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壹品创联·联盟精选作品
14-2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14-2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23-02-26 22:27 被阅读0次

 14-2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出自第14章,意思是说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物体的形象,就是叫做恍惚。

空气是无状之状,磁场是无物之象;引力是无感之力,规律是无形之法。高级的,真正的和决定的事物通常是无状,无形和无物的;因为它们都是隐蔽的,暗藏的和内在的。大道无形却生万物 ,空气无状却养众生,引力无感却构建星系,命运无象却决定人生。

它们令凡人恍惚,混沌和迷惘,却使高人痴迷,热爱和追溯。庸人喜欢实在具体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和票子,圣贤追求玄妙抽象的东西,比如逻辑,道理和规律。大千世界,千姿百态,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人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是具体的实物和形态,都是虚拟的假象,而感悟的,理解的和洞察的都是抽象的本质和道理。都是真实的本质;都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太阳东升西落是现象,背后的原理是地球的自转,全年春夏秋冬是变化,背后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看到的是具象,背后的是抽象。人们贫富贵贱是现象,背后的是观念的指导,生活波澜起伏是现象,背后的是命运的作用。凡人畏果,高人惧因;蠢人要结果,智者用办法;方法不对,碰巧收益,最终也会赔光;思路正确,偶有损失,最终也会大赢;好方法源于对本质的洞察,对思路取自对原理的了解。道论就是探求本质的思想,哲学就是追溯源泉的理论。老子,李嘉图和爱因斯坦都是研究原理和本质的,也是创立思想和理论的,更是指引方向和未来的;所以是高人,大师和圣贤。学会了他们的思想,实践了他们的理论。通常非富即贵,大多不俗非凡。

观察社会不要看局面,而要看制度,更要看观念。观察企业不要看现状,而要看要素,更要看宗旨,苏联看似强大和威武,但是它的观念是主观唯心,所以崩溃是必然的;马斯克起初麻烦和亏损,但是他的观念是第一性原理,所以成功是可能的。不要听他说什么,游牧民族必然消亡,采猎部落必然灭亡,原因就是这种生活的方式的本质就是依靠偶然性,掠夺性和随意性;商品社会必然繁荣,市场经济必然发达,原因就是这种社会模式的本质就是凭借流动性,交换性和互补性。动物都是随意性,人类强调协作性。随意性都是自是,自恃和自我的主观唯心观念造成的,协作性则是平等,公正和自由的客观唯物观念养成的。随意性带来的收益是偶然的,造成的亏损是是必然的,因为道生万物,欲死一切。协作性出现的亏损是正常的,带来的收益是长久的。

客观唯物主义就是信奉天理大道,尊重自然规律;依据外界的能力,条件和环境,开展沟通,交流和协作;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树立理想抱负,强调自己愿望,凭借内心的诉求,愿望和理想,进行争夺,获取和占有。大道,规律和环境都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诉求,愿望和理想都是目标明确,形象具体。依靠无状之状的道理和智慧可以从胜利走向辉煌;凭借具体明确的财富和地位拥有变成失去。

相关文章

  • 恍惚之多解,多解之困惑——学《道德经》(五)

    怎么理解“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摘自《道德经·第十四章》) 白云先生认为,这是去形质化、去感知化、...

  • 解读《道德经》之14-1:无状无物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梳理天下大事,这里是《学道悟道》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出自《...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十四章(3)

    原文: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译文: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解释:...

  • 习书日课(2019-01-25)

    心不静,别指望写好啊,有点抓狂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道德经》第十四章2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一节 【原文】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②,...

  • 欲解老子真义,须读韩非解老(2)

    老子书中有几处“象”的语句: 大象无形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执大象,天下往。 我们来看老...

  • 14-3 是谓无状之无物之像

    14-3 "是谓无状之无物之像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出自《道德经》...

  • 道德经1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昧黾黾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 无状之状

    学习《道德经》第十四章:无状之状。 个人理解及其感悟: 世间万物,即使看不见,摸不着,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自生规律,...

  • 《道德经》讲记——是谓无状之状

    象这个东西,只有进入它,才会晓得所谓的“无状之状”是怎么回事,光听描述是不行的。 进入它也有两种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4-2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oc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