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的预己,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学预设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
(二)在重视学生生成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生成
(三)动态生成的内容是错综复杂的,林林总总的信息需要教师沉着应对
课堂教学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创新与开发的过程。不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瑕疵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四)重视利用生成资源不能忽视整体目标
不能拘泥于某节课的具体目标,而要做到行散而神聚。从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的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重组,整合和删减。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