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24|你眼中的好课是怎样的?

作者: 拾光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1:09 被阅读76次

    勇气读书会第二季第2天

    阅读书目:李政涛《教育常识》45-46

    阅读时长:一小时

    勇气读书会第二季第2天

    阅读体会:

    参加工作以来,听过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听过同校老师的常态课,自己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怎样才算得上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有什么标准呢?

    在书里,作者提到了一个“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在“扎实”里,又用清晰、细节、停顿、运用、写练来阐述,关于其中的一些论述,我深有体会。

    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正如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那种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课堂,往往是弄虚作假的课堂。课堂有缺憾不是坏事,有缺憾恰恰说明教师还有发展完善的空间。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很多老师认为:自己不能按照先前的预设教学,就是对课堂地失控,这是错误地认识,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方向走,因为,在师生互动生成中,总会又不可控因素的出现,所以,不用刻意追求课堂的完美,学生真正进入课堂思考就好!

    思想和思路的清晰,对教学的扎实具有奠基作用。思想清晰,行动才会清晰;思路清晰,出路才会明晰——思路决定出路,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常识。

    部分老师上课是照本宣科,是踩西瓜皮——踩到那里算哪里。这就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课堂,老师自己都不清不楚,学生怎么能清楚呢?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堂要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才能上好一堂课。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须清晰。常见的问题是教师的指令要求过于抽象、笼统,如“请大家认真看”,什么才叫“认真”?怎样做才是“认真”?这种缺少具体要求的指令,只能让学生茫然,降低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为什么听不进老师们内容,为什么老师叽里呱啦讲了一节课,理解到位的学生缺寥寥无几?我想,跟我们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要求有直接的关系。老师的语言要求一定要清晰准确,我们上课提问,问题本身一定要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打个比方:1.同学们自读课文。2.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自读课文,并划出相关的语句。采用第二种方式,学生显然更清楚具体该怎么做。

    有些教师为完成教案的任务,上课铃一响,就带着学生急匆匆地往前奔,不给学生留一点喘息的余地,把课堂变成了百米赛跑。

    这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的通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路往前赶,结果学生有没有学到并不太关心,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启迪思考,不是让老师“走教案”,在课堂上,也要适当地停顿,留下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学到。

    学生大量的积累就是这样处于死寂状态的积累。为此,需要教师创造及时运用的机会,通过学了就用,避免让学生的积累沉睡,要让他们的积累沸腾起来。

    运用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的最好途径。英语学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语言环境。因为无用,所以无趣,因为无趣,所以无知。在教学中,最好是能把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带入到课堂上,让学生有认同感,有学以致用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作用,也更积极。

    过度的训练常被人诟病,这里的“度”存在“多”和“少”两种可能。“过多”的训练导致机械操练,使人厌烦,事倍功半;“过少”的训练,同样不足取。要把已经教过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只靠口头重复,记忆背诵是不够的,必须保证充足的写练时间。

    我高中化学老师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是这么说的:语文里面有语感,理科里面做题,其实是培养大家的“题感”。这里的“题感”,就是通过训练获得的做题的感觉,虽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适当的练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写在后面

    今天是我在勇气读书会第二季打卡的第2天,突破自我,越读悦读!如果你读的也是《教育常识》,欢迎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

    配齐村小课程,见证村小“齐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常识24|你眼中的好课是怎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vg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