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上穷碧落下黄泉 我也要寻到你
明崇祯十六年冬天,这年的冬天奇冷,野外也特别冷清,驿站小二正偷偷打盹,忽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铺天盖地的扬尘就扑了他一脸。小二骂骂咧咧的站了起来,正待发作却又被从马背上下来的人晃了心神。只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这可不是一个女扮男装的美娇娘嘛!仔细琢磨那面貌,到还有点眼熟。店小二内心腹诽着,表面上热情的迎了上去招待客人。
"来碗茶便可"。女子淡然的说到。店小二忙不迭的取来了茶,端到桌上时才发现女子始终用手摩挲着大拇指上的一个扳指。只见那扳指以黄翡雕琢成漓龙之状,活灵活现,通体透露出不菲的样子。猛的店小二反应过来此人的真实身份!那就是当年名震一时的名妓苏苏,有人称赞她,说"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情之忠贞,当属天下第一。"
要说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得追溯到五年前。那是崇祯十一年初冬,丞相之子唐玉亭受圣上之命,前往杭州调查太守受贿草菅人命一案。他扮作游手好闲的富家弟子整日荡舟闲游,想法接近各大地方官员,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妓李三娘家中。当时恰逢苏苏也客居杭州,是李三娘门上的常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了客厅里。唐玉亭无意中发现了那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陌上花开缓缓归,马蹄留香双双对。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苏小烃不由得击节称赞。
善解人意的李三娘看在眼中,心领神会,第二天便以个人名义邀请了苏苏泛舟。唐玉亭见了玦苏苏后,立即生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更何况这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诗情,着实令人感叹。苏苏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是与唐玉亭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于是,西湖上荡漾起两人的笑声。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
三个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唐玉亭自觉对苏苏情根深种,便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全盘托出。他的一片深情,让苏苏感动不已。她虽历经情场,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男人们爱的不过是她那副皮囊,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而唐玉亭的那份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的多,那种深切的相知相感又是多么罕见。唐玉亭褪下手中的扳指,说:"此乃吾皇所赐,一是表达他对我的看重,二是调动兵马的信物。我现在把这个交给你,你且待我完成任务,回京向父母禀报要迎娶你的消息。以此为聘,天地为证。"
感念之余,苏苏决定在保守秘密的同时,凭借自己的名妓身份深入各大官员府中,探得玄机,助唐玉亭一臂之力。正在事情取得进展时,名妓李三娘投靠太守,将自己偷偷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太守。太守一不做二不休,决定灭两人之口。于是派了暗卫追杀他们。唐玉亭为了掩护苏苏,故意吸引了暗卫们的追杀,最后坠入河中,尸骨无踪。苏苏揣着扳指,一路打听,跌跌撞撞的到达了京城丞相府中,以扳指为信物,把太守的罪证成功上交。丞相及夫人虽对于爱子的牺牲倍感伤痛,同时又为苏苏的坚韧所折服。于是以义女之名收留了她,苏苏却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她坚信唐玉亭尚在人世,决定一路南下寻找他的踪迹。丞相不忍灭绝其希望,只能放任她四处漂泊,遍觅爱子踪迹。为了让她的寻找之路更加便捷,于是传令给所有的驿站,凡是看到带有扳指者,必须恭敬待之。
"多谢!"苏苏将茶慢慢啜尽,毅然起身离去。店小二这才如梦惊醒,赶忙把喂好了的马牵了过来。苏苏一跃而上,驾马离去。道路上的灰尘又一次扬起,女子瘦弱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只有那尚有残温的茶杯,彰显着她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