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是小曦的11周岁生日,39度的高温天气,新晋宅女的寿星表示不愿意出门。于是妈妈买了菜,在家里做了一顿略显丰盛的晚餐。
饭后休息一会儿吃生日蛋糕,她想把奶油涂抹在妹妹脸上,被我阻止了,我最不喜欢满头满脸的奶油。
小曦有点不满,说她的朋友玥玥每年生日是如何如何隆重,而自己的生日,连抹奶油都不行。
玥玥过生日,要么爷爷奶奶舅舅舅妈一大家人去酒店聚餐,要么邀请玥玥的好朋友到家里开生日Party,小曦两样都参加过。
在玥玥的生日聚会上,大家送生日礼物、即兴表演、疯狂涂抹奶油等,各种Happy,让小曦印象深刻。
和玥玥相比起来,我们家过生日确实太简单了点。一家人要么出去外面吃顿饭,要么多买几个菜在家里吃。饭后规规矩矩唱生日歌,安安分分地吃蛋糕。
估计等小曦长大后,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日绝不是亮点。
2
小曦有数十个毛绒玩具,她最喜欢的是一只头上有蝴蝶结的小熊。
她说:“我一直记得那天我正在走道里玩,电梯门突然开了,你从里面走出来,手上抱着这只小熊,你把它递给我说‘这只小熊送给你’,然后跟我拥抱”。
这一幕像一张色彩丰富、温馨甜蜜的照片,定格在小曦的记忆深处。
在她拥有的众多毛绒玩具中,这只小熊绝对算不上最精美,更谈不上贵重。它甚至不是我专门为她买的,只是童装批发商随货发来的赠品。
然而其他的毛绒玩具,多数是亲朋好友送的,少数是爸妈陪着她一起选购的,唯有这只小熊是妈妈亲手“送”给她的,那个“赠送仪式”赋予这只小熊非凡的意义。
有了妹妹小诺后,小曦把其他的毛绒玩具都送给小诺了,只留下了这只小熊及陪她睡觉的超级大熊。
3
我小的时候,爸爸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对我们姐弟三个要求很严格。
他要求我们在饭桌上尽量少说话;吃饭时左手要扶着碗以免它到处跑;决不能把一只脚踩在凳子上等等。
爸爸绝不允许我们把饭碗端着到处走,说那样子像个乞丐。
那时村里很多人家的小孩喜欢端着饭碗出来,在家门口的水泥路上吃。我特别希望自己也能这样,可以和小伙伴边玩边吃,可以看看别人吃什么菜。
大伯家孩子多,一张八仙桌坐不下,所以小堂哥和堂姐总是端着饭碗出来吃,真叫我羡慕不已。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小伙伴有事来找我,爸爸要我放下碗筷才能跟小伙伴出去。
我们家年夜饭充满了仪式感。
平日里总是着急忙慌要开饭的爸爸,年夜饭一定要等妈妈也忙完,一家五口都坐好,才允许大家动筷子。
不允许孩子喝酒的爸爸,会在年夜饭上,给妈妈和我们姐弟三人的碗里,都倒一点点自家酿的糯米酒,大家都抿一口酒后,才开始大快朵颐。
这个特殊的仪式,让我觉得过年变得神圣又庄重,至今都无法接受年夜饭上有人提前动筷,有人随时离席。
我以前有个要好的小同事,那一年到男朋友家过春节。
回来后跟我说,男朋友家的春节简直一团糟,年夜饭的菜品虽比平时丰盛,却远不如自己家过年隆重。
原来她家和我家的情况差不多,年夜饭很庄重,菜品异常丰盛,还有不少规矩。
然而男朋友家过年却很随意:家里人在他妈妈准备晚饭的过程中,走来走去随意品尝熟食,等到年夜饭正式开吃,大家都已经半饱,没吃多久就散席了。
让她更不能接受的是,从年初一开始,一家人就几乎没有正经吃过一顿饭。
一大家子都爱打麻将,牌局从早到晚都不撤,谁饿了就找个人顶着位置,自己去厨房随便吃点儿东西,男朋友的妈妈负责全天候煮水饺... ...
小同事对此失望至极,说这是有生以来过得最糟糕的一个年,简直玷污了“年”在自己心目中的神圣。
已经谈婚论嫁的她,差点反悔不嫁。
4
小时候有一回,爸妈去比较远的地里干活了,中午不回家,午饭我们要自己解决。
我看到菜篮子里有妈妈前一天拔回来的萝卜,就炒了一盘萝卜丝。
菜端上桌后,妹妹突然想起来,说:“哎呀,这是今年第一次吃萝卜”。
每个菜品当季第一次上桌,必须由种菜的人吃第一口,这是我们家的规矩。
爸爸说,除了妈妈,谁要是先吃第一口,就会被蜜蜂蛰。
姐弟仨人看着桌上唯一的菜盘,不禁发起愁来。最后身为大姐的我,主动承担被蜜蜂蛰的后果,拿起筷子吃了第一口。
当然事后我并没有被蜜蜂蛰,由此,我们三人知道了这个说法是“骗人的”,但此后多年我们仍然执行着“妈妈先吃第一口”的仪式。
这个仪式让我们懂得感恩,知道要体贴父母的辛勤劳作和付出,所谓“饮水不忘挖井人”就是这个意思。
5
上小学时,每回开学新书发下来,我们都认真地用旧报纸把书的封皮包好,这样的书皮其实很不经用,没有用胶水粘过,薄薄一层旧报纸,没几天就脱落或磨损了。
但我仍然喜欢包书,这就像是一个仪式,它宣告着新学期开始了,那玩野了的心随着包书的动作一点点收回来。
经由这个仪式,生活从假期模式翻页到了上学模式。
小曦上学后,每学期发新书下来,我和她爸爸都陪着她,一起用整版带背胶的透明书皮包书。
现在小曦已经能自己独立包书了,可我还是喜欢和她爸爸一起,陪她完成这个宣告开学的仪式。
6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到,女儿圆圆每年圣诞节都会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起初孩子深信世上真的有圣诞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当然知道圣诞老人并不存在。
圣诞节收到礼物,是妈妈为圆圆设定的节日仪式,这仪式将使得“圣诞节”成为孩子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仪式,是真正化腐朽为神奇的最佳方法,它能将一件普通的事情变得与众不同,能让一个平凡的日子变成意义非凡。
生活因为有各种仪式,而变得充满情趣。
仪式,让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被珍爱、被善待,它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回忆童年,那些平淡的日子大多褪色成灰白浅淡的背景,只有那些特殊的、有仪式感的片段,会在背景上以丰富的色彩凸显出来。
一个个这样的片段,或欢乐,或悲伤,或庄重,或活泼,在记忆的画布上,组成了颜色不同浓淡各异的图画。这些图画因为色彩浓烈,将长久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没有仪式感的童年,就好比一张缺乏色彩的黑白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黑白将逐渐退化成灰白,最终浅淡至无迹可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