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的百尺楼书斋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05:44 被阅读22次

苏州同里是著名的水乡,在同里镇各处很容易见到一些气象有点特别的建筑。如崇本堂、嘉荫堂、耕乐堂、陈去病故居等。

走进近代诗人学者陈去病的居宅,可以见到他当年编《百尺楼丛书》的书斋百尺楼。百尺楼名出自秦湛《卜算子》词“极目烟中百尺楼”句。百尺楼仅为一楼一底,十分简朴,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陈去病不仅一腔热血追随革命,而且还是一位近代著名的诗人,著作丰富,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其他主要作品有《浩歌堂诗钞》、《续钞》、《明遗民录》、《五石脂》等,还编辑了大量的乡邦文献。

  他在百尺楼书斋中自撰了两副有名的楹联:

平生服膺明季三儒之论,沧海归来,信手钞成正气集;

中年有契香山一老所作,白头老去,新居营就浩歌堂。

其人以骠姚将军为名,垂虹亭长为号;

所居有绿玉青瑶之馆,澹泊宁静之庐。

这两副楹联表明,在同里镇三元街的这所宁静的书斋里,也曾有热血涌动,浩气充溢的年月。

陈去病(1874-1933年)原名庆林,字佩忍,号巢南,别署病倩、勤朴老人,工书尤擅行、楷,所书对联笔力浑厚。组织过神交社和秋社。陈去病是南社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1917年随孙中山赴粤“护法”。是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近代爱国诗人。

陈去病故居座落在同里镇三元街,共有房屋四十二间,大门面临河,原有楣额“考友旧业”四字,进门有半亭,宅内除偏屋下房外,尚有浩歌堂、绿玉青瑶馆、百尺楼书斋及家庙等多幢主要建筑组成。就在这里,陈去病组织过雪耻学会,推行过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还开展过同盟会同里支部的活动。秋瑾烈士在绍兴遇难后,她的密友徐自华女士曾特地赶到这里来与陈去病商量如何处置后事。

在当时,江浙一带的小镇中每每隐潜着许多这样的决心以热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生机的慷慨男女,他们的往来和聚会构成了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事件。

相关文章

  • 陈去病的百尺楼书斋

    苏州同里是著名的水乡,在同里镇各处很容易见到一些气象有点特别的建筑。如崇本堂、嘉荫堂、耕乐堂、陈去病故居等。 走进...

  • 百尺楼

    廿载浑如梦,几度风兼雨。昨夜竹林风簌簌,明月穿幽户。 万卷书难展,天涯当何宿。尘世茫茫终不遇,叹灵魂伴侣。

  •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照我百尺楼。 离天约百尺,距日约一指。 楼上云悠悠,云去独立楼。 卖楼不用愁,买楼人如流。 巨富爱建楼...

  • 百尺楼·无题

    万里奋追寻,岂顾天涯远。几度楼前又独鸣,总怕仙缘浅。 也慕雀和眉,也慕莺同燕。愿与相邀一舞欢,共结千年眷。 201...

  • 百尺楼~送心

    千里踏风来, 暖意相知故。 留下真情酒两箱, 君却飘飘去。 留也饭不吃, 别也抓心触。 此景一别又几春, 何日瑶台...

  • 烽火城西百尺楼

    从 军 行 唐 ·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

  •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浣溪沙·杨花 明代·陈子龙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

  • 宋词赏析摘录

    卜算子·春情 秦湛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极目天涯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 百尺楼高水接天

    霜 月 唐 ·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

  • 江城子.楼高百尺夜寒生

    江城子.楼高百尺夜寒生 楼高百尺夜寒生,已三更,对孤灯。一曲新词,句句断肠声。望帝忧心天欲暮,风啸啸,雨泠泠。 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去病的百尺楼书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xt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