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下,让学生有更充分有效的生涯规划指导;其二,如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升学目标,让生涯教育的服务更“接地气”;其三,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困惑,提供全面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
我们将结合一些学校的案例,进一步探讨独立式生涯课程、渗透式生涯教育和系统生涯教育方案三种课程形式。
NO.01独立式生涯课程
独立式生涯教育
独立式生涯教育课程是指学校层面在某一学时段内围绕生涯教育的主题单独开设一门具体的课程,通过正规教学或指导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涯知识, 以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单一式生涯教育课程往往以综合实践活动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实施,能够保证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生涯教育,是生涯教育课程在学校落实最为普遍的形式。
存在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生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单一式生涯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概念上的模糊,导致课程目标的界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等都缺乏统一化的标准;二是内容框架不够系统,有些学校能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实施,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零散的讲座或活动,缺少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三是缺少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教师的生涯教育专业意识不足,专业知识不够,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生涯体验。
相关案例
杭州市源清中学通过生涯节点表的制作和安排,进而明确高中三年各个阶段生涯指导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评价建议,以此形成一个由若干系列主题构成的、阶段递进式生涯指导课程体系。
引用:杭州市源清中学生涯节点表南师大附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划分了教学任务,高一侧重生涯认知、自我认知、专业探索、规划技巧;高二侧重了解职业、创业意识、职业规划等;高三侧重自主招生、志愿填报、面试礼仪和心理疏导等。
北京师范大学生涯实验室围绕核心素养,从拥抱转变、探索自我、探索世界、树立信念、发展能力和学会选择六大模块,构建了从初一到高二的螺旋式课程体系,解决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任务,也方便老师灵活安排不同年级的课程。
NO.02渗透式生涯教育
渗透式生涯教育
渗透式生涯教育课程是指将与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已有的课程相结合,而不是作为单独的课程教授。具体而言,即是教师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课程的当中,帮助学生认识具体学科课程与生涯发展的联系。
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结合生涯教育的具体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化学、生物、物理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当中,实现多层次的知识网络建构,既促进了个体生涯发展还促进了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对于当前尚未形成单一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的学校来说是非常切实有效的路径。
然而,由于不同学科其知识结构的不同,其所承载的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因此,对生涯教育以及对该学科所承载的生涯教育侧重点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教师个人的理解,这也导致大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方向感,难以实现有效渗透。
相关案例
以北爱尔兰为例,为提高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和能力,教育行政部门为所有学科制定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服务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和学科目标总体来说,当前渗透式生涯教育课程的实践主要有两条路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渗透。
引用:北爱尔兰学科职业生涯教育的标准福州外国语学校通过对于任课老师的系统培训,以校本选修课程的形式让不同学科的老师开设特色项目,如校本课程《福州城市地理名片》引导学生学会用“地理视角”看福州,观察、感悟和理解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对于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进一步发掘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NO.03系统生涯教育方案
系统设计生涯
系统式生涯教育课程是广义生涯教育的表征,是以学校为主体的整体性教育活动。具体而言,是围绕学校生涯教育目标所构建的多维度的经验系统。即学校将生涯教育融入其课程顶层设计当中,从时间、内容、空间三个维度建构生涯教育的课程。
存在的问题
系统式生涯教育课程强调了以学校为主要载体,从系统论和生态论的视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索和体验的空间,另一方面提供多元化的指导与学生、家长共构个体生涯规划。这有助于其摆脱片面化、狭隘化的发展倾向,实现更加全面的育人价值。但是就当前我国生涯教育以及课程建设的现状而言,整体式生涯教育课程所涉及的要素较多,意味着其具体实施需要面临的阻碍也较多。但是一些学校也已经开始启动尝试。
相关案例
深圳中学自2004年建立学生辅导中心以来,率先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便携式校本教材;组建全国第一个中学“学长团”,第一个中学“朋辈社团”,开发了中学生“心智训练”和“生涯历奇模式”的成长课程。
清华附中结合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提供全流程生涯服务的同时,提供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引用:清华附中的生涯发展阶段 ·产·品·列·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