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众号上看到了《2018微信数据报告》戳了我的心。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90后有1.74亿人,很快,第一批90后就要步入而立之年了。还在自称“宝宝”的我们,已从00后口中的“姐姐哥哥”,变成了10后眼里的“叔叔阿姨”。被暴露的不仅是年龄,还有90后的微信表情使用偏好。
“笑哭😂”成为90后最爱的表情,而这大概也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20多岁的人生,总是边哭边笑。
通过微信暴露出了90后的我们社交生活方式:
一、90后的我们熬夜已经成为习惯
《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在各年龄段的用户中,90后起床最晚。起得晚,大多是因为睡得晚。之前刷屏的《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已证明,90后普遍晚睡成习惯:接近一半的90后,在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睡觉;还有22.4%的90后,直到凌晨一点后,才把自己调成睡眠模式。
就像网络段子说的:
熬最深的夜,敷最贵的面膜,泡最正宗的枸杞,然后,赖最晚的床。孜孜不倦地作死,勤勤恳恳地养生。
熬夜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选择。
二、好友越来越多,孤独依旧是主旋律
《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通讯录朋友数人均比三年前多出110%。微信官方透露: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而当初张小龙设计朋友圈三天可见得目的其实是鼓励我们勇敢地去发朋友圈,并不是让我们逃离朋友圈。
随着我们工作生活的交际圈扩大,好友也越来越多,可真正的朋友却还是那几个,看似交际圈越来越大,但其实,孤独却依旧是90后生活的主旋律;
只要和朋友断了联系,就感觉自己不是自己了,只要一天不刷朋友圈就感觉和这个世界脱轨。这样的社交方式很高效,同时也很冷漠,这种联系,把我们变得越来越封闭。
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
当微信好友数量超过1000+之后,朋友圈里头像普遍开始变得陌生,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刷朋友圈?答案是:不刷,因为刷不过来,看不到自己想看并且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当每个好友的朋友圈内容量都如此庞大的时候,我们自己发的朋友圈也很难被好友看到。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看谁的朋友圈,而不是不看谁的朋友圈。朋友圈的分组看来也是有必要的,混杂在一起的朋友圈刷不到头,也看不到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名互联网产品人小小的想法)。
朋友圈有来自各方的好友,同事,朋友,点头之交,只是认识的陌生人等,受委屈了、想发牢骚了,想分享下生活了,可是想想被不同的人看到,自己的人设,别人的想法等等,同时,发朋友圈总有一种自我刷存在感的错觉,当自我的表达遇上了别人的判断,往往会扭曲真实的想法,而失去了单纯自由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乐趣,因此很多人发朋友圈的频次越来越低,甚至很多人“逃离朋友圈”;
今年关于社交产品不断涌现,前快播创始人王欣发布的马桶MT、字节跳动发布的多闪,还有老罗的聊天宝。三款社交APP扎堆召开了发布会。
聊天宝与马桶MT我并没有下载了玩,因为其实社交最核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关系链,这两款社交产品没有我需要的关系链,所有没有下载。因为平时玩抖音的关系,我下载了多闪,并加了不少好友试玩了下。
整理了多闪的整个产品
多闪(社交+短视频)1、针对年轻人的社交,音频与斗图确实能丰富社交内容,但是,多闪创造出的新价值,真的高于迁移成本吗?我不可以在微信、QQ斗图吗?我不能与与亲密好友拉个小群吗?
2、 形式活泼化有助于建立或维持亲密关系吗?当表情包不再是线上聊天的润滑剂,而变成沟通的主体,进而挤占沟通的“内涵”,关系何以亲密?
3、亲密好友真的需要那么丰富的社交内容吗?其实真正熟悉的人,直接微信视频或者直接见面就好,有使用单独一个app维护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吗?
4、所谓的“亲密”,其实一直在动态变化的,当关系不“亲密”时,我们还在一个app里面跟所谓的“好友”自high,真的有必要吗?
很明显,这些社交产品并不能解决90后如今的社交问题,社交是什么?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而如今的我们大部分连自己与自己社交都做不好,自己想做什么,目标是什么,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就去大量社交,每天汲取各种信息,鸡汤,思想,自以为完成了高效的社交任务,殊不知,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迷茫。
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交呢?当然,不能以偏概全,完全因人而异,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孤独一直都是主旋律,整理自己的社交圈,我相信未来的社交产品会越来越轻量级,我们需要简单而单纯的交流,更需要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就像张小龙说的那样,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放下手机,多与朋友交流。
当你认清了孤独一直都是生活的主旋律时,勇敢得面对孤独,面对自己的内心。孤独真的可怕吗?
孤独不是贬义词。它让生活不被除我们之外的任何人操控,它让我们在沉默中爆发,或许也让我们在沉默中安详死亡。
我喜欢偶尔的吵吵闹闹,却更喜欢在孤独里前进的自己。
我是一只稍带文艺气息的互联网产品人,感谢你看了这白开水般无聊的文字,如果喜欢的话,点个赞,关注下,就好。
同时附上张小龙微信公开课的思维导图,巨长,刷新了我对微信,对产品的认识。
2018微信公开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