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想法简友广场
甄别、研判与理性选择

甄别、研判与理性选择

作者: 骑在牛背上看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5-25 06:02 被阅读0次

20多年前,初始价值相当的两种商品的不同选择,在当下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一个是某洋品牌的背投电视;一个是上海城郊结合部的两居室的老公房。同是接近7万元的原初价值,两相对照,的确反差惊人,令人嗟叹不已。

1998年6.8万元背投电视残值10元

背投电视我没有买过,不清楚在1998年时的价格。虽然那年的年收入首次超过十万,但因为在之前收入微薄,且有几宗大额支出,余下积蓄并不多,何况是从农村出来过惯了苦日子的人,断然不会以如此高昂的价格去买它。

不过,当时对诸如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的大致行情还是知道的。1990年,彩色电视机需要凭票才能买到,一张票就可以炒卖到400元,已经相当于两个月工资了,而一台某品牌21寸彩电就需要2000元以上,有人送我一张票,因囊中羞涩只好婉言谢绝。至于另一个品牌29寸彩电,我看着它在1995年是6000多,坚持到1998年以3200元才买。

至于手机,最初叫“大哥大”,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万多一部。那时和有“大哥大”的人在一起吃饭,发现他们都喜欢一坐下就把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我一度猜度人家是为了显摆,后来才明白“大哥大”实在是太大了,性能也一般,如果不拿出来根本就听不见,很可能错过来电。90年代末,买了一部某国外品牌的手机,才1200元。

仅仅十年,各类家电的价格每况愈下,迅速实现了由奢侈品到快消品的转化。又二十年过去了,事实上,这种由“贵族时代”向“平民时代”过渡的进程仍然在加快,20年前买国外某品牌的台式电脑花了一万元,现在这个品牌在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后才3000元。

如果按照极简生活的标准,一万元几乎可以把主要家电品种一网打尽——这就是家电业的现实——带来的结果,首先是家电制造业的土崩瓦解,继而是家电零售业的纷纷转型。

在引起消费潮的一波又一波的潮流中,家电业曾经独领风骚二十年,然后逐渐让渡给了房地产业、汽车业。房地产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就是始于上图中说的1998年。那年的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住房分配,是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甚至可以说是由90年代初短暂辉煌后持续低迷几年然后走上二十多年不断向上之路的催化剂。

下图中的红色圆圈处,对照黄圈标出的内环线、中环线和外环线,它已经是在外环之外了。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独立的镇,叫诸翟镇,后来并入华漕镇了,属于比较典型的郊区。记不得是1997年还是1998年了,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那里,坐在车上,临街的横幅上写着“6万元,轻松安个家”。按照当时的面积计算,一个平方米大概是800元。一度怦然心动,最终没有欣然行动,就是考虑它太偏远了。

现在的那里,早已是鸟枪换炮。附近有大名鼎鼎的机场、进博会场馆,常年人流如织,人声鼎沸,附近居民区的房价也扶摇直上。根据有关部门截止5月13日的统计结果,小镇上的某花园每平方米55669元、某公寓60339元、某一村60098元、某二村58832元,基本上是6万元上下,大约是二十多年前的75倍。

诸翟镇方位图

一个是每况愈下三千尺,一个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由此可见选择是何等之重要。

小到出行路线、出门穿衣,大到生老病死、信仰信念、生涯规划,都有选择。尤其是在人生的岔路口、关键处,在多重预案、八面来风面前,选择有着特别的意义乃至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选择,往往会有天壤之别的结果。仔细检视每个人的求学、就业、婚恋;认真查验每个人的入世与出世、进取与退让、利己与利他......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各个方面,选择可能是一刹那,影响可能是一辈子

人的一生一世,所走过的每一条路,接触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选择的结果。不仅存在于重大的人生关头,而且也存在于日常的衣食住行。“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每一个细微之处的选择都会对一定阶段特定事项的重大选择产生影响

选择有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之分,抑或主动中有被动、被动中也有主动。选择还有自我选择和替代性选择之分,抑或自我选择中听取了他者的意见、他者决断中参考了自我的想法。不论是何种情形,又都可以细分为理想选择与非理性选择。

非理性选择往往就是对未来趋势失察、过度偏执、盲目、不能及时止损的产物。理性选择则是构筑在仔细甄别与正确研判基础上的,而甄别与研判也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与经验、嗅觉、眼光、机运、视野、学识、逻辑等不无关联。

相关文章

  • 甄别、研判与理性选择

    20多年前,初始价值相当的两种商品的不同选择,在当下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一个是某洋品牌的背投电视;一个是上海城郊结...

  • [碎语杂记]沉得住气

    势头发展有些迅猛。也在意料之中。 思想上真正重视。不必恐慌紧张。 广泛了解讯息,认真分析甄别,对形势有个基本的研判...

  • 选择与自我理性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都自以为明白这句话,谈论的时候会以大师自居,甚至包括我自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以为自己懂,但...

  • 见识与理性

    “见识与理性” 「理性包含策理性,行为理性,如果你的决策和行为理性,结果不会差。有人说:“生活就是所有选择的总和”...

  • 第二周 总结

    - 人选择理性与非理性和自身承受的代价有关,往往在不承担代价或者承担代价不高的时候,愿意选择非理性;一旦代价过高就...

  • 面临退学警告风险,堕落大二学生的自我思考。

    人总要为很多真真虚虚事物而活,无论高低,无论理性与非理性,总该要选择一些,选择即面临考验,感性的的拔河,理性是力量...

  • 日更-《模型思维》32

    ## 第26章 学习模型 学习模型介于理性选择模型与基于规则的模型之间。 - 理性选择模型假设人们会审慎考虑所处的...

  •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简述

    理性选择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成本与效益分析基础之上做出理性选择的理论。理性人的理论本来是用于经济领域内的,但是在本...

  • 如何 选择、甄别和取舍

    细心的朋友肯定发现了,这三条里面都包含着同一个问题,如何选择甄别和取舍。 有一部电影,讲的是男主人公临终前,天使出...

  • 活在当下,允许自己不完美。

    活在当下允许自己不完美。 重要的问题是善于学习。 收集信息资料。客观理性作出研判。思考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甄别、研判与理性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zp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