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作者: 静水深流2020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20:21 被阅读0次

    近几日一直在思考读书的问题,明明自己以前是一个爱读书、想读书的人,为什么现在就怎么都读不进去了呢?

    也曾想过是不是书的内容不适合自己了?于是,将原有的名著文学类书籍暂且放下,换上了历史哲学类的书,也是新鲜一阵子,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如饥似渴般长久读下去。

    今天,偶然听到了马未都老先生关于读书的一个讲座,我才知道对读书的困惑并非我一人所有。在网络时代的当下,一部手机走天下,很多人都存在远离读书的问题,连马老先生自己都承认,书看得越来越少了!

    马老先生关于读书阐述的几个观点我非常认可:

    第一,养成读书的习惯比读什么内容的书更重要。喜欢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小培养读书的习惯,而不必拘泥读哪类书有助学业,有助提高语文成绩。带有功利性的读书往往不会长久,因为那纯粹是为了读而读,并非兴趣使然,当有一天功成名就不需要再读了,书自然会被束之高阁。

    第二,真正学会读书其实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对此十分严苛,大概拟定了三个阶段,前后要历经三十年时间,最终以诵读、学贯和涉猎构成一生的读书历程:

    5~15岁,诵读阶段,古时的这个年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个时候读书不需要读懂弄通,只需要背下来即可。因为先贤的精典作品,只能高山仰止,如何能要求一个小孩子一下子就读明白呢?

    15岁~25岁,学贯阶段,这个年龄段相当于我们的大学生踏上社会前,这个时候读书要学会融会贯通,要将学过的知识点和读过的书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读书的基本意义所在。

    25~35岁,涉猎阶段,这个年龄段是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十年,虽然学校教付的很多知识都用不上,但只要掌握了方法,我们就会源源不断地更新、充电和续航。这时的读书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的完美契合,才是我们读书的终极目的。

    第三,喜欢读书的人,幸福感更高。相对于物质需求,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通透从容的人生观的体现,这种愉悦和幸福是无法言说的,是不喜读书的人所无法体会到的酣畅淋漓。

    马老的观点让我反省,稀里糊涂坚持了十几年的读书习惯,虽然不如古人要求的那么有板有眼,但确实在建立知识体系、形成三观和学有所用等方面,读书于我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捷径。

    而如今变得不爱读书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网络诱惑,刷手机比捧本书更有吸引力;二是心浮气躁,功利目标下喜欢速成,哪还有耐心细嚼慢咽?三是不思进取,人到中年,行进在繁华落尽的下坡路上,感觉读书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了。

    不管怎样,认识到了问题就要勇于改正。反思这一年的读书计划几乎没怎么兑现,还有最后两个多月了,奋起直追吧,不求要读多少本,只求找回内心那份安宁和幸福,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nn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