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天朝上国到丧权辱国
公元1793年,是清乾隆五十八年,满人入主中原统治中国业已150年。这一年是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一支一年前由英吉利驶来的船队抵达中国,由使臣马戛尔尼率领,来向中国皇帝祝寿。祝寿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使团真正的目的,是要与大清通商。他们带来了工业革命的成果,诸如望远镜、地球仪等,当然还有当时最先进的枪和舰炮模型,希望以此能引起大清君臣的兴趣。
马戛尔尼自小是个中国迷,来中国之前,和那个时代的很多欧洲人一样,对这个产生过孔子的国度充满了敬仰和向往。可是,从他到达中国的那一刻起,大清上上下下的种种安排,让他感到不爽。因为觐见中国皇帝是否要行跪拜之礼,双方起了争执,使团以为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不尊重,事实上大清上下的确以蛮夷之邦视之。因为根本目的是寻求通商,马戛尔尼最后同意参拜乾隆皇帝,但是要求大清同等级别的官员需对英王画像行参拜之礼。在乾隆君臣看来,这是英夷向大清挑衅,英夷提出的种种要求甚是无礼,双方最终不欢而散,马戛尔尼没能完成通商的使命。作为天朝上国,大清还是还是要大度地送使团回去,回程的一路,马戛尔尼彻底颠覆了对中国的认知。他看到的是傲慢自大的中国皇帝,是愚蠢无知的中国官员,一个强大外表下孱弱不堪的帝国。
待马戛尔尼回来,英国是否要准备武力攻打中国了呢?并没有。时间来到了1840年,中英正式开战。在疲于调兵应付了两年以后,面对准备架起炮攻击南京城的英军,乾隆皇帝的孙子,清道光皇帝终于放下了当初决计剿灭英军的高姿态,同意与之媾和。中国史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是用坚船利炮轰打开来的。
马戛尔尼早已看清了清廷的疲弱,为什么过了四十多年,英国才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是因为在这段时间之内,欧洲大陆驰骋着一个不可一世的科西嘉裔法国人——拿破仑·波拿巴,一个遥望亚历山大大帝,试图统一欧洲,征服世界的人。
此后四十余年,尤其在经历了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以后,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洋夷”逐渐变成了“洋大人”。师夷长技也未能制夷,中法之战,胜而求和,清朝的统治者面对西洋诸国,早已没了先辈的高傲姿态,怕了,怕了。打不过便打不过吧,割地也好,赔款也罢,只要苟且富贵就成。清廷的统治者们习惯了这样的态度。
1888年,在中法战争结束三年以后,一介布衣的康有为上书清廷,极陈中国在列强环伺下的危机状态,揭露俄国蚕食中国领土的企图,请清廷效仿日本,取法欧洲,实行改革。他断言,日本变法强大后,恐怕要打朝鲜和中国的主意。这书一上,大家都觉得康有为是个疯子,根本没有上呈到皇帝手里。然而六年后的甲午之战,康有为的话应验了。
189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大清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甲午之战败于日本,这在中国的震动可谓朝野皆惊,士林忧亡。几千年来一直师学中国的日本,如今把中国打败了。清朝的统治者们和西洋诸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倒也习惯了,如今蕞尔日本也骑到我们头上来了,中国真的到了如此不堪的境地。康有为、梁启超等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上万言书,极言重建国基,痛定改革,史称“公车上书”。上书为清廷所拒绝,然而这个时候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2、翁同龢与光绪帝
翁同龢是两朝帝师,教了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状元出身的翁同龢,旧学功底自然是深厚的。但是,翁同龢却算不得个大度的人,甚至有些公私不分。早先,因为和李鸿章有矛盾,他自然也看不上李鸿章他们搞的洋务运动那一套。这倒也罢了,可是身在高位,公报私仇,处处刁难北洋水师,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掌管的。管着户部的他,以国家艰难且水师已具规模为由,奏请暂停再购买军火,本来可为世界一流的北洋水师,到甲午之战时其装备已远远落后于日本海军。他与李鸿章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甲午之战的失败。时人有一副对联讥讽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的是安徽合肥的李鸿章,下联“常熟”即指江苏常熟的翁同龢。
甲午之败,再次出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应当反思了许多。我们不知道他的心路历程,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不能再一味守旧,要为国家寻求出路,于是开始寻读西方时务书刊。在此机缘之下,他看到了康有为的上书,细读之后,大为惊叹,深深佩服康的见识。他面见了康有为,和康有为作了一番深谈。他种种诘问,康一一作答。翁同龢乃索要康有为所著之书,研读之后,决定进呈光绪帝,全力支持变法。
1895年农历六月,已经亲政了六年的光绪帝,拟了十二道变法诏书,准备推行新法。未及施行,被慈禧太后发现。光绪帝名虽亲政,实际大权仍掌握在慈禧手里。慈禧撤了翁同龢毓庆宫行走的职务,使之不许再随意亲近光绪帝,同时罢免了光绪帝启用信任的大臣。于是,变法宣告中止。康有为也回到了南方,游历讲学。
光绪皇帝并非慈禧的亲生儿子,是醇亲王子入继大统的。自五岁登基,光绪帝便没有了童年。名分上,光绪是皇帝,慈禧是太后,光绪生母醇亲王福晋再不许亲近了。五岁的孩子,失去了母爱,在宫廷森严的环境中成长。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异常严苛,自小惩罚便是常有的事,罚跪、鞭打,如此种种。光绪帝见慈禧就像见到狮子老虎一样害怕,甚至听到锣鼓声,听到吆喝声,乃至听到打雷的声音,都会为之色变,可见童年的心里阴影是多么大。
后世人多以为光绪帝是一个唯唯诺诺,甚至痴傻的形象,实则不然。光绪帝自小师从翁同龢,旧学功底很扎实,又极求西法,好学强记。梁启超上《变法通议》一书,光绪帝两日后召见他,拿出那么书来,做了许多批注,并一一指出其中的漏误。光绪帝唯独怕慈禧,其为人是很豁达大度的,而且勤俭谨行。当了许多年的皇帝,他不想一直做个提线木偶,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1897年底,德国出兵占领了胶州湾,清廷被迫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康有为火速赶往北京,上书极陈变法之迫切。康在上书中说,中西交通,这是中国四千年来未曾有的变局。他列举了土耳其等帝国被列强侵略后,国主重臣被圈禁被虐待的悲惨遭遇,直言照此下去,“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也”。他说道,中国幅员辽阔,一点一点被分割,或许行将就木的执政者在死前可得幸免于难,可是他们这是埋祸于将来。为祸不远,年轻的光绪帝深感危机,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
3、维新的百日及前后
1898年1月,光绪帝准备召见康有为。恭亲王谏阻,理由是按照成例,非四品以上的官员,皇帝不能直接召见。对待康有为这样的小臣,命中枢重臣传话就可以了。光绪帝无奈,只得命王大臣在衙门里见康有为,由王大臣转呈康有为的上书。书中于变法的大致方向可概况为三点:其一效法俄日,其二变政于中枢,其三放权于督抚。若按此施行,慈禧所重用的廷臣定然要失了权,延及下去,慈禧定然会失了势。这肯定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1898年5月,恭亲王去世,朝廷上无人当面阻挠,光绪帝决计变法。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定国是,正式变法。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的仁寿殿召见了康有为,君臣对谈了有一个半小时。在这次召见中,光绪帝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朕自知国事误于诸守旧大臣之手,可朕的权力有限,不可能将他们尽数罢黜,怎么办?康有为出的主意是,架空他们!具体说来,就是要皇帝用手中可用之权,提拔才俊之士,不用封大官,把所有的实事都交给他们去办。那些守旧的大臣呢,让他们高官厚禄,无事可做,他们也乐得清闲。光绪皇帝觉得有道理。
这当然是他们的一厢情愿!那些守旧的大臣们,睁眼看世界来说,他们或许是瞎子,但保自身富贵来说,他们却不是傻子。慈禧太后更是警觉,发动过辛酉政变的经验,使她高度敏感。她太知道先下手为强了,在光绪帝召见康有为的前一日就做好了应对。首先下诏定下来要光绪帝去天津阅兵,准备在天津发动政变;而后彻底赶走了翁同龢,去掉光绪帝的左膀右臂;然后任命其亲信荣禄为北洋大臣,掌握住军权;最后规定二品以上大臣的任用都要自己说了算,并且要到自己这个太后跟前谢恩,这又把控了政权。
在这样的情形下,光绪帝实际上成了被架空的皇帝。尽管光绪帝任用了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四人为军机章京,相当于实际上的宰辅之臣。可是,变法的政令下达,守旧大臣们反对,各地的督抚们知道皇帝无权,大多不予施行,甚至不予理睬。光绪帝痛责他们,他们有恃无恐,敷衍了事。皇帝的上谕是一道一道的下达,他们终不为所动。谭嗣同初始时尚不信皇帝无权,听闻皇帝无权大为惊诧,这时候信了。
光绪帝决定改革官制,废除那些无用的机构。一大批守旧老臣跑到慈禧太后跟前哭诉,慈禧笑而不语。他们不依不饶,慈禧怒道:难道我的见识还不如你们吗?慈禧稳坐高位,表面上安抚着这些耄耋老臣,实则心里早已谋划好了一切。按照荣禄的说法,且让皇帝他们折腾,折腾的诸大臣都来告状了,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了,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局面了。阴险啊。赶走翁同龢的诏书是慈禧逼着光绪帝下的,给的理由是翁为皇上召见时出言不逊,有揽权狂悖的表现。荣禄去给翁送行,还装作不明就里,装好人。他赠给翁同龢一大笔钱,并拉着翁的手泣道:唉,您作为皇帝的老师,何故要得罪皇上呢?荣禄之口蜜腹剑,他的部属袁世凯深学得其精髓。
光绪帝意识到自己去天津可能要被废了,某一天对庆亲王说:“朕誓死不往天津”。这时候已经道说纷纭,守旧大臣们冷眼旁观,暗中密谋。作为北洋大臣的荣禄,不断往京津调兵。光绪皇帝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病急乱投医,也属无奈之举。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身上。袁世凯掌管着新军,曾到朝鲜打过仗,接触过新思想,维新派觉得这是个突破点。
大变在即,空气安静到凝固,杀气笼罩着,令人窒息。9月4日,慈禧下旨命袁世凯进京,光绪帝在这一天紧急召见了杨锐,赐衣带诏,言位将不保,命康有为和四卿设法营救。9月16日,光绪帝召见了在京的袁世凯,提拔他为侍郎,以此笼络。17日,光绪帝再次召见了袁世凯,同日召见了林旭,命他带密谕出宫,转交给康有为,让康速速离京谋划。18日,荣禄忽然发电报到北京,慌称英俄在海参崴开战,各国兵船数十艘云集塘沽,请太后即刻差遣袁世凯返回天津处理事宜。当天晚上,谭嗣同孤身前往袁世凯在北京暂住的法华寺,去押宝袁世凯。
谭嗣同当面诘问袁世凯:君以为皇上是什么人?袁答:旷代圣主。谭遂问:天津阅兵的阴谋你知道吗?袁答:似有所耳闻。谭拿出光绪帝的密诏对袁说:当今可以救皇上的,只有足下你了,足下愿意救驾么?说着,谭嗣同用手在脖子上一划,厉声道:足下若不愿救,现在就可以去颐和园告发我。杀了我,你即可得富贵。袁世凯义正言辞的答道:你把袁某当什么人了!我们共辅圣主,我和你一样受皇上知遇之恩,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想救皇上。你有什么计策,说出来参详一下。谭嗣同于是将计划和盘托出,希望袁世凯率军清君侧,立不世之功。袁世凯欣然应允:若皇上阅兵时快速跑到我的兵营里,传令诛贼,那我一定从诸君之后,竭力死救。谭又问:荣禄待你甚厚,你怎么办?袁世凯笑而不答。他身边的幕府一人接道:荣禄老贼并非真心对待我们大帅。曾经朝廷上有人请求给我们大帅增兵,老贼说汉人不可以委以重兵。老贼的亲信曾参劾我们大帅,老则将他查办,后又升了他的官。老贼这些心思伎俩,我们大帅岂能不知?一番双簧下来,谭嗣同信了,只剩忧虑:荣禄这个人就像曹操、王莽那样的奸雄,也不是好对付的。袁世凯怒目而视:若是皇上在我营中,我杀荣禄就像杀条狗一样!
演完戏后,袁世凯于19日请示慈禧,准备离京。光绪帝命袁20日再走,并于20日又一次召见了袁世凯,做最后的叮咛。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宣布重新垂帘听政,并逮捕维新人士。
政变之后,光绪帝被囚禁瀛台,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戊戌变法,前后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政变以后,新法几尽除,复归于旧。然而这百余日的变法,如办报、兴学会之类,使民智日开,使仁人志士意识到变法不可行。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走,他没有逃,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在维新人士之中,谭嗣同无疑是超前的,他是维新派中的革命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