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学习体会21

今天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21天, 阅读了第五篇第30节《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读后深有体会。
孩子走进学校之后,都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学生。走入课堂,坐在课桌边,他们就成了一个特殊的“劳动者”,他们从事的劳动就是“学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可谓是劳身伤神、身心俱疲,古人留下了诸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描写刻苦学习的至理名言,还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勤奋好学的感人故事,尽管今天没有再闻悬梁刺股的情形,但艰苦程度并没有改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分工精细的学科门类、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让每一个学习者目不暇接、难以应对。
他们必须克服自己好动活泼的天性,强制自己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不能想玩就玩,想吃就吃,想说就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学习是需要内心安静的活动,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灵难以进入知识的海洋。学校是一个有自身严格纪律和规范的场所,遵守学校纪律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种种要求都是一种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对自身需求的克制,从压抑和克制自己开始,苦涩的滋味在身心中弥漫。

学习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旅程,“活到老、学到老”,人生的修炼,从读书求学之时开始,永远没有止境。学习者不但要忍受身体的劳累,还要经受心灵的煎熬,没有人能够在学习中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他们必须忍受学习中无法避免的失败和挫折,教师的冷眼批评,家长的焦虑逼迫,同学间的激烈竞争,都铸成了内心巨大无比的煎熬,这样的煎熬要持续10多年之久,犹如是一场漫长甚至看不到尽头的战役,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需要终身学习了。
当然在学习的旅途中,有一些人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养成了好学的品质,他们步入佳境、日臻完善。他们不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在书本中找到了寄托,一天不读书学习就像缺了什么似的,这或许就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吧。
就拿我参加勇气读书会和简书日更来说,既要花时间,还要花精力,每天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去读书、记笔记、写简书,尽管我写的简书不是那么生动深刻,但每天一篇、坚持48天也绝非易事,一般人是无法坚持下来的,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我要抓住寒假这个有利时机继续坚持下去。“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优秀”,在互加的大家庭里,比我优秀的有一大群人,正如“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网上的一个结点,互加社群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人与人、思想与思想的连接与碰撞,产生巨大无比的几何裂变,为个人的学习提升创造了无限可能!
作为教师就要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习惯,寻找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