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这个词相信大家一点也不陌生,用来形容农业的丰收。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五谷都包括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dadd8e1f398d23be.jpg)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呢?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农业没有出现颠覆性错误,因而中华文明才得以源远流长。他将中国文明经久不衰的原因归结为三点:独具的自然禀赋,智慧的生存理念,以及不断更新完善自我的能力。
独具的自然禀赋,天佑中华
教授认真比对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他发现其他国家的河流走向都是南北走向的,而中国的河流走向都是东西走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ba60e582a7333b07.jpg)
南北走向的河流是垂直于纬度的,因此随着纬度的变化,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会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而东西走向的河流是平行于纬度的,因此河流的上,下,中游会形成同一的农业类型。
不同的农业类型在历史的早期会产生历史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90a83f5239b0d276.jpg)
而东西走向的河流会形成同一类型农业区域面积最大化,像我国的北方地区,山东陕西河南等小麦大型产地,而南方地区的四川,江西,湖南等集中的水稻生产,这样的分布让我们有足够的优势去抵御任何的天灾。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禀赋,天佑中华"。
智慧的生存理念,因地制宜
"中国人对天是尊敬的,对地是依赖的,我们有一个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授认为,因地制宜是中华农业文明能源远流长,经久不息的关键之处。在关中平原地区有一种特别有名的小吃叫:羊肉泡馍。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b9f09d0b37440e96.jpg)
它是在神奇的北纬三十五的位置上诞生的,少数名族的面食和游牧民族的面食完美结合,所以吃牛羊肉泡馍吃的不是一段饭,而是一种文化。我们北方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生活精细,慢条斯理,这是人们根据我们的农业类型而形成的一种农业文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45bfb58e8d65b19e.jpg)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铁的定律。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所谓的"生存理念,因地制宜"。
不断的自我完善,传承弘扬
中华文明是在一种古老的文明的基础上传承,发扬和不断完善的。我们祖先用自身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大自然中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的继承中,我们不断地将这样的理念继续传承和发扬。或许我们可能认为农业跟我们现实生活联系不到一起,因为我们生活在商业繁华的大城市,但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农业有关。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要不轻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67492/7ce23b65ad5d8bc1.jpg)
"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现在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升华,这就叫血脉。"樊教授这样说道,基因是是生命中的,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探索出属于传承文明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零点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感知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