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下班回到家,挤在桌子前吃晚饭。买家具的时候,觉得最多就是和父母吃饭,人数不会太多,加上餐厅狭小,于是买了张小桌。婆婆来和我们生活后,加上父母一共七个人,经常曦曦都没有位子坐,让她夹了菜去客厅的茶几上对付。最近小家伙抗议,不肯一个人吃,占了我的座位不肯让,有时她会挤在我和先生中间坐。
吃着晚饭,突然间曦曦说话了,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好的家。
笑笑,问她,你不是经常嫌弃妈妈穷,不能给你买这个,不能买那个?
曦曦想了想,嗯,可是,这还是全世界最好最好的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23843/d7b26268fa252441.jpg)
忆起我小的时候,似乎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明明别人家似乎更有钱,别的小伙伴有零花钱我没有,别人想买什么零食或衣服就能拥有,我不行,但是也从未觉得这有哪里不好。羡慕归羡慕,如果要换,我肯定不会愿意去做别人家的女儿,我只要自己的妈妈每天抱着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多亲几口。
年幼时,父母就是整个世界。
孩童总是容易满足的,从小让他们知道如何得到快乐和满足是重要的事情。不是收到贵重的礼物就值得开心,也不把太多钱交由他们管理支配。知道饿了就能吃到熟悉温热的食物,凉了有人添衣加被,病了有人守护在床边陪伴,知道情感的珍贵和朴素。
孩子幼小时,一定要和父母同睡,亲密能带来安全感,知道自己自然地被人爱着,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他人的爱。
等到稍大些,尤其是男孩,又要知道保持距离,不能过分粘腻。Michael一年级时,我们开始训练分房睡,一开始是爸爸陪他入睡,睡着了再离开他的房间。有时他夜里醒了,迷迷糊糊地跑过来要和我们睡,我也让先生带他回去睡。大概一年的时间,渐渐他能习惯自己睡。
男孩最好比女孩更早独立些,学会依赖自己。
西方比东方更擅长爱的表达,从小到大,父亲从未对我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肉麻话,不知道他对母亲是否也如此。可是,我和先生接受过国外的教育,经常会对孩子们说我爱你,也经常拥抱和亲吻他们,尤其在睡前。
Michael昨天写完作业较晚了,我睡的早,他跑到房里来,看我没睡熟,过来轻轻地抱了我一下,说句晚安。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与儿子道一句晚安,然后他和曦曦说晚安,自己回去睡觉。
他俩是欢喜冤家,从小打闹着长大。尽管我无数次教导他们要相亲相爱,但是两个小人儿依旧喜欢吵闹,争得面红耳赤。不知他们长大后,是否会记得我的话,记得岁月里的陪伴是最珍贵的部分。
小时候,觉得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是最好的家,有我,有父亲和母亲。如今长大,欣慰在孩子们眼中,我也给了他们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家。愿再过二三十年,他们也能有各自的小家庭,而那依然是他们孩子们心中最好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