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警惕你身边的那些差不多先生!

作者: 码字的时间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00:10 被阅读1113次

胡适先生在1920年写过一篇讽刺小说《差不多先生》,在文中,以口头禅“差不多”为名,以寓言方式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世不认真的人,一方面针砭国人敷衍苟且的态度,一方面也可见其弘扬科学精神的用心,其实“差不多先生”暗指当时社会上所有这种浑浑噩噩度过人生的国人。

鲁迅也曾经说过: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态度。

经过近百年发展,今天读来仍然为之一振。特别是人在职场,原来差不多先生就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职场人必须警惕身边的差不多先生,一不小心他们会害了你!

1、差不多先生月薪3000,别人30000!差别不止一个零

A公司是一家大型机械设备加工企业,差不多先生和高负责先生同一年同一批来到公司,三年过去了,差不多先生从最早的月薪3000涨到了月薪4800元,一线普通技工。

高负责先生从最早的月薪3000涨到了月薪30000,成为了公司的生产部门副总经理。

三年前拿着一样的薪资,三年后薪资水平差了不止5倍,是什么造成今天这么大的差距呢?

当年差不多先生和高负责先生同在齿轮加工车间,刚进公司那会两个人还同住一个宿舍。

差不多先生总是对着高负责唠叨,“差不多就好了,你这人太较真了”,“公司又不是你的,你干嘛这样呢”,“加班工资又少,放假还要你跟厂长去模具厂”。

每次唠叨,高负责先生都嘻嘻报之微笑,从未解释过什么。

差不多先生每次的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距离指标和考核总是差一点,排不到最后一位,但是也绝对排不到前10位。连续三年差不多先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态势,始终以差不多的业绩贴地爬行。

高负责同志第一年拿了全厂考核第一,第二年还研发了新的齿轮产品,以公司名义申请了技术专利,从车间调到了技术中心,当上了技术中心的负责人。第三年的下半年,被公司提拔为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

短短三年时间,高负责先生和差不多先生就有了这样的差距,再往后推演,差不多先生和高负责先生的差距又何止这是月薪的差别呢?

从月薪3000到30000,鬼知道高负责经历了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差不多先生从月薪3000到4800,确实没经历过什么。

2、警惕你身边的差不多先生,一不小心他们会害惨了你

在我们的身边,确实不乏这样的差不多先生,他们对什么都是差不多就好,就如胡适先生文中的《差不多先生》那样。

的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不多先生” “当被问到‘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时,许多人总是会说:‘已经差不多了’。

胡适在文中写到:

差不多先生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差不多小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在现实职场中,我们也往往遭遇身边的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是差多少?”高负责直直地盯着差不多先生:“差不多也许是3天可以完成,也许是5天;也许只完成目标的60%,也许可以完成70%。”

高负责实在忍无可忍,对着差不多先生吼道,‘差不多’可能是‘差很多’!你知不知道?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

工期耽误了,按照合同就得给对方赔付损失,你明白吗?

这样下去,真的要被你们害惨了,高负责实在是怒了!

职场人士,必须警惕你身边的差不多先生,一不小心他们就会害惨了你!

凡事差不多,实在是差很多啊!

你是老板,手下的经理是差不多先生,你这个经营基本扯淡。你是主管,你遇到的员工是差不多先生,你操碎了心,也白费啊!

3、差不多是病,得猛药才能去沉疴

对于高负责来说,细致、精心、认真是最根本的品质,也是最可贵的态度,对于任何细节、任何小事都以完美的态度来对待,从来不会粗心大意。

如果说粗心大意有时是无心之过,那“差不多”则是意识的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要传承一丝不苟、执著敬业的精神。从思想深处杜绝“差不多”心态,杜绝日常的粗心大意。

正如平凡与伟大之间,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超越。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很多的事情就差那么一点点,而正是这一点点,就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如跑百米的10秒和9秒,就差这么1秒,那就是业余和世界冠军的差别。

自古有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味以差不多先生自居的人,我得郑重告诉你,差不多这是一种病,得猛药才能去沉疴!

差不多先生的根本在于思想理念缺失,意识里没有责任和担当意识,凡是敷衍了事。

其次在于思维能力缺失,对事物及出现的问题缺少理解分析的认知能力,也是典型的能力不足综合症。

再就是差不多先生大多技艺不精,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匮乏,稍微有点复杂或者需要变通创新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挑战,懒癌把住了一切努力的出口。

针对差不多先生的三大典型症状,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点猛药,对症下药,方能去除沉疴。

首先,补足思想意识的钙,治好没有责任担当的软骨病,让差不多先生端正思想态度,要深刻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从思想教化入手,从态度转变开始。

其次,强化学习,补上思维缺失的维生素,思维不健全,自然对问题缺乏理性科学正确的认知,必须在思维能力方面下点猛药,补上维生素缺乏的思维无力综合症。

再者,就是针对性进行技艺水平的强度训练,提高差不多先生的技艺水平,让差不多先生在工作效率方面迈向新台阶,通过技艺训练和提升来达到根治差不多先生的能力缺失综合症。

差不多先生,醒醒吧,一定记住:今天差不多,明天差很多!

别了,差不多先生!职场人必须与你同仇敌忾,势不两立!

相关文章

  • 职场人,警惕你身边的那些差不多先生!

    胡适先生在1920年写过一篇讽刺小说《差不多先生》,在文中,以口头禅“差不多”为名,以寓言方式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

  • 你身边有差不多先生吗?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

  • 警惕你身边的这种人

    有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些东西,面对那一句句深情的呢喃,想起主人公的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着,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冒了出来,...

  • 警惕你身边的这种人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有的人走近你,还没说话,你的身体就已经开始感觉不舒服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哪儿不对劲?跟这人...

  • 职场中的“差不多先生”

    胡适先生所著《差不多先生传》,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

  • 对“差不多先生”保持警惕

    我们经常听见周围有人说,“差不多得了,何必那么较真”或者“差不多就行,费那事干嘛”,诸如此类。我相信,你也一定遇见...

  • 《差不多先生传》||职场中的“差不多”圈套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

  • 警惕你身边那些,所谓的“闺蜜”

    文/舒小曼 1 前两天刚听说的一件事儿。 同事有个朋友,姑且叫她小A吧。小A的闺蜜CC前段时间向她抱怨,说自己每天...

  • 如何屏蔽负面信息,建立学习的自我激励系统?

    你身边是否有很多“差不多”先生,你是否也慢慢走向“差不多”的队伍?是的,毕竟“差不多”在占比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

  • 不要做职场中的“差不多”先生

    作者 | 卫斯理 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传》。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在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人,警惕你身边的那些差不多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f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