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65)

作者: 林木成荫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7:51 被阅读238次

                        第二部

第六十章

            玉米熟了,林新成组亩产超千斤

            人们乐了,小青年们抬起林新成

                            4

朱书记表态以后,林庆祥对林新成说:“新成,没有你的事了,你回玉米地吧。"

林新成正要走,朱书记又说:“你可一定把我让你写的三份材料写好。"

林新成说:“朱书记,你成放心了。"说过钻进了玉米地。

朱书记又对几个干部说:“社员们都忙着掰棒子哩,我们几个进里边也看看吧。"

几个干部都说可以,便跟着朱书记走进了玉米地。

玉米田里一片欢声笑语,社员们兴致勃勃的掰着玉米棒,“喀叭喀吧"的响声象放鞭炮一样,人群过去留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棒子。干部们顺着一趟子棒子堆往前走,越看越高兴,这棒子大还不说,竟然没有象往年那样,棒子头上积滿了虫屎,都是干净的很。他们时不时的拿起一个棒子剥开看看,玉米籽都顶头顶脑的。他们是边走边看边赞叹,只有李朝阳脸色搭拉着,刚才在地头,林庆祥和他抬杠,以及后来林新成的插杠,让他很是生气,最后朱书记表态还同意了林新成说的,这让他气上加火又没法说。他真没有想到,一提让二队多卖余粮,一向很顺利的林庆祥,竟然给他了一个球打脸,虽然林庆祥没有承认听了谁的话,但可以想到,肯定是林新成这小子给他出了点子打了气。他对林新成的气又增大了。

看来,二队的人今非昔比了。

几个干部正往前走着,玉米棵里传来一个男人的说话声:“黑狗嫂子,你看这玉米棒子,又粗又长又光油,你拿着象不象驴球?"

“瞎胡罗啥,这是吃的东西,咋能和那东西比。"一个女人的声音,也可能就是那个被称为黑狗嫂子的女人说的。

“你以为那东西没人吃呀,听说男人吃了驴球牛鞭,那个旗杆立的可有劲了,增加力度,延长时间。"还是那个男人的声音。

“那你就买着吃吧,吃了白天你给大队当旗杆,夜里给你老婆干事增加力度延长时间。"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

“你这个女人也真是,咋往我身上扯起来了。"另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用问,这应是那个男人的老婆。

“看你男人呀,干着活嘴里还不干不净的乱扯,叫个粪箩头也不亏。"被称作黑狗嫂子的女人说。

那个叫粪箩头的男人笑了笑说:“人家都说,李朝阳的脸,整天搭拉着象驴球摔过一样,今天我看见他也笑了。"

黑狗嫂子说:“看见咱的玉米长这样好,就是看见驴上树不会笑的人也会笑,别差着李朝阳了。"

那个粪箩头说:“那真是。"

听见这一男一女的对话,几个干部都想笑但又不敢笑,因为李朝阳就跟着他们一块儿哩,而李朝阳,此时的脸还真如驴球摔过一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而心里可记住了这个粪箩头了,日你娘,我瞅着机会了,非摆治摆治你不行。

他们又继续往前走,从另一个方向又传来了两个男人的对话声,一个说:“今天大队的两个人头也跟着来了,看到咱的玉米长这么好,不知道又想尿啥龟孙泡。"

另一个接道:“常言说,官来三分灾。大队这些干部来,还不是掂着喇叭下乡,没事找事,不是怕咱私分瞒产,就是看收成好了叫多卖余粮。"

第一个人说:“大队这些干部都是长个巴结上面的脸,为了争名誉,也不管咱社员的死活。咱社员辛辛苦苦干了一季子多打点粮食,他们嘴皮子一张,多卖余粮,你就得卖,你不卖,就批判。拿咱的血汗去争他们的先进。"

另一个人接:“争了这么多年争上了吗?我看李朝阳是想先进想疯了。拿个比方,就象那黄鼠狼想蹦大象,那种好事是牠能实现的吗,也不想想自己的个子有恁高没?自己的家伙有恁大没?硬往上蹦,不是滴溜死,也是被大象夾死。就按他那个领导方法,咱大队到猴年马月也得不上先进,受不了表扬。"

又有一个人接道:“今年中了,咱队让林新成这么一搞,全队单产量就会过江,肯定得当上先进了,带着大队也光荣。"

第一个人说:“咱队长吧,也不知道怕李朝阳的啥,比比他们八队,咱年年多交余粮。今年粮食丰收了,大队还会加码,不知道老队长敢顶不敢顶.?"

几个干部听了,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林庆祥觉得社员们这样在不知道干部就在里边的情况下,说点子不知轻重的话,让他很没有面子,他必须制止一下,并想法告诉他们,干部们就在他们后边,于是就大声说道:“都听好了,干着活别胡喀叭乱喀叭的。再胡扯八道扣你们的工分。"

几个说话的人听到老队长的吆喝,都停住掰棒子听了听,又听见林庆祥队长大声说道:“朱书记李支书,你们别再转悠了,这里边热。社员们也不知道你们在地里,胡说八说的,你们听见了也不好。你们走了,我一定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嘴上没有把门的不中。李支书,你千万別放在心上,大人大量,宰相肚里能行船。"

“我的妈呀,没有想到干部会在里边,这一回非倒大霉不中。"

几个说话的人心里害怕起来。

又听见朱书记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谁没个背言的话。今天我们是听到了,没有听到的呢?要是因为这生气,不值得。"

其实,李朝阳心里还真气的不轻。他的脸一直沒有放下来,没有想到,社员背地里会这样议论他,可见社员心里对他是有多大的不滿意。

赵少富的脸上没有表情,但心里好笑。

朱书记也确实觉得再转下去,怕听到还有人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使李朝阳更难看,文化大革命后,农村出现了不少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便听从了林庆祥的建议,领着几个干部从另一趟子玉米堆前返回去。刚好,会计林新举正领着几个年轻人在这一趟子过秤。林新举忙站起来说:“你们几个都来了,你们验一下子秤吧,我保证在秤上没有使点子。"

林新举的话验证了刚才有人说的话。他们都把这几个干部当成来监视他们的了。过去,由于大队规定,不准社员分的口粮超过规定的数,生产队又想给社员多分,就往往在过秤时使点子。不是在秤锤上掛个铁圈子或在下面糊一块胶泥,就是把盛东西的大篮子多除二三十斤。大队干部为了防止各生产队这样干,常常用偷袭的办法进行检查,发现以后,轻者批评,重者以多分瞞产进行批斗,甚至报到公安上拘留。生产队为了防止大队干部偷袭,也会派出人在路上放哨,发现大队干部来了,按约好的暗号报信。生产队与大队干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敌对关系。由于有这种情况,生产队的产量,应该上纲的,也上不了纲了。

朱书记听了林新举的话,苦笑了一下说:“你们误解了,我们不是监视你们的,我们是到里边随便走走看看。你们的玉米长这么好,我们都高兴。再说,你们给林新成林志强定的有产量指标和奖励办法,你们在秤上使点子,他们两个也不愿意。我们对你们绝对放心。"

有一个社员说:“以前,大队干部经常偷袭来验秤。"

朱书记说:“以后大队不再这样搞了,只要完成上交任务,剩下的东西,你们生产队想怎样分就怎样分。"

听了朱书记这样说,林新举道:“要是这个样子,生产队还会出现私分瞞产现象吗?产量也真实了。谁不怕挨批斗?为什么生产队干部冒着挨批斗的危险还搞私分瞞产,都是大队对分东西卡的太死逼的了。"

朱书记从听到的社员的说话中,知道了生产队的社员为什么对大队干部的到来不欢迎的真实原因了。大队干部不是关心的群众利盖,而是触及和损害他们的利益的。再呆下去也没有必要了,必须马上离开,省得他们不放心。于是他对林庆祥说:“林队长,我们走吧,你告诉社员们,你们的公粮夏季已经全部完成了,秋季余粮你们卖着时,往年卖多少,今年还卖多少,不用多卖。集体储备可以多留点,以利收回今年的投资和明年的再生产,其余的全部分给社员群众,上不封顶,一千斤也行,两千斤也行。"

然后又对李朝阳说:“卖余粮工作开展时,各队还按往年的数,不要鞭打快牛,为了争名誉争先进,给二队加码子,挫伤他们刚调动起来的科学种田的积极性。让其他队也看一看,还是谁家搞的好了,谁家分的东西多。"

李朝阳很不情愿的说:“好吧。"

林庆祥接道:“朱书记,我们既然说了,余粮卖到去年的两倍八千斤,我们还卖八千斤。说话绝对算数。"

朱书记笑着说:“卖多少,按你们自己的心愿。"说过,领着另外三个干部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平凡人生曲折路(2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u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