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麦大人
01
这个时代,娱乐圈的事纷纷扰扰,时常刷新我们对人性的认知,长期霸占各大媒体的头条。
殊不知,医院才是一个更能见证人生百态的地方。在这个生老病死和钱财激烈碰撞的场所,人性的善恶一览无余,远比娱乐圈的事更震撼人心。
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人的生命起点,很有可能也是这个人的生命终点。在这一来一回之间,它犹如一面时光机,记录着你和身边人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及赤裸裸的人性。
在医院,经常面对的是生死,看清的是人性!
难怪有人说,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了更多真诚的吻,医院的墙比教堂听到了更多的祈祷。
深以为然。
若是你想不开的时候,建议你去医院看看,和医生聊聊天,不仅能够缓解心情,也可以让你思考一整天。
02
凌晨2点,伴随着120急救车的呼啸声,医护人员去急救一位急性胸痛的患者。急救车到达时,这位62岁的老者,已无了心跳与呼吸。
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抢救,胸外心脏按压,升压药……急救车上,医护人员轮流按压,从未放弃过抢救。终于,心电图恢复,血压回升,有了生命迹象。
到了医院,立即送入监护室抢救、重症护理。忙活了一夜,凌晨5点,终于,患者病情稳定。
随后赶来的家属,老伴与儿子儿媳,对于医护人员奋力挽回这条鲜活的生命,却满脸不高兴,质疑着各种项目的收费问题。
后来才知道,这位老者已卧床5年,他成为家人的累赘。家人的内心诉求,是老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不再给他们造成负担。
不禁对这份淡漠的亲情感到心寒。人性,黑暗到极致到底会何等可怕?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个社会中,医患矛盾正逐渐激化,患者交钱,医生看病,这似乎成为一份天经地义的“交易”。
若连家人的生命都能如此漠视,那么,又怎能指望他们对于医护们救死扶伤的付出,表现出理解与尊重呢?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未停止更替。然而,人心、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却也变了味道……
如此看来,医院确实是鉴别人性的好地方。在生死离别关头,不仅心理防线容易崩塌,连人性都那么经不起检验。
就像明知治不好,是选择倾尽所有医治还是等死一样,每个人都会两难。
其实,这无关金钱,只关人性。好与坏,善与恶,只在那一念之间。
03
有人说,男的生病一般拖家带口的照顾,女的生病一般都偷偷自己来。其实,大部分的爸爸还是很幸福。
每天天不亮,若怡就下地干活,然后回家做饭,照顾丈夫起居。晚上所有人都进入梦乡,她还在忙活着,就像一个连轴转的陀螺,日夜不停操劳。
生活很艰辛,但她心里却是明亮的,因为丈夫现在生活可以慢慢自理了。
2年前,若怡48岁的丈夫下班回家途中,骑摩托车摔倒在沟渠里,不省人事。
紧急送往市内医院治疗,查出是颅内出血需要手术,胸部8根肋骨骨折,血胸。连夜进行了开颅手术,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治疗,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已经用人工呼吸机维持了10天,仍然没有好转迹象,花了十几万,积蓄也所剩无几。亲朋好友都建议放弃了,三个闺女还小,一个打工,两个还在上学,到时候人财两空咋办呀?
医生也提醒她,这种情况成为植物人的可能性很大,以后的花费会更高,可以考虑放弃治疗。
但心里一个强烈信念支撑着她:
我从小没有父亲,这种滋味我知道,我不想我的孩子也没有父亲,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的!
宁愿花光所有钱,也要去换一个几率很小的痊愈。
生命有时真的无比脆弱,有时又很坚强。
又经过一周治疗,病情奇迹好转,停止了呼吸机,转到普通病房。经济上借了些,亲戚接济些,单位按工伤补助些。治疗还在继续着,但丈夫可以吃饭了,会说简单的话,慢慢走路…
两年后的今天来复查,一切情况良好。若怡的生活是忙碌的,丈夫仍然需要照顾,但她是幸福的,因为家是完整的!
孩子们在一天天的长大,二女儿今年护理大专毕业,进入医疗行业,在父亲身上意识到这份职业的厚重!
若怡欣慰地说,好在我没有放弃,为了孩子有个父亲,多一份坚持,就多一分希望。
当你身患绝症,你身边的人还在想方设法为你治疗,这就是人世间跨越生死的爱。
尘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总是在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不管经历怎样的苦痛,都要告诫自己,一切都只是暂时的,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04
一个医生朋友讲述两个有关病患孩子的故事,家长的反馈却是截然相反。
急诊医生接手一个5岁孩子,连着2周39度高热,情况很危急。医生再三催促,家属始终不表态。
2小时的抢救仍然无法挽回孩子,家属砸了急诊室,抱着遗体在大门口哭嚎,要求赔偿200万!
后来我们才得知,这个孩子在另一家医院治疗了2周,3次接到病危通知书后,家属放弃治疗要求出院,出院后来到我们院成功讹到了钱……
如今,脆弱的医患关系愈演愈烈,少不了上面这种家属的火上浇油。
一个世纪以前,特鲁多铭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如今成为了广大医学生的第一课: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大概是对医生最好的注脚,医生毕竟不是神。医院里经常上演着残酷的悲喜剧,人想救命,但命不由人。
脑瘤手术后,一名昏迷不醒的患儿住进了抢救室。
父母每天守着一动不动的孩子,轮流唱儿歌、讲故事,说累了就用儿歌故事机播放,盼着最后孩子能够醒来。
可惜,这世上的奇迹太少了……
父母在小天使最后离开世界时,捐出了他的角膜、心脏、肝脏、肾脏,希望能帮到5个在世的可怜宝宝。
医院是人间最冷酷之地,也是最有温情的地方。在死亡面前,亲情、爱情、友情最具考验,也最为珍贵。
医院是个暴露人性的地方,这里有众生疾苦的缩影,是生死离别的聚集地,它赤裸裸的暴露着人性最本质的善与恶。
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是高尚还是卑微,那里的无影灯都能将你的心照透。好的,坏的,隐藏起来的,流露出来的,什么都藏不住。
医院,总是以那一抹惨白和几分血腥,展示出人性最赤裸的一面,揭露你娘胎里原始的渴望和诉求。
05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或死,我们无权抉择,而面对生死的态度,我们则有权决定。
有什么想不开的?去医院看看吧,或许你能豁然开朗!你所挥霍的,可能是有些人最渴望得到的;你所极力争取的,可能是有些人已经得到,却又后悔不已的……
正如那句著名的哈佛校训: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好好珍惜身边人,感恩你还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以肆意地大声笑、痛快哭,吃喜欢的食物,去喜欢的地方,陪伴一个值得爱的人……
因为人生里,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儿!
网友评论
没人替我坚强,我只是相信,父女连心,我一定要想着他能好,能好。
我们是非常幸运的,时常感恩,也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亲人朋友,有时候,爱的力量,是真的无法解释但却真真切切。
在ICU门外。我见到了婆婆骂骂咧咧说儿媳妇为什么不干脆死了,要到ICU浪费钱,儿子在一边默不作声,没有娘家人。下午就联系了救护车往家里拉,可悲可叹。我见到了丈夫在昏迷,妻子每每到探视时间却站在门外,护士和护工催她进去看,也面无表情,但我觉得她内心,肯定也是百感交集吧。我每次都会拉她去换探视服,让她多给家人打气加油,但是她似乎,放弃了。
父亲情况稳定后,到心内科继续住院观察治疗,在做造影时,发现血管有几处狭窄,医生问我是否做介入手术。当时母亲回家给父亲做饭了,只有我和弟弟在,弟弟看我,我让医生给我看看造影的情况,给我简单说明一下。打电话给母亲,说了这个情况,其实即使她在,最后也是会看着我,长女,这次我对这两个字,感受最深。在国产和进口支架之间,我们放了国产支架,那个时候我想起以前听过的一句话,竟忍不住流了眼泪。在ICU的时候,我都没哭过。那句话是:不要在亲人需要你的时候,除了无用的眼泪,什么也拿不出!
回来工作之后,我拼命了很多,做销售,如果愿意拼命,还是可以提高收入的。因为父母不工作了,每个月还要吃药,总觉得自己不敢停下。
现在只要父亲身体稍有不适,我就会自责,是否不该做支架手术?是否应该用进口支架?
我应该是需要帮助了吧。
这里不光有职场的尔虞我诈,更有独特的生死考验,人性考验。
看惯了太多病人在医院抢救联系不上任何一个家属,病人濒临死亡,一下子各种各样的亲戚立马出现。
看惯了太多病人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甚至不再归。
看惯了太多医疗纠纷,病人尸体横呈,小心肝甚至心理阴影。
总之,心太累!
2人性无关金钱,好与坏,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
3生命有时无比脆弱,有时又无比坚强,心若向阳,无谓悲伤
4人生里除却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当然还是遇见过几个很热心,很细心的医生,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该注意的地方,就像用户体验一样,多位用户考虑。这样的医生让我很温暖。
医生是个帮助人的职业,我想如果有一颗爱心,做医生会是很幸福的事情。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写的很好!生活就是这样,有时有很多的无奈!努力过了,奋斗过了,顺其自然吧!
人性本丑,许多人说着大义,可做到的又有几个??
你在其中?还是冷眼旁观?这世界本残酷。
我奇怪,为啥打仗不先打医院,这样受伤的不就死的多了吗。
有人说,如果你过得不快乐,你可以去两个地方看看。一个是医院重症监护室,一个就是殡仪馆,如此你将会豁然开朗,想不通的自然而然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