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档案】| 珠颈斑鸠

作者: 伊云鹤 | 来源:发表于2016-08-03 18:29 被阅读277次

编号:CCSS0276

中文名:珠颈斑鸠

英文名:Spotted Dove

珠颈斑鸠

鸟类简介:

珠颈斑鸠(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英文名:Spotted Dove)是鸽鸠科珠颈斑鸠属的鸟类,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比鸽子略小,颈部有黑白色的珠花图案,脚红色,体长约30cm。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是温驯的鸟类。斑鸠是常见留鸟,叫声为轻柔悦耳的“咕咕咕”,清晨、黄昏、白天都可以听到珠颈斑鸠的反复鸣叫。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

珠颈斑鸠

科学信息

分类:鸽形目(Columbiformes)、鸽鸠科(Columbidae)、珠颈斑鸠属(Spilopelia)

地理分布:繁殖区:东洋界: 广泛分布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颜色特征:主要羽色:粉红色|pink|;次要羽色:褐色|brown|


属的信息(可无):无。


外形特征:

形态特征图

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

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

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其他种类的斑鸠颈部也有斑块,不过图案大为不同,注意区分。

虹膜-橘黄;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轻柔悦耳的 ter-kuk-kurr (咕 咕 咕咕)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发声时颈部的羽毛会拱起,叫声低沉,重音靠后,类似“咕-咕-咕”、“咕-咕-咕~咕”;驱赶入侵者或保护幼鸟时会发出“咕-咕”、“咕咕咕”。

亚成鸟

珠颈斑鸠的亚成鸟没有颈部的斑块,注意识别。

珠颈斑鸠亚成鸟
珠颈斑鸠雏鸟,在居民阳台上筑巢孵化。

相似鸟种的识别

(1)珠颈斑鸠成鸟颈部具黑白点形成的珠花图案;虹膜黄色;脚红色。

(2)珠颈斑鸠亚成鸟颈部无斑块;虹膜黄色;脚红色。

(3)灰斑鸠颈部具黑白相间的半领环;虹膜红褐色;脚红色。

(4)火斑鸠雄鸟酒红色。火斑鸠雌鸟颈部具全黑色的半领环;虹膜褐色;脚灰黑色。

(5)山斑鸠颈部图案与珠颈斑鸠最为接近,但为黑白斜条纹,而非黑白点斑;虹膜黄色;脚红色;双翼具鳞片状的棕红色斑纹

灰斑鸠:黑白相间的半领环 火斑鸠:黑色半领环;脚灰黑色;虹膜褐色 山斑鸠:黑白斜条纹相间的颈侧;鳞片状斑纹

生活习性:

珠颈斑鸠是常见留鸟。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斑鸠混群。常三三两两分散栖于相邻的树枝头。栖息环境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以较长时间不变。觅食多在地上,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飞行快速,两翅扇动较快但不能持久。鸣声响亮,鸣叫时作点头状,鸣声似‘ku-ku-u-ou’,反复鸣叫。

食性: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

主要在地面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清晨和近黄昏较为活跃。有水时也会喝水,他们喝水的方式是俯身吸水,与其他鸟类不同。如果地点许可,它们也会用水清洗身体。它们是典型的陆生鸟类,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


生长繁殖:

求偶

求偶的雄性在表演时身体会极度倾斜,并在绕圈飞行时舒展自己的双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

筑巢

珠颈斑鸠通常为一夫一妻制,一年繁殖一次,繁殖期为5-7月,通常由雄鸟寻找合适的地方,再带雌鸟去选,选一个双方都认为可以的地方,筑巢是一起筑的;但也可能“鹊巢鸠占”,占用之前其他珠颈斑鸠或其他鸟类的巢。通常营巢于小树枝杈上或在矮树丛和灌木丛间营巢,也见在山边岩石缝隙中营巢的。巢呈平盘状,甚为简陋,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结构甚为松散。

珠颈斑鸠

产卵

珠颈斑鸠一次生两颗白色的蛋,前后大约差一两天。 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8天。


珠颈斑鸠:鸟卵

育雏

由雄鸟和雌鸟轮流照料,喂食它们鸽乳。再过约两星期,小斑鸠就必须离巢。

珠颈斑鸠,育雏
珠颈斑鸠,育雏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遍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西抵四川西部和云南,北至河北南部和山东,南达台湾、香港和海南岛。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已被引种到澳大利亚和美国。

分布范围: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

地理分布图

保护现状: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文化内涵:暂无。


科学研究(可无):暂无。


其他:暂无。


参考文献(来源):

[1].鸟网论坛 » 科普区 Science Zone » 鸟类识别 Bird Identification » 灰斑鸠、火斑鸠和珠颈斑鸠: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aspx?forumid=15&forumpage=1&topicid=182209&go=prev

[2].鸟网论坛 » 地方区 Regional Zone » 辽宁版 Liaoning » 为珠颈斑鸠拍标准照: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aspx?topicid=304029

[3].秀秀我窗台上的珠颈斑鸠: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8727&do=blog&id=430625

[4].襄阳 《城市森林中的珠颈斑鸠及幼鸟》8张: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2266256


相关文章

  • 【鸟类档案】| 珠颈斑鸠

    编号:CCSS0276 中文名:珠颈斑鸠 英文名:Spotted Dove 鸟类简介: 珠颈斑鸠(学名:Spilo...

  • 珠颈斑鸠

    一一遍又一遍的谷咕声叫醒了懒床的小孩叫醒了夏天的风 二盛大的花事谢幕六月的忧愁醒了六月的雨也醒了 三早起的朱颈斑鸠...

  • 珠颈斑鸠

    早晨时候遇见一只珠颈斑鸠,像巡视领地一样信步在小区广场上,颇有丰子恺先生笔下白鹅的风范,晃晃悠悠,也不怕人,有车过...

  • 珠颈斑鸠

    珊瑚从院子里跑进来,兴奋地说,我看见外面好多鸟,那个珠颈斑鸠啊,肥得像老母鸡。边说边用手比划,嘴里还直咋吧。 人都...

  • 珠颈斑鸠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到厨房准备早餐。 一只大鸟突然飞过来,落在窗外的空调架上。 一开始,分不清是什么种类,从体型颜...

  • 珠颈斑鸠

    就在今天早上,我看见了一种形似鸽子的动物。这是我上网查了查,发现这种动物并不是鸽子,它的名字叫“珠颈斑鸠”...

  • 周庄游记|在自然中不期而遇

    5月周庄的自然观察: 鸟类:白鹭×2~3、白头鹎×2~3、白鹡鸰×1、珠颈斑鸠×3、家燕一窝; 花木:木莲、通泉草...

  • 初遇珠颈斑鸠

    我对鸟儿真正的关注,源于家楼下白头鹎(俗称白头翁)动听的叫声,还有后来发现的家附近的喜鹊窝(里面住着一对儿喜鹊邻居...

  • 珠颈斑鸠 我为你伤感

    鹤城的第六场雪从昨晚一直下到今天下午,且仍在下个不停,室外温度在零度以下。 我抽空踏雪到小溪畔,想拍下这几十年难得...

  • 2019珠颈斑鸠正式落户

    记得,大概是3.8号吧,忽然发现阳台外多了个鸟窝,鸟窝十分的简陋,由寥寥数根的细枝堆叠搭建而成,结构也甚为松散。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鸟类档案】| 珠颈斑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uf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