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皇帝性格懦弱,不适合做中兴的雄主。
退一步来说,就算他很优秀,能优秀的过崇祯皇帝么,南明的灭亡已是不可逆转。
优势再大,兵力再多,疆域再大,最终都打不过清廷不到十万的满八旗。
上一节说到孙可望把永历皇帝贬的一文不值,自己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
手下谋臣也谏言,何不学朱元璋。
朱元璋起步的时候是龙凤政权的麾下大将,后来朱元璋势力做大做强,把韩林儿接到靠近南京的滁州,最终夺取政权。
可惜,此一时彼一时,朱元璋是新兴力量,而此时的南明已经是日薄西山。
可是孙可望的夺权行动却没有成功。
因为永历皇帝得到了张献忠另外两位义子的支持,李定国和刘文秀。
在张的四个义子中,李定国的战功最大,李定国出兵广西和湖南,和清军展开激烈的竞争。击杀或逼死两位清廷亲王,一个是堪尼,另外一个是孔有德。
自从清军入关,还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挫折。
一时声势大振。
但是此次内乱,却打断了这种良好的势头。
李定国的战功太大,引起了孙可望的忌惮。
二人本身就有不小的矛盾。
李定国和刘文秀率领大军前往贵州安龙去接永历皇帝,并且将其送到昆明。
孙可望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可以说,永历皇帝和李定国对于孙可望已是仁至义尽。主动放孙可望回贵州,并且放了其妻儿。
回到了贵州老巢,孙可望拥兵二十万,于是亲率十四万军队又杀回昆明。
内战又爆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