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中国传统文化原创文字集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作者: 花花公举210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20:01 被阅读2次

父辈的谦让,真的是美德吗?有时候,谦让只是祸端的开始,尤其是在国家社稷上

宋宣公和宋穆公,两兄弟,兄友弟恭,王公贵族里难得的兄弟真情,所以宋宣公去世前将,就算自己有太子与夷,还是将君位传给了弟弟宋穆公。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在周以前,父死子继、兄死弟及,是常有的事,嫡长子继承制是到了周朝,周公旦制礼作乐确定的,所以,在宋国,宋宣公将君位传给弟弟,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宋穆公在位9年,也生有公子冯,到公元前720年,病重,交代后事,他把大司马孔父嘉叫到自己面前说:“先君放弃与夷而立寡人我,寡人不敢忘了这份恩德,如果先君保佑,能让我得以善终,到了地下,先君问起与夷来,我将怎么跟他说呢?所以,还请大司马奉立与夷,让他主持社稷。这样就算寡人死了,也无悔了。”

(题外话:①孔父嘉是孔子的祖先,所以孔子祖籍在宋国,后来才迁到鲁国;②国必有土,土神叫社,民必有食,谷神叫稷,所以国家又叫社稷)

孔父嘉临终受托,听了宋穆公的一番话,沉思片刻,还是说:“群臣都愿意奉公子冯为君上。”

宋穆公病中一激动,“不可!先君认为寡人贤德,才让我主持社稷。如果我丢弃先君认定的贤德,不让位给与夷,那就是废掉了先君让贤的举动,那还怎么可能贤德?发扬先君的善德还来不及呢,你们可不要枉费了先君之功!”一番话说得语重心长,郑重其事。

最终,宋穆公还是将君位传给了与夷,而将自己的亲儿子公子冯送到郑国生活。

公元前720年,8月15日,宋穆公去世,宋殇公与夷即位。

跟宋宣公与宋穆公两兄弟相反,公子冯与公子与夷这对堂兄弟的关系只能用不死不休来形容,公子冯的出居郑国,想回国争君位,宋殇公与夷对公子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一心只想杀之而后快。

宋殇公在位10年,发动11场战争,只有一场与郑国无关,其余都是宋、郑交战,双发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报复你。

第一场战争,公元前719年春天,宋殇公被卫国弑君叛乱者州吁利用,为了除掉公子冯,发兵围了郑国东门五天,无功而返;

第二场战争,围人家东门才半年,同一拨人,又伐郑,再次一无所获,气不过后,收了人家稻子回来了;

第三场战争,公元前718年秋天,攻打邾国,把人家的田给占了;

第四场战争,邾国一状告到郑国,请郑国对宋国打击报复,郑国果断把宋国揍了一顿,一直打到宋国都城内,即给邾国报了仇,也报了自己去年东门之役的仇;

第五场战争,还是这一年,冬天,宋国又找郑国报仇,把郑国的长葛给围了;

第六场战争,公元前714年,郑国以宋殇公不觐见天子的理由,举着周王室的大旗伐宋,宋国不但被打,还因为之前在第四场战争中鲁国没帮忙,怨上鲁国,这次连告知都不告知路过了,导致鲁宋断交;

第七场战争,公元前713年,鲁、齐、郑三国一起伐宋,鲁国在菅地将宋军打败,郑国占领郜地和防地,还将这两个地方当做顺水人情送给了鲁国;

第八场战争,同一年,7月份,宋国趁郑国军队还没从郜地和防地回来,联合卫国攻入郑国,第九场战争,宋、卫又把蔡国牵扯进来,让人家攻打戴国,他们攻宋,结果郑国把蔡国打了个片甲不留,导致蔡国人不乐意了,最后战争失败不欢而散;

第十场战争,9月,郑国报仇,攻宋;

第十一场战争,公元前712年10月,郑国领着虢国军队伐宋,大败宋军,还是报去年宋入郑的仇。

十一场战争,少有成功。为了拔掉公子冯这个隐患,宋殇公置国内平民百姓于不顾,人民苦不堪言,而且国内大臣也互相推诿责任,大宰和大司马互不买账,宋殇公可谓民心尽失。

最终,宋殇公在公元前710年死在了自己的大宰督的手里,被杀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女人。

公元前711年冬天,有一次大宰督在路上看见孔父嘉的妻子,见她面目姣好、光彩照人,一见钟情,于是就动了歪心思,刚跨完年,公元前710年春,大宰督果断进攻孔氏家族,杀了孔父嘉,强娶了人家妻子。

如此明目张胆地抢一国大司马的妻子,惹怒了宋殇公,大宰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宋殇公也杀了,然后将公子冯从郑国招了回来即位。

相关文章

  •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父辈的谦让,真的是美德吗?有时候,谦让只是祸端的开始,尤其是在国家社稷上 宋宣公和宋穆公,两兄弟,兄友弟恭,王公贵...

  • 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嫡长子...

  • 小墨段子云(56)

    中国古代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那些庶子们,以及非长子们,就算一个藤上结的瓜,也分了个三六九等。 第一等是嫡长子...

  • 这俩人的皇位都给了同母弟,却没能保全子嗣,为何?

    一般来说,古代皇位传承多是父死子继,即采纳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效保证皇权的平稳交接;若皇帝无子,才会用兄终弟及...

  • 末代皇帝溥仪跟雍正的关系

    清朝的皇帝继承制度,从雍正开始,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皇帝他老妈必须是皇后。 清朝著名的秘密立储制度,...

  • 奴隶制社会的阶级分水岭——礼不下庶人

    《礼记·曲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士的嫡长子仍为士,而其他庶子则...

  • 学习心得1

    这两天听《资治通鉴》提到了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不管这个孩子行不行,只要是正式夫人生的长子就能继承。这个可真看命运...

  • 人莫争,谁也争不过命!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三儿子,按照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他刘恒是不可能做皇帝的。 刘恒自小不善讨好奉承,所以不被刘邦...

  • 古代嫡长子爵位比父亲高时,父亲的爵位应该由谁继承?

    为了防止家族内耗,古代贵族的爵位继承,通常情况下,都遵循着嫡长子继承制的习俗。但如果嫡长子也立功封爵了,那父亲的爵...

  • 破局者

    规则是用来打破的。生命向来鲜活,按照别人的设定行事有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最基本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tl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