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领悟
第一次到青海西宁是若干年前,这番再去,就像我这一两年着了魔去寻找老地方一样,带着几分追忆。
我买票,问售票员:“还有去西宁的绿皮车吗?”
当年,我就是怀揣着改善全家窘况的愿望,抛家坐上了这种绿皮车,断断续续走了24个小时...
“你这是要慢,还是要快?”售票员不解地问我。
“我只要绿皮车的硬卧,无论快慢!”
售票小姑娘“噗嗤”一笑,原本木呐的表情特意为我的“二”而专注的一笑,“后天的可以吗?今天只有到天水的了?”
我同意了。在手攥火车票回来的路上,我想我那办了驮运的奔驰估计都比我要惬意吧...

青海一路,我印象尤深天水。当广播说途经天水时,我放下手中的书。再次留意这个地方:陡峭的山崖,下面是一路东去的“黄河”水,两岸稀稀疏疏的几座房子,被围起来---至今我都不知道那是用来做什么的“河塘”。
这一目和脑海中的印象,仿佛重合,就好比时间从来没在天水向前挪动一秒。自上了火车,我着迷于一本叫《玉观音》的小说,那是我和临铺借来解闷的,电视剧我看过佟大为和孙俪的那版,小说我第一次看,开篇的第一句:“我要结婚了...”就像钉子一样顶住了我。迫于时间的关系,火车经过天水时,我刚巧看到安心偷偷给杨瑞留了封信:“杨瑞,我走了...你别来找我,你也找不到我...”、“安心,是你吗?”杨瑞看着自己曾经的小家被打扫的一尘不染,脱口问道...
悲情的小说和萧索的景观此时融在一起,多少让人感到几分凄凉,凄凉下面,是深埋又不时涌动的回忆,就像那个借我书的女大学生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小说,也该写一部小说。”
我真的也曾写过,只是写了一半,名字叫“别再回头”。只是那部小说我以一个女士的第一人称落笔,我把我这个构思在昨晚火车经过郑州时告诉了这个女大学生。她说我很厉害。

因为我们都戴一副眼镜,而且晚上还爱熬夜看书。这火车让两个陌生异性就这么唐突的同卧一个小室,很尴尬,她拘谨的提防我好一阵子,直到我借了这本伤心的书,就开始有了一些对话,这为我的追思之旅多少凭添了几分活力。
其实现在开放了也挺好,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她对我说:她一定会好起来。
我对这话很好奇,就问:“你去青海干嘛?”
“去上班啊!”目光让我体会到她对未来的憧憬,但那是想极力掩饰过去的一种过分修饰。她说她在西宁市找了一份幼教老师的工作。
我就跟她说:那挺好,以后万一我的孩子去了你的幼儿园,你可要照顾一下啊!
“你孩子几岁?”她问我。
我回答说我目前单身,她腼腆的一笑。我们的话题又回到小说上,聊彼此都看过什么小说,我说我传记看的多,谍战的,金庸的,还提到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她说这书好老啊,我说这可是网络文学的祖师爷啊!她就抿着嘴笑,圆乎乎的脸颊上陷出两个酒窝,一边笑一边问:“你倒是说说,这祖师爷哪里好啊?”
“我给你背一段,要不你给评价评价?”于是我就背了此书的扉页部分: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的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她专注的聆听完,思踱良久,一脸感悟,语气娇颠可人地回答说:“写的好好哦!”
她背着我,为这首打油诗哭了,我是看到她扭过脸擦泪的,回过头来又故作开心的和我聊小说,聊诗,聊她在学校因为舞蹈培训而扭伤了脚。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