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大禹治水的记载
禹的事迹,《尚书》的记载还是比较简单的。《尧典》里记载了他被任命治水。《皋陶谟》记载得稍微详细些,有两段话,第一段: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这是禹在和皋陶的对话过程中,自己讲的,他说:“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山岳,漫没了丘陵,老百姓都有没溺之患。我乘坐四种工具,即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循行山岳,刊削树木以为表识。和益一道给老百姓稻谷和生鲜食物。我把九州岛的河流都疏通使入海中,把沟渠修通使人河流中;又和稷一道,在老百姓在难于得到食物时能得到食物,缺粮少食的地方,调有余地方的粮食来补其不足,广大群众才得以吃到粮食,万国之地才得以安定。”
在另一处对话中,他说:
予娶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就是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是辛日,到了甲日(也就是过了三天)就离开了家去忙着治水。以后生了我的儿子启,在家哭着,我也不曾尽遇抚育儿子的责任,所以全力完成了平治水土之功,终于辅助陛下完成划分天下为五服的大业,使疆域每方达到五千里,每州又制定了十二师的地方行政区辖,外则疆域远至四海,五方诸侯各给建立君长,他们都能各按正途建立事功,最后只有苗民顽梗不就事功,陛下要加以注意。”
这就大致勾勒出大禹治水的所作所为了。
《禹贡》
《禹贡》记载了禹平治九州水土的经过,以及他制定的赋税、贡品之情况,所以叫“禹贡”。据说是禹所做,在《史记》中,《禹贡》篇的记载,就直接被当作大禹治水详细行程而采用了。
当然,这篇不可能是禹本人所做的。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但它真正的写作年代,经过长期探讨,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关于著作年代的探讨,王成组先生(1902-1987,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从地理学的角度加以研究,认为是春秋时代周游列国、博学多才的孔子所作;晚清思想家康有为也持这个观点。
辛树帜先生(1894—1977,农业教育家、生物学家和农史学家)推测,《禹贡》成书时代,应在西周的文、武、周公、成、康全盛时代,下至穆王为止。它是当时太史所录,决不是周游列国足迹“不到秦”的孔子,也不是战国时“百家争鸣”时的学者们所著。
顾颉刚先生认为,《禹贡》是战国时代的作品,顾先生的意见似乎得到比较多的学者的赞同。
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早年赞同疑古学家以为《禹贡》出于汉儒之手的意见,后来翁氏又改变看法,赞同“战国说”。
当代一位女学者邵望平先生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说法。邵望平先生是个考古学家,参与很多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她认为,九州既不是古代的行政区割,也不是战国时的托古假设,而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黄河、长江流域实际存在的、源逮流长、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系。也就是说,九州的划分,大致在龙山文化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夏、商把这种区划给流传下去,直到最后写定。
正如其他篇目,《禹贡》的蓝本、起源是很早的,但不会是一次成型,更不可能确定作者具体是谁。儒家、墨家都是其早期的编撰者,只有这个是可以确定的。
《禹贡》篇的主要内容、结构,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序言,概括地介绍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说禹在茫茫洪水中,敷布土地,随着山势,砍伐树木通道,确定高山的山脉和大的河流。
第二部分讲九州的情况,这是全篇的主干。
依次讲了九州的方位,土壤的情况,土特产,该上贡什么物品,按照什么路线上贡。这是历代讨论最热闹的篇目之一,几乎每个字都有争议,也非常专业,所以这里就不详细讲了。我们举一个州为例,体会一下它的文字。
《禹贡》介绍九州,其行文结构:每州先介绍四至,接着是水利治理的情况,然后是土质,再后是赋税的等级,再后是应该进贡的物品,最后是贡道的路线。
以青州为例,青州是今天山东的胶东半岛一带。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丝;浮于汶,达于济。
是这样介绍的:地跨东边的海,直到西边的泰山,这一地域是青州。已经给居住在东北的嵎夷族划定疆界,使获安居。又疏通潍水淄水,使遣一地区也获得治理。
这一州的土壤是白坟土,海滨则是咸卤盐场。田地列在第三等,赋税则为第四等。遣一州的贡物是盐、精细的葛布、海产品以及磨玉的砺石,并有泰山山谷裹出的丝、麻、铅、松、似玉之石和莱夷族所献的畜产,还有装在筐子裹进贡的山桑蚕丝。它的进贡道路是由汶水船运直达济水(再由济入河)。
第三部分,讲禹如何导山。
导山,就是循行九州各山,找出山脉的走势和脉络体系,应该是对山脉的一次梳理。以这一段为例: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第一部分说的是,沿着渭水北岸,從岍山、岐山,直至大河西岸的北條荆山;越過大河,從壺口山,經雷首山,直至太岳山;南循厎(砥)柱山,東遇析城山,直至王屋山;東北自太行山、恒山,直至碣石山,山勢入於海中。
第四部分,讲禹如何导水。
导水,就是循行水系,也就是说,按照水系来整理河流。
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这一段讲,弱水,西流到合黎山下,它的下游折而北流,没入沙漠中。黑水,通流至于三危山下,最后长流入于南海。
第五部分,介绍了纯系后人假托的五服制度。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大禹治水是古代一个非常流行的传说。在这个传说里,有很多神话的成分,如说上帝怎样发怒降下洪水,禹在茫茫的洪水之中铺起土地,禹变成动物来治水,禹和各处水神如何斗争获得胜利,等等。《诗经》《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书,都有记载。
《禹贡》作者没有采用神话,只就人类所可能做到的平治水土的方面来讲,暗示洪水的来源是由于山洪暴发和河道不修,所以平治水土应该从山和川两方面下手。因此,他在叙述九州之后便说到“导山”和“导水”,指出把主要的山岳和主要的河流修好是治水的最重大的任务。
《史记》也没有采用各种神话传说,只是把禹安排到黄帝的家族谱系中了。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