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园结义,认了大哥
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
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一首诗。“桃园之义”的故事也因为小说的描写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青年刘备是一个游侠, 《三国志》记述“先主不甚乐读书 , 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按照现在的话说,也就是个浪荡货,但是他喜欢结交行侠仗义的人,年轻人都争相和他做朋友。
关羽也是一个游侠,由于杀了人亡命涿郡,在与刘备义结金兰后,“寝则同床, 恩若兄弟”。
刘备幼年丧父,和母亲靠贩卖草鞋织席为生,艰苦的生活铸造了他的坚韧的意志 ,后来拜卢植为师 , 树立了干一番大事业的理想。
刘备虽沉默寡言,但城府极深。汉末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他看到兵灾给整个社会及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人们都怀念过去,就顺应社会主流,提出了“匡扶汉室“的政治口号。
口号有了,还得有身份包装一下。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虽然这个关系早已出了五服,他和皇室也没什么瓜葛。
但是由于后来正在找救命稻草的汉献帝也称他为皇叔,皇帝金口玉言,那就坐实了他皇叔的身份。
刘备由一个社会底层的草根变身为血统高贵的汉室宗亲,这是他独具特色的政治资本。自此,他以维护道统的君子身份,开始驰骋于汉末政界。
刘备给自己包装的形象是“仁慈忠厚 , 意志顽强,不屈不抚”,并兼有“高祖之风, 英雄之器”。
但是他的自我包装瞒不过一个人,那人就是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言外之意是,我曹操是奸雄,你刘备也和我差不多,咱谁都别装,成不?。
一下被揭了老底,这以后还特么怎么混,刘备一下慌得筷子落地。人都是要面子的,急忙以害怕打雷为由来掩饰自己的慌张。随后借机征缴袁术,溜之大吉。
曹操怎么看刘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信他。
关羽性格豪爽雄烈,作为一个游侠, 严格遵守江湖 “义”气, 快意恩仇, 爱憎分明,藐视权贵 。叱咤风云的曹操他不放在眼里,因世袭而统治东吴的孙权他更不起。
关羽眼里或许没有什么汉室,他眼里只有大哥,他要帮大哥打江山。
二、大业有成,他是大哥,更是主子
同是游侠出身刘备、关羽,崇尚义气 。桃园结义后, 在那漫长的动乱岁月里,他们肝胆相照 , 荣辱与共,成为美谈。
刘备汉中称王前,他们是兄弟。称王后,他们则是君臣。
随着人的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人是会变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刘备完全进入了枭雄的角色,他可以脱下伪善的外衣,他可以刚愎自用,可以自私自利,也可以猜疑成性,因为他是君。
刘备是怎么变化的?他像所有的封建统治者一样, 也是视天下为私产 。
《三国志 ·庞统传》记载:
“于涪大会, 置酒作乐, 谓统曰:`今日之会 , 可谓乐矣。 ' 统曰 : `伐人之国而为欢 , 非仁者之兵也。 ' 先主醉, 始曰 : `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 非仁者耶 ? 卿言不当, 宜速出去 ! ' 于是统逡巡引退。”
刘备非法占有了别人的地盘,大摆宴会庆祝,并得意洋洋自比武王伐纣。
庞统还算清醒,提醒刘备说:占有了他人地盘,还要当作乐事,这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吧!
刘备立即大怒,“你给我滚出去!”虽有几分醉意,却也是酒后吐真言。
刘备攻占成都后,纵兵劫掠府库,在经过赵云的苦谏后才停止这种强盗行为。
刘备称王称帝,有秦宓、费祎这样的正义士子予以劝止,也均被罢官斥逐。
这就刘备从大哥到君王之变。
三、关羽还是那个关羽
称王之后的刘备,他是君,关羽是臣。
既然是臣,就应该遵守臣子之道,对上顺从谦恭,处处小心谨慎。而关羽依然狂傲任性, 未改游侠本色。或许只有他还单纯的认为,大哥还是那个大哥。
刘备封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 。关羽不屑与老将黄忠为伍 , 竟拒绝接受印缓。
关羽你也不想想,大哥刚刚坐江山,他封的上将那是代表了他的权威。你关羽耻与黄忠为伍,不是在说主子刘备瞎了眼么?
或者说,大哥作为拥有至高权力的汉中王,要封谁,怎么封,难道还要征求你这个臣子的同意,要顾及你的感受?
关羽水淹七军,名震天下,更加目空无人, 侵凌权贵。他肆意威胁刘备心腹傅士仁、糜芳 “归来斩汝头” 。此二位是汉中王的心腹,肩负重任,岂是你关羽说砍就砍的?
孙权遣使向关羽求婚,他的目的也是维护两家的同盟关系。关羽竟然侮辱说“吾虎女岂能配犬子”!
耿直的关羽说话不过大脑,孙权的妹子是刘备的老婆。关羽你说孙权是犬,那孙权的妹子就是雌狗了 ,你的主子刘备可是娶了个狗啊。
说话如此赤裸,不仅刺痛了雄杰孙权,也让你的大哥兼主子的刘备脸面往哪搁?
关羽如此狂傲,作为主子的刘备或许还可原谅,因为他还不怀疑关羽的忠诚,关羽还有利用价值。
但是,你关羽破坏孙刘联盟,就是破坏大哥立国的政治纲领,就是挑战皇权,误国误民。
“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 。诸葛亮为了做好“交吴”的工作,可是呕心沥血,是其一生至死不渝的政策。
但是你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完全破坏了他《隆中对》的治国方针。如果诸葛亮不除去关羽你这个绊脚石,如何能实现他谋划一生的政治理想?
诸葛亮自然没有权利除掉关羽,那怎么拔掉这个刺头呢?那就是借主子刘备之手。
关羽雄壮勇武,但也只能冲锋陷阵,武夫而已。诸葛亮虽无缚鸡之力,却是大军师,蜀国当朝丞相,诸葛亮是帮刘备一统天下不可或缺的大人物。
一边是兄弟情义,一边是千秋大业。你要是刘备,你会选择哪个?
为江山计,既然结拜的二弟已不可留,那怎么除去才能无损刘备的仁义之名呢?
这事儿交给诸葛亮,刘备只要做一件事就好了“心照不宣,视而不见”。
好的很,帝王之术。
四、二弟,大哥救不了你
关羽游侠本色不改,他生来好动不好静,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跨上赤兔马,挥舞大刀进攻。
张飞,马超,赵云, 黄忠均在与刘璋、曹操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关羽也想建立新功,铸造辉煌。
于是,他请战出兵樊城,诸葛亮允准。因为在诸葛亮看来,他《隆中对》中的“待天下有变”虽然还未等到,天时不偏汉,那就“人谋”。
然而,樊城战役打响的开局胜在“人谋”,结局也败在“人谋”。
刘备 , 诸葛亮 , 关羽没有预见到到会出现三个问题:
一、曹军并非纸老虎, 一打就倒。 樊城守将曹仁、参谋满宠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孙权咽不下被关羽侮辱的那口气,必报一箭之仇。再加上历来收复荆州的决心都异常的坚定,竟撕毁盟约,背地里图谋荆州。
三、荆州属郡守将傅士仁 、糜芳靠裙带关系被刘备委以重任 , 没想到竟会背汉投吴。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 曹操派大将于禁, 庞德率领精锐部队七军驰援樊城。八月秋雨狂泻 , 长江暴涨关羽决堤水淹七军 , 活擒于禁, 庞德。关羽因之名震华夏 ,整个蜀汉全国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
但曹操不是被打怕的。他日夜同司马懿、刘晔、蒋济、桓阶等心腹谋士分析“敌情“,商量对策,不断调动精锐的部队及猛将增援樊城。
第一批于禁、庞德等率领的七军虽然失败了,但还有第二批徐晃的精兵,第三批徐商、吕建的部队,第四批殷署、朱盖的十二营 。最后,曹操把他手中最精锐的王牌军,张辽率领的部队从合肥前线调来增援樊城。
这还不够,曹操为了保障取得压倒性优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关羽,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
五路大军合围,此时的关羽早已陷入了铁桶阵,在劫难逃。
为了对付关羽,曹操可是实行了全国总动员,阵势之大,兵力之强,可谓鬼神皆惊。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自然没有采取任何军事部署驰援关羽。
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出兵樊城时,仅有区区三万人,还要留一半兵力防守荆州。
关羽在面对开局“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大好开局下,很快处于绝对的劣势,
他仅以一万余众鏖战曹操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打的极为惨烈。
在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的情况下,关羽只有“屡召刘封、孟达,令发兵相助” ,但是此二人无动于衷。
刘封、孟达都不是傻子,深知关羽在蜀国政治集团的分量,也知道违抗军令的后果,如果刘备、诸葛亮对他们下达了驰援关羽的军令,他们敢不去吗?
无独有偶,镇守公安、江陵的傅士仁、糜芳也公然违抗顶头上司关羽的军令,不仅拒绝派遣部队,连支援前线的粮食也给断了。坏到这个地步,是谁借给他们的胆子?
在关羽威胁“待吾归来斩汝! ”二人还是那态度:“你杀了我也不出兵”。他们冒着被关羽杀头的危险也不执行他的军令,又哪来的胆量和底气?
只有一种解释,他们接到了更高上层的不许出兵的军事指令。
无奈之下的关羽,只好调动看守老家荆州的部队增援樊城,此时的樊城彻底空虚了。
更加悲剧的是,趁火打劫的孙权下令偷袭荆州,关羽连大本营都丢了。
历史上都说关羽是大意失荆州。须知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虽然算不上足智多谋,
但也并非是一勇之夫,他能不知道顾此失彼的道理?不是到了万般无奈的地步,怎会从荆州抽兵造成城防空虚?
就这场战役本身而言,荆州丢失,这并非关羽的错。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二十四年7月,结束于同年的12月底,战役历时半年。战役的转折点是在10月,即东吴背盟、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
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12月。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兵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按照一般的军事常识,樊城之战这么大的军事战役,魏蜀吴三方的军事高层都会把全部注意力和焦点集中于这个战场,甚至会焦虑的睡不着觉。
可这么长的时间内,唯独蜀汉的成都方面没有任何动静。
关羽是执行军令的将领,他难道不会安排快马随时把战况向成都禀报?这场战役打了半年,为何关羽和最高统帅部完全失去了联络?
如果是说,成都距离樊城遥远,道路艰险,刘备来不及救关羽。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果刘备发兵去救关羽,即使已经来不及,好歹也算尽了“人谋”。
但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字片语涉及到过刘备、诸葛亮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
为什么会这样呢,回到先前的那句话“心照不宣,视而不见”。
关羽戎马一生,在最光辉的军事生涯急转直下,最后竟死在孙权手下的小将马忠之手。
一代英雄谢幕,留下了一曲历史悲歌。
五、欲盖弥彰的真相
关羽阵亡的真相,并非所有的人都看不出来。
房陵太守孟达看到了“借刀杀人计”,他更看清的一个事实是,有人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然后要把责任转嫁到自己头上。孟达为了活命,抢先率部五千投降了曹魏。
孟达在逃跑之前曾致书刘备,这封信颇有意味:
“今王朝以兴 , 英俊鳞集, 臣内无辅佐之器, 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 , 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 , 浮于五湖 ; 咎犯谢罪, 逡巡于河上。……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 , 子胥至忠见诛于君, 蒙括拓境而被大刑, 乐毅破齐而遭谗佞 , 臣每读其书, 未尝不慷慨流涕, 而亲为其事, 益以伤绝 。 …… ”
什么意思呢?
表面上是说,孟达把关羽死亡的罪责归罪到自己身上,是由于害怕而“获罪自放于外”。
其弦外之音是控诉刘备背信弃义 , 猜疑生性, 滥杀功臣。在文中, 他列举范蠡, 伍子胥, 乐毅, 蒙括, 申生悲惨遭遇, 隐约暗示关羽的命运 。
是他看到了事实,彻底感到寒心,他不想“飞鸟尽 , 走狗烹” 的惨剧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才像范蠡一样,知微见著托故外走。
孟达投降了曹魏之后,不想还没回过味来的刘封也跟着受害,就给刘封写了一封劝降信。
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 , 疑生于外矣 , 虑定则心固, 疑生则心惧, 乱祸之兴作, 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私怨人情, 不能不见 , 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 。今足下在远 , 尚可假息一时, 若大军遂进 , 足下失据而还, 窃相为危之 。昔微子去殷 , 智果别族, 违难背祸 , 犹皆如斯。
孟达在致刘封的劝降信中 , 对刘备的猜疑有更明显的批评。
并且告诫刘封:如今你领兵在外,尚可暂时安稳,如果我们大兵推进,你失去根据地而回到朝中,你就会很危险。
但刘封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又自认为是刘备的干儿子,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
“(刘)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孟)达,又不救(关)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
刘封一回到成都,诸葛亮就怂恿刘备把他斩杀了,并且把不救关羽的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刘备死了之后,川蜀名士廖立、彭羕也都指责过,关羽的死过失在于先主刘备,但都被诸葛亮打压。
六、历史没有亏待关羽
关羽死后三百多年的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者大师,点化关羽,使关羽由冤死的厉鬼而成了皈依佛门的护法神。
中唐时期, 关羽踏进朝廷庙堂,作为中国第一位武圣人姜尚从祀, 享用皇家的香火。 这时候的关羽,手里多了一本《春秋》。
从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敕封关羽为祟宁真君之后,徽宗更是先后三次追封, 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以关羽的 “义勇” 激励宋军忠勇救主。
万历时又数度晋封,关羽升至帝位。
到明末,关羽取代姜太公,做了中国的第二任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一起,充当儒家仁义礼智信美德的完美形象。
而如今,“ 关公庙貌遍天下, 五州无处不焚香”,武圣人关羽受各行各业的人膜拜。
历代的帝王为何如此高抬关羽,或许只有他们更懂,他们更需要关羽这样的臣子,打江山的时候,我可以把你当兄弟。
一旦自己做了帝王之后,曾经的兄弟你就夹着尾巴给我做臣子。但我想杀你,也是没商量。
关羽死亡的真相,或许这些帝王都知道,因为自古帝王之术都是相通的。
正应了那句话:帅才不及帝王术,兵书不如圣召书!
本篇关羽之死的解读,你可以当作戏说。而真相,则永远尘封在历史的云烟当中。
网友评论
刘备伐吴,是早有野心,顺便成就重兄弟情义的美名。只不过他没有预料到会失败的那么惨。
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三国题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很棒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