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心经卷四: 诚心篇

作者: 但行耕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10:39 被阅读5次

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

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人讲:信义春常在,心诚则灵。程门立雪、三顾茅庐都深蕴一个诚字。

曾国藩以忠诚为天下倡,选将练兵以诚为先,平生不蹈大言,不喜驾空之事,手订“敬、静、纯、淡”诚字四法,终使他群雄影从、“勘平大乱”,功、德、言三并不朽。

诚心篇(上)

【原文】

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

凡正话实话,多说几句,久之人自能共亮其心,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讦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译解】

我们应当永远以诚待人,虚心处世。

心诚则志气专一,历尽磨难,也不改变初衷,终有顺理成章,获得圆满结果的一天。

虚心则不会矫揉造作,不挟私见,最终可以为大家所理解。

凡是正确的话、实话,多说几句没有关系,久而久之,人们自然能理解你的心意,即使直来直去的话,也不妨多说几句,但千万不可将攻讦别人的隐私当作直话,尤其不可以在背后诋毁别人的短处。

领导将领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推诚布公,而不是玩弄权术。

诚心篇(中)

【原文】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

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

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

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

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译解】
君子之道,最重要的是以“忠诚’’二字倡导天下。

每当天下大乱,无论上下那一等人,都放纵物欲,彼此都使奸诈的手段,相互吞并,以一陰一谋诡计来争夺胜负。

自己则想尽办法谋求尽可能的安全,而把别人置于最危险的境地。怕难避害,不肯出一点点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

只有忠诚的君子,才奋起匡正时乱,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天下百姓做出贡献,除去天下虚伪的恶习 ,崇尚朴实,自己历尽危难,而不要求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为了国家,不惜抛却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而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于是,感动了大家,都以他们为榜样,以苟且偷生为耻,以避事为羞。

所以,我们家乡几个君子,鼓舞了大家,经历九年的奋战,平定了大乱,这岂不是朴实与诚恳的效果吗?!

诚心篇(下)

【原文】

人必虚中,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

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着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着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

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则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

事上以诚意感之,实心待之,乃真事上。若阿附随声,非敬也。

【译解】
人必须虚怀若谷,心底坦荡,没有其它私心杂念,然后才能真实无妄。

诚实,就是不欺骗。人之所以要欺骗别人,心中必然还装着别的东西。

有了私心,就不敢告诉别人,于是只得编造假话骗人。如果心中没有丝毫杂念,又何必欺骗人呢?他所以要自己欺骗自己,也是因为心中还有其它杂念。

良知在于好德,私心在于好色。如果不能去掉好色的私心,就不能不欺骗自己好德的良知了。

所以说,诚,就是不说假话。

替上司办事,应当以自己的诚意来感动他,以真心对待他,这才是真正地事奉上司之道。如果阿谀奉承,随声附合,这不是真正地尊敬上司。


曾国藩治心经卷四: 诚心篇

相关文章

  • 曾国藩治心经卷四: 诚心篇

    曾国藩说,古今英雄“立得住”,如同先有根据地后能打天下一样,必须有诚心实意。 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诚就是不欺。今...

  • 曾国藩治心经卷三: 暇心篇

    暇心者,李渔称为“闲情偶寄”,林语堂称为“生活的艺术”。 仕途万事缠身,戎旅胜负难定,陶朱锱铢日较。 曾国藩说古今...

  • 曾国藩治心经卷十五:学养篇

    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 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

  • 曾国藩治心经卷二:养心篇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的宁静排却了自然的哗喧。 曾国藩早年病弱缠身,成名后“游心于老庄之虚静”。平生以“咬...

  • 曾国藩治心经卷九:得失篇

    《小窗幽记》曰:胸有灵丹,点化得失。 得失乃人生第一关口,“看透得失方是大英雄”。 曾国藩引古人之言说:“非分之福...

  •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 ——《曾国藩文集·治心经十三篇》

  • 修治四语与睦德四境

    ——《曾国藩挺经》(内圣篇)(三) 【一】修治四语为原则 古来有“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的修己治人之道。...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十篇主题和大纲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十篇主题和大纲 1、五大挫折开启曾国藩怎么的人生? 2、湘军的治胜法宝是什么? 3、曾国藩一...

  • 治心篇

    人的过失都是由心所造作的。所以应当从心地上来改正。 就如同要斩草,必须除根。而不是一片一片的去摘出叶子。 最高明的...

  • 简叔,如何极简

    曾国藩-家书 修身,齐家,治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治心经卷四: 诚心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oj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