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饭后,两个娃各推着两张小椅子满客厅地跑,奶奶、爸爸和妈妈在旁边傻乐地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妹妹,那些笨拙的动作时不时引来大家的欢笑声。
累了,妹妹拿起桌边早就装好的椰奶,刚要喝,见哥哥向她走来。她立刻把奶给妈妈,然后“啊啊”叫着朝饭桌蹒跚而去——去找哥哥放在饭桌上的奶。
妈妈笑着上前,把桌上的奶递给哥哥。突然,整瓶奶砰地一声落地,瓶里的奶一涌而出。妈妈哦地叫了一声,赶紧把瓶子捡起,可惜只剩平底一点点了。
立时,全家的主意都被吸引了过来,可惜的奶!好在没人指责哥哥,但妈妈那一声哦,已经把惋惜的情绪表露无疑了吧。
哥哥有些难过地接过妈妈手里的杯子,悻悻地走向一边说:是我没接稳。然后使劲扬起脖子,把瓶底仅剩的一点奶倒进嘴里。
2
接纳孩子的失误,这似乎不是很容易。也许跟中国的国情有关,从饥荒走过之后,国人似乎普遍特别看重物质。
小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破了碗,是要被揍一顿的;如果不小心把食物掉在地上,也会被责怪:怎么这么不小心……
久而久之,我们都怕犯错,没有了试误的勇气。因为,从长辈的言辞与态度里,我们体验到的是,错,意味着自己将不被接纳。一个孩子,如果感到自己不被父母接纳,是会引来恐慌的,而这种恐慌如果成人没看见,没办法及时为孩子消除,那么,以后只要一犯错,自己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会自责会后悔,会担心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试误的勇气就是在这种担心无爱的情况下消失殆尽的。
所以,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不要去指责他,甚至用态度去疏远他。你要告诉他,他很好,只是那个行为不可以,需要调整。有爱的支持,孩子会更容易面对自己失误的行为,也会更愿意去做出调整。
3
喝完奶后的哥哥,重新返回奶洒在地上的现场,趴在小椅子上。旁边拿着奶给妹妹喝的妈妈提醒道:别踩到地上的奶,等妹妹喝完了,妈妈再把地拖干净。
可哥哥却突然把椅子往前一推,推到那滩奶上,接着又把椅子往后拖。
妈妈立刻带着情绪,严厉地诶了一声。
原本趴在小椅子上的哥哥,立刻红着眼睛站了起来。旁边的奶奶拉过哥哥说:跟妈妈说不敢了。
气氛顿时僵了起来,看着儿子强烈的反应,妈妈立刻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语气过重吓到孩子了。
于是妈妈开始解释:我看到你把椅子推到奶上,特别生气,因为这样会把地板弄得到处粘糊糊,我就得打扫更多地方了。要不你来打扫?
哥哥鼓着腮帮子,不说话。
妈妈的情绪此时已经缓和,开始关注孩子的情绪,于是接着说:我不同意你把椅子推到奶上,我那么着急,所以很严厉地制止了你,这让你觉得不舒服吗?
哥哥依然不说话,但明显情绪也缓和了些。
于是妈妈又说:请你给我道歉,还是我给你道歉呢?(妈妈觉得自己确实不该带着那么大的情绪喝止儿子)
哥哥终于开口了:你向我道歉。
妈妈笑了:我为什么要向你道歉?
哥哥:因为,我是没控制好椅子。
妈妈恍然:哦,原来你只是不小心把椅子推到奶上,但妈妈却那么严厉阻止你,误解你,所以你觉得委屈了吗?
哥哥:不,我是很生气。请你跟我道歉。
妈妈:对不起,你接受吗?
哥哥:还不接受。
妈妈:好吧,那我等一下再跟你道歉。
然后妈妈就去拖地了。过了一小会儿,哥哥跑过来亲昵地抱着妈妈说:我现在接受啦。
事后,妈妈觉得在这个事件中,也许应该让儿子参与到打扫中。
4
但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孩子的失误似乎特别容易触动到父母的情绪。虽然妈妈知道理论上只要心平气和地让孩子停下,并告知他该怎么做就好。但情绪却先于一切冲了出来,于是误解便产生了。妈妈的情绪也会带动孩子的情绪,受到惊吓的孩子只会保持沉默,而忘了可以为自己解释。
而妈妈那一声“诶”与她的父亲何其相似,早年她的父亲也是这么制止她的,当时的她是受到了惊吓,就像此刻她的儿子一样。
而以往只要父母一生气,孩子就必须认错。就像奶奶的反应“以后不敢了”。然孩子会有什么情绪呢?不会有人看见,也不会有人帮忙疏解,孩子要么忍,要么把它发泄到比他更小的孩子身上。
长此以往,我们将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也无法与情绪相处,情绪将变成笼中之兽,在我们毫无防范时,冲出来伤人伤己。
这就是孩子带给我们的功课,我们得重新学着去看到自己的情绪,只有我们清晰自己的情绪,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的情绪。而后,就算我们的情绪先冲出来了,才有机会去挽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