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听书,我是这么想的

作者: 瑶光Asterisk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18:53 被阅读4次

今年生日的时候,家母不知道从哪个平台看到一套节目,对,就是听书的那种节目,一百本书,每本书用二十分钟讲完,99元。

可能是受到了文案的煽动,她决定要把这套节目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一个激灵,连忙拒绝了。

有关听书,我是这么想的

我拒绝她的理由,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我讨厌别人把嚼过一遍的东西吐给我吃。”的确如此,虽然有些麻烦,但我还是会每两周去一趟图书馆。有些书图书馆没有,就从网上买。实体书太贵买不起,就买电子书。

我喜欢翻实体书的感觉,也乐得抱着手机翻书看——边看边做笔记,唯独听书这种性质的所谓“高效阅读”,我难以接受。当然,我并不是从来没体验过就信口开河说它不好。在拒绝它之前,我听了半年。也就是因为这半年的经历,让我对它意见很大,我在思考一番后,还是毅然回到了亲自阅读的这种方式中来。

的确,听书这种方式,无论是看文案介绍也好,还是听节目本身也好,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效。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了解一整本书的精华,听上去真的是意见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关于二十分钟能了解一本书,似乎也有理论支持,嘛,就是我们常听的“二八定律”。

有关听书,我是这么想的

可是,关于“用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解一本书的精华”这种事,的确让人不敢苟同。书的魅力不是在于它那干巴巴的道理上,我们不需要这些书的作者来教我们做人——在社会上每天经历的一切已经足够教我们做人了。就像那图片上说的“从不同角度去证明核心观点”,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从多角度看问题、站在不同立场思考的能力,可是最重要的这一部分,却被当做是“无用的80%”而抛弃。

别人二十分钟讲解的,只是他们眼中的这本书,而这些并不属于你。当我们懒到不想动脑的时候,脑子就会被别人的思想带走。当我们不愿意自主思考时,定义某本书的权利就都在拆书人手里。原本可以在你手中有无限可能性和想象力的书籍,遗憾地变成了一声“不过如此”的叹息。唉,无论何时,失去判断都是最可怕的。 特别是有人打包几十本听书音频一起卖给你,并告诉你读这些书就够了,如果你会相信并因此买单,请小心,你有可能不仅仅交了智商税,还会让自己的选择变少,眼界变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相同的书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将赋予它意义的权利给到别人手中,真的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么?

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拆书人本身水准很低,那就会拉低你对这本书的印象,也许佳作就在这种情况下和你错过。我曾听人拆解过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讲得很差,让我对这本书没了好印象。不过庆幸自己对《解忧杂货店》和《时生》的印象很好,所以抱着好奇的心情去看此书。得之甚幸,至今我仍觉得《白夜行》才是东野文学最宝贵的那颗明珠——如此佳作,差点因为一个拆书人而不可结缘,实在危险。

此外,我们都是在何种场合下听书呢?在地铁上、公交上、走在路上的时候?还是做家务、吃饭、小憩的时候呢?因为听书所需要的只是耳朵,我已与此同时可以做很多其他事,难免分心。我曾经会在上下班的路上听,一天听两本,觉得真是自己了不起,可是,转过天来,我几乎什么都没有记住,残留的只剩下一种说不明的满足和优越感,气若游丝地支撑着我,完成第二天如此的例行公事。只是因为听过了,于是就有一种“已经学习了”的自我安慰,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以上这些,是我经历了半年听书以后的总结。我庆幸及时回到自己阅读的模式。关于为何要自己读书,我做如下想法:

阅读可以让我在这一片尘嚣中沉静下来,彼时彼刻,我能看到的不是眼前令人焦虑的一切琐碎,而是蒙尘许久的想象力和生命的可能性。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苦闷或无聊,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灵魂的居所。也许,某本书的某一篇章,会在某日与你不期而遇,而此番邂逅,将改写你的人生轨迹,这是如此美妙。

自主阅读能让我独立思考。我不是拆书人,但作为拆书人而言,一定也是要自己把书读一遍,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写拆书稿的。而我们也应该自己思考来完成阅读。自己读书,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去看书中的世界,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成为那个独一无二,有独立思想的自己。那些闪闪发光的人,都在坚定地按自己的方式生存啊。

作为曾经听过书的人,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选择听书。因为忙着生存,无暇顾及学习,却又因此产生了焦虑。听书也许可以帮助你麻醉焦虑感,但的确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听过以后,该不会的你还是不会,该想不通的还是想不通,该苦恼你还是会苦恼。原因很简单:别人解读的书,无法让你自我归因。别人的思想,无法装到你那颗已经千疮百孔的心里。

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快了,我们也跟着越来越快,而焦虑就来自于“跟不上”,于是,大家想用速成的方法,渴望用短短几周的时间就阅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以此来获得充实感和知识,的确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请你仔细想一想,你所获得的,到底是充实感,还是抚平你焦虑的麻醉剂呢?好好读书吧,翻一翻那些已经在书架上落灰多年的、曾经最喜爱的书籍,在这个焦虑的年岁里,慢慢看一本书。可能你用一个月才能看完一本小说,半年才能看完一本专著,但是,总好过自己在焦虑中匆匆走过——除了耳畔已经变成无效电波的拆书音频之声之外——所获无几得好。

相关文章

  • 有关听书,我是这么想的

    今年生日的时候,家母不知道从哪个平台看到一套节目,对,就是听书的那种节目,一百本书,每本书用二十分钟讲完,99元。...

  • 我是这么想的

    我喜欢的姑娘 她

  • 我是这么想的

    你还好么? 你辛苦了,真的辛苦了。 这是我想对自己说的话。 我怕自己会忍不住哭泣,我一直在红着眼眶,泪水总是在鼻尖...

  • 我是这么想的

    嗯,真的这样想 因为没谈过恋爱,所以对爱情非常向往,可是看看周边的人,有恩爱的,有吵架的,有离异的,有搭伙过日子的...

  • 我,是这么想的

    最近好像总是想的多做的少,哦不,是一直都这样,可能因为自己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性格吧,但越长大越发现时间太快,...

  • “我是这么想的”

    今天梁老师以三个不同的故事带出了一个有趣,有意思的观点:我说的是真的,你相信就好,我没有说谎,至少,我是这样想的。...

  • 有关听书

    喜马拉雅有很多资源,我一般会选择偏文艺点的,目前在喜玛听过的,有纯爱言情类、推理类、文学类、鸡汤类的小说。余思的《...

  • 前言

    山药岭是个地方,听上去很像是和药材有关或者和武林有关?是的,几年前的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写在草稿本子上的。...

  • 富有&习惯20220117

    听书《富有的习惯》。仅看书名,是不是感觉应该跟金钱的实现有关,我也是这么觉得。实际上,作者着重讲的是习惯,富有也不...

  • 关于恐惧,我是这么想的

    恐惧,是一种刻印在基因深处的能力,一种本能。 面对一条蛇,甭管是它是不是一条毒蛇,几万年的基因遗传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关听书,我是这么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sm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