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借整理照片的功夫,聊聊我过去一年的摄影之路吧。
裸考完托福的十天假期,让我终于能摆脱掉不断追赶ddl与肝完之后的堕落这个循环,停下来想一想过去的一年里的人和事。虽然没有严肃认真地刻意回忆过去,或是统计一下过去一年里按下过多少快门,但我清楚过去的一年里我大概照了很多图,心血来潮又会在后期软件里魔改一下那个存在过的现实,还往往不厌其烦地发在朋友圈里,但这样一来我便可以清晰地借助某个时刻的感慨或是某一张配图的故事,重新回到那个视角里捋一捋被我标记过的时光,以至于退开几步,去俯瞰整个2019里我的摄影之路。
其实上半年我完全处于新手福利期,能快速掌握一些前后期的技巧,让照片从能看变成有点好看,也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去照下一张照片之类的“玄学”问题。但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断续地思考过摄影本身,从想要留在多伦多走街串巷了解这个城市开始,到我在皇家艺术博物馆里看野生动物摄影展,特别是读了展板下面创作者清晰的记录历程与极富哲思的解读,再一直到平安夜晚,凝视着ps界面的我感到一阵恐慌与沮丧,于是赶忙停下这次失败的后期,努力回想自己在干些什么。
如今想来,尽管当时分明觉得是因为自己理解不了某个后期效果而沮丧,实际上却是潜意识地发觉摄影于我不再单纯作为一种极富乐趣的爱好之后,开始多出些无谓的争胜感,以致试图创造浮于形式的美感而又力不从心。
圣诞节那天,我在知乎上读到Timothy Wang的《摄影与艺术:什么才是好照片》,帮我重新打开了这个不胜其烦的心结。我其实不担心自己后期技术上遇到瓶颈期之类的事情,我更深的忧虑在于如果不去想按下快门的意义,我逐渐会失去摄影这个朋友。是的,与篮球一样,我认为摄影会是我一辈子的爱好,而对于爱好的喜爱到了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充实感多半不亚于一个极其靠谱的朋友的陪伴。Wang这本书很短,但内容丰富且深刻,很多我将知未知的问题,虽然谈不上看完便有了答案,却带我直面他们,为以后的摄影道路撇清出一个方向。
比如如题所示,什么才是一张好照片?摄影是关于真实的艺术吗?后期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后两个问题已经相当经常被关注摄影的人谈起,而第一个问题更是每个喜欢按快门的人都多多少少想过的。哪怕像我一样很久以来可能只是在直觉的引领下试图把一张照片修得更具普世意义上的美感时,思考过怎么强化这种美的形式。
其实类似的问题很早就有人思考过——格林伯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过《前卫与媚俗》,而媚俗文化放在今天依旧引人深思,毕竟如果连思考按下快门的意义的意愿都没有,那么记录者本身多半已经麻木不醒于媚俗文化的思维框架之中,而失去了记录的目的。这听起来很像是杞人忧天,毕竟在这个全民摄影的年代,难道用照片留下某些美好的时刻,让快乐或是厚重的时光被永远地记录下来,本身不就是摄影最大的意义吗?
这当然是摄影作为一种极其直觉式的表达方式,在科技给我们的福利加持下,一层最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拿起相机的最初动力。
但很多人会像我一样不满足于在手机上点下某个按钮,让AI帮我们料理好一切,因为我们总是想把那个给了我们记录的冲动的场景里,最具冲击力的那一面留下,让以后翻看旧照片的我们,能不自觉的把“哦”变成“哇!”再加上如今只要我们想,随处可以看到无比好看的模特,无比壮美的风光,无比精致的极简,无比可爱的猫狗动物。好奇心驱使我们愿意花时间去理解那些震撼大片背后的实现原理,愿意把钱交给相机厂商们换来一个专业的镜头,加上拍照与摄影艺术之间的门槛,早已经在网红教程,智能软件的充斥之下变得极其低廉,我们开始拿起相机记录那些时刻,开始调教照片,还原或是更改现实。我们之中走得比较远的,开始掌握那些魔法般神奇的后期技术,随心所欲地制造一张张美的照片,在收获点赞之后愈加备受鼓舞,坚定地继续砥砺前后期的技术。
无可否认,很多人会将这种“逆天”的能力修炼得炉火纯青,毕竟这些经验可以直接转换为小白们羡慕期许的眼神与一期期教学课程,Wang在书里将这种现象称为修糖水片的老法师,或者同质化的摄影“竞赛者”。我知道这听起来极其愤世嫉俗,但至少于我而言,我几乎可以预感到自己如果不停下来想想,那么摄影这样单纯的爱好某一天就会变成我用来迎合糖水形式的审美,从而攫取成就感的一个工具。
毕竟摄影太方便了啊,画一幅手绘可能要一天甚至几天,制作一个视频如果想要稍微高大上一点可能就要爆肝几个夜晚,哪怕你健身或者打篮球也要有健身场所,有篮球架才可以为之,但摄影只需要你拿起手机取景,放下手机后期,甚至连后期的流程你慢慢摸清之后都会变得快捷方便迅速,同时还记录了生活,收获了喜悦,是不是简直完美?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看到一张你认为美的照片时,愿意花多久去欣赏它?你回看自己照的照片时,是否想过为何自己最终选择了这个主体,这个背景,这个角度,这个景深,这个时刻,来加以标记?如果现在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真的知道是哪些奇特的光影组合,哪些景致背后的符号印象,引导着我们拍下这张照片吗?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应该跳过基础的相机设定,跳过快门速度光圈大小这些基础知识直接去思考怎么让拍的照片更有意义,毕竟即使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大师也必定经过懵懂的让照片变得能看这一时期,即使是最无意义的量变积累,一旦有了质变的趋势,那么整个过程就极富意义。尽管我们清楚地知道后期在于锦上添花而不在于戴上假面,你很难要求一个处于成长启蒙期的记录者有思路地进行于观众于自己都有意义的后期。
可如果观众不去思考,而创造者又去有意识地或者是不经意地迎合被我们文化里的一小部分所确立的审美格式,那到头来,我们有多少审美是真实属于自己的呢?
看到白色我们会想到纯净,也许随即还会想到“纯”牛奶,多一个黑色的圆圈我们会想到圆形状的太阳,镜子,再多几个圆圈和一条竖线那就可以构成一个让我联系到糖葫芦的形状,所有吃过糖葫芦,晒过太阳,照过镜子,喝过牛奶的我们都能共享这些符号带来的视觉体验,这便是我们的文化。一个绝顶的摄影师所制出的照片,往往能唤醒我们文化里趋同的价值观,从而跨越人与人之间的囧异,传达他所期待表达的美景,甚至是思想。让一个人甚至十个人觉得好很容易,可让一万个人都觉得好,那必然是触动了我们共享的文化之中,某些核心的价值,这点于各个人文领域的大师多半相通。关键在于,一张好看的照片被永久地记录下来后,所有人都可以去模仿去学习,所以大师的调色,大师牌的滤镜成为最直观最容易模仿的事物,但那张让人觉得“好看”的照片,除了符号的排列组合趋于视觉平衡或者极富视觉冲击之外,是可以带有思想的,是可以成为艺术的,只是它们往往藏在视觉美感的背后,被铺天盖地的模仿出的糖水片掩盖掉,以至于被大多数人忘记了。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让你判断一张美的照片很容易,但如果让你想象一张美的照片,难度便陡然增加呢?或者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抛给你一张有瑕疵的照片让你挑错很容易,但问你什么是一张优秀的照片却难以回答?(这里第二个问题借鉴了Wang书中参考的一位知友的观点)
而如果我们翻看一下很多真正的大片背后的故事,会发现很多大片都是等待出来的,是某一时刻的场景被提前地模糊地想象出来,从而在所有元素集齐的那一刻,被等待已久的观察者记录下来。拿下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的Thomas老师,往往会重复去同样的景点花上几天时间构思取景,或者去探索无人区里未曾发现的视角,我想正是那些被打破了的某些常规,让他的照片如此独特,乃至于在众多作品中能脱颖而出。这当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按下快门都应反复思量,因为拍摄数量本身并不与拍摄质量挂钩,好照片既可以是一系列照片中精选出的一张最具表达力的照片,也可以是某一时刻瞬间的灵感让我们凝固住了某个“决定性瞬间”。
越是直觉的东西往往越需要刻意培养,亦如审美。至少在我有限的时间里,有选择权力的生命中,我真的希望自己能跳出“被喂养出来的”糖水审美,把那些被我标记过的时光,赋予一个比看起来像是美好的时刻更深刻的意义。
我今天翻看一年来的照片与朋友圈,有种豁然的惊喜,仿佛一下子才发现了这么多我值得我标记过的时光。我明白,其实于那数码模拟光影的每个时刻,这份欣喜都在积蓄能量,直到我遗忘掉一些时刻过后,再度回望之时,那些时光纷纷涌向我,便如此恍然。
就以两张饱经我后期的图做结尾吧(其一被我制成了gif)——
反复调整的路易斯湖 开学时的后期与现在的后期,萦绕我好久的尼加拉瀑布最后,期愿在新的一年里,能更多思考按下快门的意义,留下更令我愿意为之花时间反复调整,给自己以惊艳,惊奇,惊喜的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