但换来的是一声声的叹息,我的这些苦难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没有感到喜悦,更多的还是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