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年近七十开始有些古怪,我发现她常常喃喃自语、明知故问,比如:空调刚刚打开一分钟,她就问怎么还不凉啊?还有你刚刚回答过她问题,她接着会再问一遍到底怎么回事呀,又或者一起出门你晚了两分钟她就马上生气,扬长而去,一段时间里,妈妈因为小事频繁生气,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我很委屈,并且真的烦。为了不让她累,不让她受到伤害,所有的问题我都努力承担,每天要面对工作、要码字还要带孩子陪孩子写作业打理家中事无巨细的一切一切,但为什么我越是独立、努力,甚至放弃职业生涯的机会,还是无法让妈妈满足呢?但有一天静下来的时候,心里的空白处莫名的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场景:爸爸总是外出,在空荡荡的客厅窗前,妈妈孤零零的背影向外张望……
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心一下子收缩起来,那个“背影”从此挥之不去,只要一想起我就很心痛,但有时我也会故意让眼泪倒流,倒流到内心可以听到心跳的时候,就仿佛退回到娘胎,原来一切是早有感知的,那个“背影”是从小就刻在我心底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5210/1ecc9a91ac65ff49.jpg)
爸爸是名校理工男,做了一辈子学问,他的书起码有三万册,各种资料和书籍充斥着家里每个角落,他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除此之外爸爸没有任何爱好,也没什么朋友,所谓的朋友都是工作中建立的关系,所以妈妈是这样被爸爸冷落了一辈子的。
人说年龄越大,记忆越是久远。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成了一幅幅犹如电影的画面,沉淀下来的只是碎片。30多年前,我们一起住在筒子楼里的情形,好像就在昨天,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大概每天来回要骑将近四小时的自行车,我甚至想不起,妈妈每天早上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的门,但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在院子门口跳格子,来打发等待的漫长时间,只有在天蒙蒙黑时,在路的尽头、在树的缝隙间那丝丝光亮里才能看到妈妈飘摇的身影,妈妈每天进门才开始做晚饭,我们才就开始每天仅有的说笑时间,然而,那种没有一片菜叶、只放些醋和盐的白面条,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晚餐,也是我对那个裹腹的时代最深刻的体验,因为它不仅折射出妈妈的辛苦,让我忆苦思甜、还常常对国家升起极大的感恩。
另一个记忆犹新的画面是,一次我回家发现门半开着,从门缝无意看到妈妈好安静好恬静的坐在床边给我串鞋带儿,她把我的白球鞋紧紧的抱在怀里,仔细的从小孔一上一下的串着,背景里隐隐约约那老式钟表的滴答声,让那个画面美极了,以至于都忘了在门口站了多久,就那样默默的欣赏着妈妈,当时的世界里好像就剩下了我们俩……即使在我长大后,妈妈当时的模样,成为多年来最滋养我的瞬间。
后来的后来,我还常常看到那个背影,只是每个时期的背影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从一开始孤独哭泣的背影、到倾诉痛苦的背影、再到后来沉默隐忍的背影以及如今远行旅游的背影,直到打开这次“宠妈”征文的信息,我才发现关心妈妈太少了,为她做的都没有设身处地的考虑,而是物质上多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5210/80d1ace4e8daa1cf.jpg)
都说孩子和父母是渐行渐远的旅程,随着我们求学工作、恋爱成家、相夫教子,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5210/c213e6a8e123c17d.jpg)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如果我们忘了关心、忽略责任,那妈妈真的再没有谁可依靠了,而对妈妈的孝顺,也需要多从内心,从她的角度,去给予她想要的爱与陪伴,让她的背影不再孤单。活动传送门
2018.5月母亲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