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作为草根奋斗者,他传奇的一生,形成了许多成语。
1、纵虎归山——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出自《零陵先贤传》。
2,收买人心——出处:《绿野仙踪》。释义:形容用言行打动人心。三国时期,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3、如鱼得水——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释义: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4、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左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5、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故事: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6、后患无穷——指今后的祸害及忧患没有穷尽。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7、弄假成真——形容本来打算做些虚假的事情来瞒骗世人,最后却变成真的了,变成了事实。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嫁刘备。不想弄假成真。
8、有借无还——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出处:《三国演义》。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曹操败弃荆州、南郡、襄阳三城,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周瑜回师后大怒,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刘琦死后,鲁肃去讨还荆州,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鲁肃无奈而去。
9,桃园三结义 ——形容有共同理想的人结盟。出处:《三国演义》。
10,三让徐州 ——指把地盘让给有德有能的人。出处:《三国演义》。
11,织席卖履 ——织席贩履之辈,形容人的身份地位卑微。出处:《三国演义》。
12,白帝托孤 ——形容君臣的信任与忠心。出处:《三国演义》。
13,以人为本——指成事在人,人才是根本。出处: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西汉刘向编辑的《管子》一书中。历史上,“以人为本”最有名的则是刘备。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1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
15,携民渡江——形容爱民如子的行为。出处:《三国志》。
16,青梅煮酒——指曹操与刘备对话。出处:《三国演义》。
17,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真实情况。出处:《三国演义》。
18,大获全胜——指取得全面胜利。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玄德~,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迎。
19,被发入山——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出处: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20,捶胸顿足——用拳敲打胸部,跺着双脚。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又见《三国演义》56回: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放声大哭。
21,思贤若渴 ——比喻迫切的想得到人才。出处:诸葛亮《隆中对》。
22,三顾茅庐——表示帝王礼贤下士,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出处:《三国演义》。
23,火烧连营——指吴蜀一场大战,形容指挥者战术高明。出处:《三国演义》。因刘备为关羽报仇发起,并以刘备失败告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