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发生着变化。
有些变化藏在不知不觉中。当你感到忧郁,焦虑,或者沮丧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察觉到这些心情背后的心理过程。又或者,从何时开始你觉得亲密关系让人喘不过气, 完美主义剥夺了你的成就感,想倾诉的时候却感到孤立无援。这些看似平凡常见的负能量让人想逃避,掩盖,或者干脆遗忘。可它们如此真实地存在于我们人性中的某个角落,一不留神就会蹦出来,让你不合时宜地生气,不安,烦。探索和抵达这个角落才是离开它的唯一解药。
让我从一个心理学实验开始讲起。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 做了一个可以探索人类亲密关系的实验。他把八只小幼猴分为两组,每一组配一个假的猴子妈妈。一个代理妈妈由铁丝制成,而另一个由木头制成,表面包裹着厚而柔软的毛织物。实验的目的是看小幼猴除了满足喝奶的需求之外,更偏好哪个妈妈。令人惊奇的是,和铁丝妈妈在一组的小猴在喝完奶后,便跑到木制妈妈那里。到最后,所有的幼猴都选择和木制妈妈贴在一起,即便没有奶喝。只有和这个木制妈妈在一起,幼猴才能安定的,满足的休息。而那些一开始就由铁丝妈妈喂养,并且没有机会有身体接触的幼猴出现了明显的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于是我们可以得知,与母亲亲密的接触可以让婴儿获得心理的安全感。人类更是如此。
See? 从我们呱呱落地,心理状态便开始被环境影响,然后发展,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小猴子的实验为依恋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依恋理论,可以解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种种想法,感受,与行为。意义深远,功德无量。有一些常见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或许它就发生在你我的生活里。比如 天天给先生“夺命连环Call”的太太; 或 爱玩暧昧,保持距离,一年交8个女朋友的花心男; 又或者是一有分歧就冷战的夫妻;还有脾气火爆,看对方哪里都不顺眼的伴侣。这些平常的故事背后几乎都隐藏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比如一个从小被忽视的孩子,Ta需要陪伴的时候家里只有保姆,需要安慰和支持的时候,父母只丢一句“别哭了,别烦我”,诸如此类。童年时期与父母疏离的依恋关系会让Ta渐渐相信:“我的需要不重要” 或从此不再相信亲密关系能让 Ta 信赖和依靠。于是Ta 说服自己相信“我不需要”,这比相信“我永远得不到”好过的多。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有些疏离的伴侣,不要急着定论他不爱你。他可能只是不习惯这种亲密,疏离的背后是深深的惧怕。还有另一种被忽视的小孩,在他们的需求没被满足时不是逃避和疏离以及自我灌输“我不需要”,而是发怒讨债,久久无法被安抚。而当他们发怒或捣蛋的时候,可以得到暂时的关注与安慰。于是他们渐渐相信“如果我不主动,不发怒,不讨债,我就会失去你”。如此我们便能理解那些在婚姻中看似难以取悦的伴侣。或许因为童年与父母之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他们相信 “我即将要失去你,我就快要失去你,你明天可能就不爱我了”...他们总在关系中"惹是生非",背后却是是深深的焦虑与不安。
探索自己的依恋类型是一个大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切莫给自己及他人贴标签。依恋类型只有四种,可世间的人有千千万,每一个都是独特而丰富的生命个体,不可批量生产一概而论。如果你发现自己总对伴侣发怒讨债,先别急着扣一顶“焦虑型”的帽子。如果你的伴侣不如你那般炽烈热诚,也别急着说他是“逃避型人格”。探索的目的不是为了盖棺定论,而是理解和接纳。如果你能够理解怒气背后的不安,逃避背后的惧怕,管他什么“焦虑型”还是“逃避型”。重要的是,你是否能面对自己的脆弱并且和它和睦相处,理解别人的难处,看破却不说破。
愿你从小就是一个被爱围绕的孩子,心里安全明亮,没有担心惧怕。
如果不是也不必担心。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发生着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