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11】(主题文)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开学的时间。
“开学”一词,于老师心中,就是一个工作流程;于学生而言,则是两极:有的学生盼望早日和要好的伙伴相聚,一同游玩,一同学习。有的学生则玩过了头,拼命赶作业,甚至在某些地方填写神仙数作答案,以期报名时浑水摸鱼。
我的感受中,去年的开学令人抓狂,令人难受。
当然,这无关备课,更无关学生作业辅导。它与“新冠”有关。
按以往的惯例,春节假七天后就会回辅导机构。过年后陆续回来的学生,我们要辅导检查寒假作业。可此时,上面发布了通告:鉴于“新冠”疫情严重,学生开学时间延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任何课外机构,不得擅自补课。
二月的日子,天天闲在家里,无聊中又无法走动。只能天天守着电视,留意大江南北的疫情数据,今天增加了多少患者,死亡了多少人,出院了多少人。所有的事情中,这成了核心中的核心。有时提心吊胆,有时暗自欣慰。春未暖,花未开,只能守在炉边,看看诗歌、小说,或敲敲键盘,写几篇文章。
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二月,三月份还不能出门。这日子让人闲得抓狂了。
许多地方没有开工上班的通知;重庆没有开学的通告(只让学校老师们给学生上网课)。每天牵挂机构里的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的家长也憋不住了,打电话过来,希望早点参加辅导。我也只有无可奈何地回答:没有解禁的通知,谁也不敢越界。
继续苦熬,继续等待。好在,我可以看看书,可以写写文字,这就大大拓宽了我的时空,我可以在文字的空间中暂时忘记“新冠”带来的困惑,可以在文字的基石上构筑自己的世界。
终于熬到四月,各地的人员流动开始松动。
学生虽然可上网课,可学校线下开学仍然遥遥无期;辅导机构自然压力重重。
我在犹豫中观望,在观望中思索:这学期都过了两个月了,学生们只是在家上网课。学生不能在线下学习,自己的机构该何去何从呢?
经过痛苦的权衡,我下决心停办。回了主城,联系房东,将办学的房子退了。房东倒是很热情,说如果继续办学,他可以给我免掉一个月房租。但现实太残酷,我不能感情用事。继续耗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所以我婉拒了房东的好意。
我了解到,城里像我这种中小辅导机构,停办了半数以上——到今天,课外辅导机构更少了——这是后话。当时恰好江北的一家辅导机构来了电话,这是一家平时就有联系的机构,我在那里做语文兼职教师。校长告诉我,让我过去给学生上课。
他们,是悄悄给学生上课,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有点偷偷摸摸的。
后来我通过网络,找到了一家需要全职教师的机构。
我调整了心态,将自己从办学者变成了一个“打工仔”。
还是偷偷摸摸的。改学生的网课作业,上一对一辅导课,都得小心谨慎。
有次校长让老师们发资料,有位教师在楼层里发完资料,下楼后,准备出小区门,结果被保安看出违规的“端倪”,逮着她不让走。好说歹说,连校长都去公关了,最后才总算放行。
直到四月下旬,重庆才宣布学校正式开学。
学生们的天空这才变得明亮起来。
而此时,大好的春光,已经在人们惶惶不安中,在人们无奈的期待中,流逝过半。
于我自己,经历了抓狂的折磨,也失去了很多。
痛苦是难免的,但生活还得继续。
忘不了,2020年春的开学的经历。
这里没有故事,有的,只是刻骨铭心的“新冠”和人生的煎熬。
齐帆齐微课第6期28天第(11)篇累计(1280)字 共计(2017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