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更要好好过

作者: 虬田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00:00 被阅读210次
    鬼节更要好好过

    过“鬼节”喽!

    在沙县老家,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鬼节”亦称“中元节”或“七月半”。老家的人说,鬼节是要好好过的。好好过的朴实理解就是要过得盛大,要过得安心。

    盛大到什么程度哩?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会,单位没有食堂,三餐都在街上解决。鬼节那天,早上如常,我并没有想到是鬼节。中午,方才熙熙攘攘的街上,突然变得冷冷清清,人都跑没了,那些熟悉的餐馆全都关门了,他们都过鬼节去了。过春节也不过如此。

    乡村的鬼节倒不会像城里来得这么突然。每年农历七月一到,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好鬼节而忙碌张罗了:男人们早早买来金箔、白纸、草纸、香烛等,女人们忙着裁纸、折纸钱、“金元宝”“房子”等。纸钱、“金元宝”等折得越多,就越孝顺。

    当然,如果静悄悄地做这些事,人家怎么知道你孝顺不孝顺啊?所以,折这些“宝物”的时候,一般都是大张旗鼓地干,除非人家特别特别的低调,不想帮地下的祖先们“露财”的,才会悄悄地进行。

    裁好纸、折好“金元宝”“房子”等后,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按辈分,一份份地分好财物,每一份写上地上、地下人姓名、地址,其内容如同到邮局汇款一样,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地址是非常重要的,弄错了,会引起打架斗殴等“案件”。写这姓名、地址很考究,沿袭清朝(他们多生于那个年代)的格式,地名也是清朝的旧称,如“XX府X都XX里”。字也要好看的,不会写字或字写不好的人家,得请人帮助写。

    要好好地过,要盛大地过,怎么能少了好吃的呢?反正在沙县,不论什么节日都离不开美食。至于为什么鬼节也要弄出好吃的,“祖先们吃好吃饱了才有力气扛钱”“活人吃好吃饱了才有力气悼念祖先”的理由可能是最好的解释。

    鬼节的前一晚,主妇们先浸下糯米。天蒙蒙亮便把糯米磨成浆,然后再油炸成一粒粒的麻球,炸麻球的香味在每座房子上空飘荡,不仅仅是人垂涎,鬼都会破门而入。麻球不仅香,入口又甜又儒,口感及其美妙。

    油锅腾出来后,并不得闲,得继续熏鸭子,熏后的鸭子有点焦黄,但味道香极了,又是挠得人心一阵阵地痒。想吃流口水也没用,因为鸭子一定要先给鬼“吃”。

    鬼节不吃鸡,一如既往地吃鸭子,据说,鬼节这天,出没的鬼中不乏有野鬼,野鬼可能要对人干些坏事的。所以,即使鬼节的前两天,大人就不让小孩出远门了,更不能去游泳,只要有安全隐患的事,大人都会阻止。而“鸭”的音,即使是方言,也同“压”,意思吃了鸭,能压得住野鬼,辟得了邪。还有一说是,鬼节这天烧的物品,从地上到地下要途经奈何桥,鸭子会游泳,能顺利把物从此岸驼送到彼岸。其实,七月鸭正肥、不用花钱才是真正的谜底。

    鬼节的高潮在10:00~14:00之间,男人带着男孩,肩扛手提着祭品和要烧的纸钱、“金元宝”“房子”等物,浩浩荡荡地前往祖祠。祭拜后,开始烧纸钱、“金元宝”“房子”等,烧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很需要耐心,要站在火堆旁不停地翻动,把它们烧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不能残留。大人说,如果没有烧全了,到地下的这些“钱”,好比我们残缺的钞票一样,不能流通,祖先会骂的。

    骂一骂还是小事,叫你“送”下去才麻烦呢。话说有一年鬼节,某甲去买祭品,看到居然有纸糊的“苹果”手机,有些不以为然:

    “啊哈,烧苹果手机,老祖宗会用吗?”

    店老板白了他一眼说:“乔布斯都亲自下去教了,你还操那心?”

    某甲觉得有道理,便也买了一个。

    老板提醒:“买个充电器吧!小心回来问你要,回来要是小事,叫你送过去就麻烦了!”

    某甲怕祖宗叫他送,只好又买了一个充电器。付钱的时候,某甲跟老板要了名片,说:“跟祭品一块烧给老祖宗,手机出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找你保修了!”老板傻眼了,暗叹高人在身边。

    现今鬼节烧的品类确实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纸钱、金箔外,增加了手机、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脑、别墅、佣人等等。因怕被祖先叫“送配件”,现在大家都很注意电器的各种“配件”的齐全,其实百密还有一疏,比如,那么多电器,地下有电厂“供电”吗?该烧几座“发电厂”才是。

    这几年,纸钱也被大额的“人民币”取代,有的面额大到“亿”,如此,祖先们个个早都是“亿万富翁”了。

    因此,大家还是互相调侃:“我们日子好了,不能忘了祖宗们,他们在世的时候受苦受穷,在地下必须要大富大贵一回。”“给祖宗们送这么多钱,会不会害得地下的钱薄了(通货膨胀)。”“今天地下的银行要挤破了,取号排队可能要排到下个月去了。”……

    调侃之外,大家就是缅怀祖先,追忆先辈们的各种好、各种爱、各种功德以及他们人生的得失,时而感慨唏嘘,时而自豪激动。

    世上本无鬼,为何来敬鬼?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每一次“鬼节”,踏入祖祠的那一刹那,仿佛有无数双祖先的雪亮的眼睛投过来,每个人心底顿时都会肃穆地自问一下:我这一年走下来,对得起祖先吗?这无异于一次震撼的心灵忏悔和洗礼,所以,在古代,3年没过“鬼节”的人要被开除族籍的。过“鬼节”的本意是,心中有“鬼”则及时除之,无“鬼”则加勉,继续前行。经年累月,品行渐臻完美,好家风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吧。他们一代一代的人鬼节过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好。

    有些人则相反,他们的鬼节是越来越难过的,比如那些堕落的官员。他们自从家风败坏后,心中被身边的亲人不知不觉地装进了“鬼”,迷住心窍,逐渐丧失原则、立场和良知,最终走向腐化。

    心中装进了“鬼”,这“鬼”甩也甩不掉,堕落的官员们只得背地里烧高香敬着鬼,妄想“内病外治”,可他们心中之“鬼”不是好“鬼”,是闹心的恶“鬼”,它们随时要折腾,随时要闹出事,随时要来敲门,搞得他们平常日子都保不宁。何况鬼节这天,到处都是孤魂野鬼,他们怎能安心好好过呢?这个道理,鬼都知道的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踏雪寻梅C:你们沙县的鬼节好热闹,好隆重哦,真是“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风”啊!我们西南地区一般就烧点纸钱而已。另外你笔下的“鬼节”也很有趣,在给读者普及知识的同时为何过“鬼节”的意义也引申凸显了出来,好文章!
        虬田:@踏雪寻梅C 谢谢你啊:blush:
      • 晚来舟:沙县鬼节欢乐多:joy::joy::joy:也就虬老师能把这种严肃的节日写得这么让人忍俊不禁:joy:
        虬田:@甘婧 嘿嘿,一定要快乐!
      • 周姝帆:鬼节喻人,真正祭祀祖先的人亦不怕鬼,心中做了坏事的人就怕鬼。原本惊悚骇人的鬼节,被你渲染得很温情,好看。
        虬田:@爬格子的海棠花 是啊
      • 晴雪凝:感觉福建比我们四川更有仪式感。我对小时候的事情细节记忆模糊。
        虬田:@晴雪凝 这边比较讲究仪式感
      • 昕城:文章写的非常精彩,挑了一个金句“世上本无鬼,为何来敬鬼?”
        人过鬼节,鬼也笑了😜😜
        虬田:@昕城 是的是的:heart_eyes:
      • 阿椋:一开始觉得无聊,看到充电器那段不经笑出声。还有还有,结尾意义深刻呢!(๑Ő௰Ő๑)
        虬田:@LK菌 谢谢你:blush:
      • 晴天的天:我们老家的鬼节倒是朴实无华,只说明沙县人民的日子好啊: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虬田:@晴天的天 因为没东西吃,所以要抓住机会吃
      • 我是洛神珠啊:写的有趣极了。我们那里鬼节没这么隆重,烧点纸点点香,就算。
        虬田:@村下又春树 谢谢你:blush:
        虬田:@村下又春树 谢谢你
      • 井底女蛙:这慎重的节日被你写得好有趣,赞
        虬田:@井底女蛙 什么节日都要快乐的,老人家都是这么希望!
      • 乐健君::+1::+1::+1:
        虬田:@乐健君 谢谢你
      • 芬芳的涟漪:大手笔,好文拜读!:+1::+1::+1::+1::+1::+1::+1::+1::heart::crown::crown::crown::crown::crown::crown::crown::crown::crown:
        虬田:@芬芳的涟漪 谢谢你
      • 海杯子:特别是后面对鬼节的思考,非常警醒!
        虬田:@海杯子 谢谢你的支持
      • 海杯子:好文章!大手笔!我小时候在福建老家也折过元宝。在您的文章里读到故乡的民风朴厚。
      • 徽韵蒹葭:我们老家都没有这个节日,真是长见识了👍👍👍
        徽韵蒹葭:@虬田 嗯嗯从老师的文字中感受到了😀
        虬田:@徽韵蒹葭 :blush:我们这边节日多
      • 念九九表:涨见识了
        虬田:@客官要不要 谢谢你
      • 女钢铁侠:传统文化扫盲👍👍
        虬田:@女钢铁侠 哈哈:blush:
      • 霖山:充电器和名片的部分很幽默:pray::apple::apple:
        虬田:@霖山 谢谢你,祝你平安!
      • 青于墨:所谓祖先,就是死去之后会变成神
        虬田:@袁小懒 地下神:heart_eyes:
      • 步绾:现在不能烧纸,我们都是托乡下亲戚帮着烧一点。
        虬田:@步绾 我也是 枪手代替了
      • 田觅:读你的文章,长知识了,原来鬼节可以这么过。
        虬田:@田觅 谢谢:blush:
      • 嗅梅:南方和北方过鬼节仪式差不多,只是似乎南方更隆重一点。
        虬田:@嗅梅 哦,也许吧
      • 阿杉1:名片那事把人逗乐了,老师太幽默了。
        虬田:@阿杉1 段子:blush:
      • 意磬:风俗民情各不相同但都很有仪式感
        虬田:@意磬 是的啊
      • 永远年轻吴:幽默风趣。
        虬田:@永远年轻吴 谢谢你
      • 彩缤:心中装进了“鬼”,这“鬼”甩也甩不掉。👍

        老师晚安,好梦!🌙
        虬田:@彩缤 谢谢支持。晚安
      • 七徽:民俗记录者。
      • 五月的荷:各地的风俗大同小异。
        虬田:@五月的荷 是的
      • 38478dcf57c1:我们过七月十四,也吃鸭,哈哈!
        虬田:@柳月菲 哦,大同小异:smile:
      • 讲诚信的人:🙏🙏🙏👍👍👍👍👍👍🌺🌺🌺🌺🌺🌺
        讲诚信的人:@虬田互相学习
        虬田:@高山流水_1666 谢谢你!
      • 好风似水:我前年回老家上坟,除了纸钱就给他们买卡了,不设密码那种,随便提钱
        好风似水:@虬田 😄
        虬田:@好风似水 那牛掰了
      • 陌上红裙:我们这里统称的“七月半”,你们那里居然叫“鬼节”,还有那么多好吃的😂
        不忘炫段子哈😊,那手机充电器。
        虬田:@陌上红裙 吃是必须的啊:blush:
      • 流失的青春:感觉你那里什么节都挺隆重的
        虬田:@流失的青春 是,比较重仪式感
      • 寒山红枫:我们这里七月十五也是“鬼节”,但是不隆重,而且越来越淡化。不过油炸的麻团还是很好吃的。
        虬田:@寒山红枫 哦,民俗相通
      • 奇宁:您们那里还上给先人写地地、姓名,搞得如此隆重,像真得一样。可见当地人对鬼节的虔诚和重视👍
        虬田:@奇宁 是的,这个是不能错的:smile:
      • 竹影飘摇:七月十五还有这么多讲究,开眼了🙏
        虬田:@竹影飘摇 嗯,老家那里规矩多:heart_eyes:
      • 小婷半清:今天是鬼节啊,早上上班路上,到处是卖纸钱和元宝的,就是没有美食的风俗啊,看来福建确实是好地方,各种节日都少不了美食呢:joy:
        虬田:@小婷半清 所以小吃很多:yum:
      • 千年老妖婆:我们这里中元节没行动。
        虬田:@千年老妖婆 哦
      • 李晓钰yu:👍
        虬田:@shaye小玉 谢谢
      • 如烟语:很郑重的“鬼节”,福建这边的乡村风俗 大同小异:+1:
        虬田:@如烟语 是的
      • 泗四坊方:一样的鬼节,不一样的风俗。
        虬田:@泗四坊方 是的,谢谢
      • 灵林玖玖:喜欢哈~
        虬田:@灵林玖玖 谢谢:blush:
      • 一冬清冷:大叔的文章就是好:写民俗,却又不拘泥于此,总是有非常深入的人文思考!
        我要好好研习~
        虬田:@纳克索斯 谢谢你:blush:
      • 铁妩:叫你下去“送”,吓死了!慎终追远,这个要得!👍👍👍
        虬田:@铁妩 谢谢老师啦
      • 淡水泉:[强][强][强]新风旧俗尽在笔下,针砭时弊名士风流!
        虬田:@淡水泉 谢谢你
      • 野猫爱鱼:这篇很应景,我们家乡在七月十五这天,也焚化纸钱给先人们,看来此节日是全国性的盛大大节日🖊🖊🖊👍👍👍🌸🌸🌸🍓🍓🍓🍻🍻🍻
        虬田:@野猫爱鱼 哦,民俗文化
      • 江南大师兄:鬼节过得这么热闹,小孩子得开心坏了^_^
        虬田:@江南大师兄 是的
      • 丁_香:好多年不曾过鬼节了。😂😂
        丁_香:@虬田 老家有,这没有。
        虬田:@丁_香 你那边也过啊
      • 文艺小麦:还么晚吗,老虬
        文艺小麦:@虬田 晚安
        虬田:@文艺小麦 谢谢
        虬田:@文艺小麦 准备睡觉了

      本文标题:鬼节更要好好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fw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