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读书笔记(三)

作者: hedadi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7:54 被阅读8次

    《神学与哲学》 潘能伯格(德)

    读书笔记 第三部分

    背景资料:莱布尼茨

    无所事事使人愚笨。一个人应当总是找事情去做,去思考,去规划,同时心怀社会大众与人类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们满心欢喜,如果没有我们也不必悲伤。——莱布尼茨 ​

    莱布尼茨的神正论将恶分为物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我们的自由在于可以自由选择善恶,但也要接受上帝对于我们选择的报偿或惩罚。

    (一)生平介绍:

    莱布尼茨生于德国,成名于法国,因与牛顿的微积分“优先权之争”而与英国学术界纠葛……多才多艺的莱布尼茨在数学、哲学、物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卓有成就,并倡导成立了欧洲多家科学院。他是历史上少有的通才,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1716年11月14日,在因痛风和胆结石引发的腹绞痛卧床一周后,莱布尼茨孤独离世,“只有他的秘书和挥舞铁铲的工人听到泥土落在棺木上发出的声音”

    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伯特兰·罗素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数学,后来留校做了一名讲师,历时三十载;之后,他到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担任了为时十年的应用数学教授。期间,怀特海对包括哲学在内的诸多领域广泛涉猎,收获颇丰,以至于退休后立刻被哈佛大学聘为哲学教授,开始了另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直到76岁高龄才离职。十年以后,他在波士顿辞世。怀特海早年写下三卷本的巨著《数学原理》(1910-1913,与弟子罗素合作),而《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则是他晚期的代表作。在这部几乎无所不包的自然哲学论著中,怀特海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

    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三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四位科学天才——三个法国人和一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1646年7月1日,莱布尼茨出生在德意志东部名城莱比锡,他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身为教授千金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三个妻子。他出世时,父亲已经年近半百了,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天才人物来,这个家庭更像书香门第。老莱布尼茨亲自培养幼子,以至于八岁那年,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已故父亲留下的各种拉丁文著作了。不到15岁,莱布尼茨便上了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他在20岁那年递交了一篇出色的博士论文,因为年纪太轻(黑格尔认为是学识过于渊博)被拒,加上此前母亲已去世,他永远离开了故乡。第二年年初,纽伦堡的一所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但他并没有接受该校教授职位的聘书,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那以后,莱布尼茨也没有接受任何一所大学的正式聘请,但这不等于说,他对政治的兴趣胜于学术。

    在逻辑学之后,莱布尼茨致力的研究目标是形而上学,康德称其为是所有科学和哲学的女王。下面两种说法是被普遍认可的,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物的探求,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整体的研究。从词源学上讲,形而上学(metaphysics)意即“物理学之后”,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位弟子在编辑老师遗留下来的著作时命名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字的形容词置于绘画和诗人两字前面时分别译成“形而上”和“玄学派”。在莱布尼茨40岁的时候,他的哲学思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不仅区分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还给出了真理的充分理由原则和实体的同一性原则。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除了逻辑学以外,还包括语言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诸方面的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由于美因茨选帝侯及其前任首相的先后过世,莱布尼茨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得不离开了巴黎。他应下萨克森的腓特烈公爵之邀,北上到汉诺威担任法律顾问兼图书馆馆长,同时为公爵撰写家史。那一年他批评了笛卡尔关于运动规律即力学的描述,成为新的表述方式的创始人,这种新的表述被称为动力学。加上他对原子论和牛顿时空理论等的批驳,堪称那个时代走在前沿的理论物理学家。几年以后,他改进了自己的二进位制理论,提出了位置分析这一拓扑学的基本原理,成为后来非欧几何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语言学方面,如同前文所提到的,莱布尼茨确认,所有命题都是主词—谓词形式;除此以外,他还给出了世人所称的“莱布尼茨法则”,即相同的表达能够相互替换。当然,这又要返回到他的逻辑学命题。

    莱布尼茨声称,宇宙是由无数不同程度上与灵魂相像的单子组成的,这种单子是终极的、单纯的、不能扩展的精神实体,是万物的基础,这就是他著名的单子论。这意味着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生物与非生命存在物的区别也是如此。笛卡尔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只有人类拥有意识和理性。对此莱布尼茨并不反对,但他却指出,引发我们行为的因素通常是潜意识,这就意味着我们比自己所想象的更接近于动物。他还相信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的精神状态,任何知觉都是由许多人们无法意识到的微知觉组成的。莱布尼茨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单一实体都与其他实体相联系”;同时他又指出,“每个实体都自成一格世界,除了上帝以外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

    莱布尼茨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前面谈到的数学、逻辑学、物理学、语言学以外,他广博的才能还影响到地质学、植物学、法学、历史学、神学等各个领域,甚至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宗教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可以说他(先于伏尔泰)是第一个对中国文化真正感兴趣的西方大思想家。莱布尼茨认为古代中国的“礼”、“道”、“太极”等因素构成了支配宇宙的一种精神力量,他对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提出的中国传统形而上学可以与基督教相统一的观点十分欣赏,并亲自撰文予以捍卫(可惜他并未指出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和儒家学说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巧合的是,在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之后,让莱布尼茨毕生倾力而为的第三个目标是,他所信奉的路德新教和天主教这两种对立宗教的统一,可惜这一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二)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联:

    莱布尼茨(Leibniz,1646一1716)既是一个大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一直设想能以数字为基础去建立一种新的演绎逻辑,使之具有和数学原理一样精确、简便的特点。《论个体性原则》(1663)一文即已提出“事物犹如数字”,只要建立一种基本的人类思想的字母表,并且懂得该字母表的用法,人们就能发现和判断任何事物。在《论组合术》(1666)一文中,他进一步指出,为了建立这种文字,关键在于把所有事物(概念)都简化成字母、符号,通过类似数字的乘法组合过程来进行推理演算。1677年,莱布尼茨又写了《通向一种普遍文字》一文,从哲学上全面总结和概括了上述符号逻辑思想。其主要论点可归纳如下:

     第一,数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形而上学的形式,算术是一种宇宙的静力学,在其中显示出事物的种种动力;

     第二,在数之中隐藏了最深奥的秘密,这是毕达哥拉斯本人依照一个可靠的来源把它从东方传至希腊的,自那时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确信;

     第三,虽然如此,或许还没有人掌握打开这个秘密的合适的钥匙,即我们可以对一切对象指派其确定的特征数字(Characteristic number)(指用数字代替字母——引者);

     第四,由于所有事物的奇妙的相互联系,使得明确地用公式阐述各个事物的特征数字极为困难,为此,必须创制一种精美的技巧来使确凿的诸关系可以用数字加以表述和固定。②

     正是在上述思想导引下,莱布尼茨于1679年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二进制算术的阐述》。该文创立的二进制算术为计算机原理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上述两个重要发现,莱布尼茨本人亦被尊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和“计算机”之父。

     大约在1697年10月以后,莱布尼茨开始和当时在清代朝廷工作的法国神父白晋(Jouchim Bovet,1655一1730)通信。莱氏关于建立普遍文字的思想启发白晋往《周易》象数学方面研究。1701年4月,莱布尼茨将自己创制的二进制表寄给白晋。同年11月,白晋从北京复信,认为《易》卦的排列与莱氏送给他的数表是若合符节的,并寄给莱布尼茨两个《易》图。莱布尼茨发现其中卦的排列顺序与他在1679年发明的二进制原理是一致的:六十四卦图象中的两个基本符号阳爻(一)和阴爻(一一)对应于二进制算术中的两个基本符号1和0,可以用1和0代替“一”和“一一”,使后者完全转译为前者。莱布尼茨后来提到这一发现时指出:“《易经》,也就是变易之书。”蕴藏在六十四卦中的“哲学秘密”“恰恰是二进制算术”,“阴爻‘一一’就是0,阳爻‘一’就是1。这个算术提供了计算千变万化数目的最简便的方式”。③由于周易卦图佐证了他早就发明了的二进制算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而促使他两年后将上述论文公开发表于《皇家科学院论文集》。

     莱布尼茨用数学方法论解说《易经》时得到的这一重大发现自然使他感到惊异,他不无理由由此推测伏羲在其推演的八卦中曾使用二元算术,因为《易经》至少是公元前二千年的作品。然而,不论伏羲等人创制八卦并重为六十四卦时是否自觉地运用了二进制算术,《易》卦排列组合顺序与二制算术的排列顺序之间不谋而合,这个事实本身都不仅表明了中国先民令人赞叹的深邃智慧,而且第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易经》符号系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而才能对国内外易学研究产生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从另一角度看,莱布尼茨之所以发现《易经》中的二进制原理也并非纯属偶然。前已述及,作为一个具有哲学头脑的数学家,他不仅重视以关系推进为基础的演绎逻辑,而且关注以事实推理为基础的归纳逻辑或概率逻辑,并试图把这两种逻辑结合起来,通过设计一种具有普遍特征的科学语言或逻辑上透明的科学语言,最终建立一种能够更精确更敏捷地进行推理的新型逻辑。莱布尼茨在迫求这样一种普遍语言(符号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不仅对《易经》符号系统发生兴趣,而且能进一步把它与他自己的符号逻辑构想加以观照,并因此洞悉二者之间的内在相似性,从而为促进东西文明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总结:作为一名全才的科学家、哲学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莱布尼茨理所当然地成为柏林科学院的创立者和首任院长,彼得堡科学院和维也纳科学院也是在他的倡导下成立的,据说他还通过传教士给中国的康熙皇帝写信,建议成立北京科学院。虽说康熙被认为是最有数学头脑的皇帝,他却未予采纳。莱布尼茨充分认识到,学者们各自独立从事研究既浪费了人力又收效甚微,因此他竭力提倡集中各方面的人才。据说为了建立柏林科学院,他通过自己的学生、奥古斯都公爵的女儿对她的丈夫——未来的腓特烈一世施加了影响。很快,柏林科学院便成了欧洲最有影响的四个研究机构之一,它先后吸引了18世纪最杰出的两位科学家——欧拉和拉格朗日。在此以前,莱布尼茨还领衔创办了近代科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拉丁文杂志——《学术纪事》。

    诚然,德意志的崛起依赖于普鲁士王国的强盛。但在莱布尼茨逝世后的72年间,德国接连诞生了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与贝多芬同年出生,那年歌德因为没能在莱比锡大学取得法学学位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谢林、叔本华等大哲学家,德意志思想界可谓群星璀璨。康德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是一个纯粹的人,把整个生命奉献给了心爱的事业。但康德的哲学在很多方面受到了同胞哲学家沃尔夫的影响,后者是莱布尼茨的得意弟子,师徒俩的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相比之下,德意志在科学方面的兴盛略迟一些,可是,在比黑格尔晚七年出生的数学王子高斯(他承认莱布尼茨在数学上拥有最高的智力)成年之后,世界数学中心也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从巴黎转移到了哥廷根。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中断以外,德国一直是走在世界文明前列的强国。

    注:

     ①(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第45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②参见《莱布尼茨自然哲学著作选》第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③莱布尼茨:《致德·雷蒙的信:论中国哲学》,转引自《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1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月 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gw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