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卧猫

《城南旧事》读完了,我无比想念我的童年。
近日闲了,脑子里常常会浮现出某一个场景,或者能闻到空气中的某一种味道。
比如疯跑过的山楂树园子、奶奶随风抖动的裤管、妈妈烙的韭菜鸡蛋盒子。
还有玩过的捉迷藏、始终没学会的象棋、擦过汗的手帕上的香气。
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静静地,把童年想一遍。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记录的是她的童年,主人公“英子”实际上就是林海音自己。
书里记录了她随父母搬到北京城南后,所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那年,她六岁。
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现在是2019年。一百年了!
读《城南旧事》,孩子的顽皮、孩子的疑惑还有孩子对世界的解读,那么亲切,那么好懂。
原来一百年,孩子的心是不变的。
童年,有着一个人最珍贵的记忆。童年,你可能以为忘记它了,其实它始终在心底。
特别应景的,我买来的这本书,是给孩子读的。这一点,买的时候并不知道。
每一篇的开头,都有一段名家导读。中间有很多加粗的文字,括弧里写着这一段好在哪里。书的最后还有考题,并附了答案。
这让我更加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仿佛坐在那间现在看来窄小,那时觉得很大的教室里。
我把自己当成孩子,读这样一本该在孩童时读的书。
曾经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愿意更换人生?
我愿意,又不愿意。
愿意,是因为人生有遗憾。不愿意,是因为现在的人生虽然不完美,却美好。

最后一页的考题有一道很击中我: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一位哥哥。他的弟弟成绩很好,最大的愿望是出国读书。这位哥哥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是他盼望着可以实现弟弟的愿望。于是,他选择了偷窃。
他是众人唾弃的小偷,是主人公“英子”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赃物,也是她无意中透露了线索给便衣警察,最终,他被绳之于法。
而在这段时间里,英子听他说了很多心里话。但英子太小了,她不懂得分辨好人和坏人,就好像她分不清大海和天空。
好人还是坏人?给孩童的课本里必须有一个标准答案,可是成年后,我又失去了判断的能力。我可以分清大海和天空,可依旧不能分清好人和坏人。
在林海音的童年里,参与着很多苦命人。
未婚产子后被逼疯的秀贞、跟着不是亲生父母过活,总被虐待的妞儿、陌生的长得很不像坏人的小偷、失去儿女的宋妈、命如蒲柳的兰姨娘……
他们的命运,都在时代的车轮下被碾压,碾碎。
每一个人,都让人心疼。
事实上,那是一个让人心疼到麻木的时代。《城南旧事》是那个时代中,北京的缩影。
多庆幸,我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生活在中国最好的时代。
书是林海音成年后写的,但是以童年的口吻,童年的眼光。
所以悲痛和苍凉中,都参杂着童趣。
很喜欢这种写法,喜欢这份仁慈。

当我无限思念我的童年,惋惜童年已经渐行渐远的时候,书的后记中写道——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童年,是一生的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