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先共情

作者: 治愈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22:26 被阅读176次

      虽然经常在群里说家长哪个地方做的不完美,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好,应该怎样怎样。但说句实话,真的觉得家长非常的不容易,特别是一些初高中阶段的家长,孩子有时候也很“扎心”。

      可以这样说,家长为了孩子愿意掏心掏肺,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孩子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是我们的命,他要什么,如果我们有,我们一定会倾尽全力,尽我所能。我们可以不吃不喝,也想让孩子吃好的,穿暖的。我们自己不舍得买,不舍得穿,孩子上学,花多少钱我们东拼西凑也都是心甘情愿的。我常觉得“孩子就是我奋斗的动力,我后半生为之坚持不懈努力的意义”(尽管不一定正确)

      我们这么爱孩子,但孩子大了,却发现在孩子面前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怕说的轻了重了,生怕说的哪一句话让她心里不开心不高兴了。回家先看孩子脸色,孩子开心了,我就开心,她不开心,我也开心不起来。

    我们对孩子的爱日月为证,苍天可鉴。可是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呢?为什么孩子非要那么叛逆?为什么孩子也这么痛苦?其实我觉得,父母再多做一点点,只是再多做一点点,0.01点,日积月累,相信一定有改变。

    哪一点?共情!!!

      事实证明这一点太太重要了。例如有一天,一个老师问一个男士,“累不累”?男士说“我媳妇比我更累”,她媳妇当时眼泪就出来了。有一天,我给一个家长说“你也挺不容易的”,她立马嚎啕大哭。

      女士可能也深有体会,如果你和老公抱怨,如果这时候老公说“媳妇,真是辛苦你了,你真是不容易,受委屈了”这下,你肯定情绪跑了大半,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反思其实我哪哪哪做的也不好;如果老公张嘴就批评你哪哪哪做的不好,教育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说你看人家那谁谁谁,怎样怎样…切,听第一句可能就火大,后面的估计就很难听进去,不吵一架都觉得憋气。

      孩子更是这样啊,她给你说什么,有时候是希望得到你的倾听,理解和支持,也就是你共情一下,这个事可能就过去了,她的情绪就没了。可是我们总是觉得,这孩子得教育,不教育她想不开啊。为了让孩子心情好,我们得赶紧站在她的对立面说说对方的不容易,这下孩子可能就心情好了,结果话还没说完,孩子大吼“你是我亲妈不是?你都是帮着别人说话,我哪哪哪都不好,不对是不”?看,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其实是孩子需要你的共情。先共情,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引导再教育也不迟。

    所以教育前,先共情,再教育。多做这一点点,也许你将会收获很多!

 

   

相关文章

  • 教育前,先共情

    虽然经常在群里说家长哪个地方做的不完美,哪个地方做的不够好,应该怎样怎样。但说句实话,真的觉得家长非常的不容...

  • 2020-12-16

    最好的教育就是共情

  • 先共情再讲理

    起床前,儿子来到我房间,看妹妹还没醒,就跳上床,缩进被窝里。 儿子:妈妈,上周五体育课上,我和郭士珩传球的时候,不...

  • 先共情 再讲理

    豆豆2岁半,有一天怎么都不肯坐在餐椅上吃饭。 豆爸温和的重复着“你吃饭,就得坐餐椅”,可是豆豆根本不听。 耐心耗尽...

  • 先共情、再共事!

    “家庭、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最重要的两个场所,父母与教师应该是同事关系,家庭要与学校一起共同承担学生的知...

  • 先共情,后共鸣

    写作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最好的一种表现方式,写作的主体思想是先共情,后共鸣。可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构思过程:定基调、列...

  • 先跟孩子共情

    今天下午接儿子放学,见儿子满脸的不开心。我没有像之前那样焦虑。先是给儿子一个拥抱。然后接过他沉重的书包。 边走边聊...

  • 共情

    共情,见百度解释: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看亲子教育类书籍常...

  • 共情教育了

    今天老师发孩子在学校的画画照片,尽管画得都不是太好看,但只是一群幼儿园小朋友了,孩子们画得开心就好了。 然后全班除...

  • 到底什么是共情

    但凡说到儿童教育的文章,都会提到共情。字面意思理解,共情是理解接纳孩子当时的感受。共情是帮助处理孩子情绪过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前,先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vn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