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作者: 真空妙有无量寿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9:58 被阅读43次

有一种说法,启功书法是"馆阁体″,不值得学。

其实這已不是新问题了。四十余年来,几近半个世纪,中国书协成立后,启功先生继舒同为第二任主席,当时此说便已露面。

当然,以先生之阅历修养,观此风之来路,"门儿清"。当时曾见过先生谐谑味很浓的一首打油诗,什么"无有功,实有过","字不新,号馆阁“,云云,直以谢罪的口吻出之,原文记不清了。说实在的,這些老人,经过文革,对国人之习性,"斗丶批丶改″之余烈,是再清楚不过。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当此之时,已非过往,无非争名利,非关于政治。对立面再強势,也不至于公开批斗了。先生之打油诗,虽然亦当有所针对,也只是调侃而已。不伤别人,只损自己。玩的仍是启功幽默。

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黑馆阁体,仍是文革"破四旧"的遗风余孽。以之殃及启功书法,应属"莫须有″。但从争斗的需要来说,也实是沒办法的办法。不管合头不合头,一顶黑帽扣上去,先弄个不清不渾扰乱视听的效果。真的,贬低启功的字,在当时还不如现在容易。现在的新观点,新词语,一罗列就一大篇。可以从多角度论证启功书法的不合时宜。称館阁体也好,台阁体也好,那是科举时代,士子们的专长,那个时代的需要产生的一种有特定要求的实用书体。既便同一种书体,出于不同的个人之手,也会千差万别。但是,那个时代的三元会考试卷,任取一份过来,就书写水平说,今人也不具乱喷的资格。既便是"馆阁体″,也不能说不值一学。更何况,"馆阁体″与启功书法扯不上关系。就启功先生的学问修养,艺术才气,个人性情,特别是已远去了科举的时代,启功何以能固守"台阁″字体?

若对启功书法有所评价认识,我认为,排队论一二,论高低,不论是与古人比,与今人比,还有什么放到民国时期去比,都有些弱智游戏的性质。换言之,"不科学"。

特别是若把书法当艺术,艺术是个性化的东西,只有观赏感受,不可能有量化的尺度。类比也是个大体范围,圈个圈子而已。如果囿于权威人物的臧否,政治观点的好恶,也仅是一时一地之作用而已。评定文化艺术的成就,是历史过程的大浪淘沙。因此启功书法的定位评论,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话题。

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现在完全可从启功书法面世的艺术影响效果去推论一些问题。

一,启功书法在社会接受面上,其被承认度之大,是同时期书家中没人可比的。其"雅俗共赏"之风格,是几近于独一无二的。

二,其书体的独特风格面目,不必描述,有目共睹。除不习篆隶,少作擘窠大字榜书(趣味喜好原因)外,真行草,各体皆精,大小咸宜,不能说不全面。

三,创新独到,自成一家法。启功书法的自家面目是很鲜明强烈的,其传统渊源也是很清晰的。這是目前尚无人可及的成就之亮点。入古而出古,不袭旧面目,不染流风气。对比今天大喊改革创新者,鼓努为力,标置错乱,自甘丑陋者,何可同日而语哉!

启功书法的创立,也是敢于与传统挑战的。先生否定赵孟俯"用笔为上"的原则,强调"结体″的重要。先生的实践证明了他的成功。一是精炼简化了传统用笔习性,消减了"变起伏于锋杪,殊衄挫于毫芒"的微观变化。因此也引出了"启功竖杆"的讥诮。二是固定了结字形体的黄金律。這两个革新成果,是造就启功体的关键。

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启功体有受大众追捧的趣味魅力,多年来直接操笔学习者,大有人在,所谓可乱真者也不在少数。至于说启功体值不值得学,有待分析。如因其是"馆阁体″就不值得学的话,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但除此之外是不是就值得学或者不值得学呢?不论立足于何种角度,笔者认为,都不具备绝对性,不应是一概而论的问题。

如愚之见,应以自己艺术追求的志趣目的性来决定。本人实践体会,学习启功体上手易,见效快,但是面目难脱。然而也自有其乐!本人是一个不固守一路的杂家。艺术观点上认为,再高超的手段,也不能避却单一面目的尴尬。艺术路上有多种尝试,能专精,也能多擅,岂不更好?

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馆阁体与学习启功书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xz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