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心理
我读心理学‖笔记(九)思考和智力(全)

我读心理学‖笔记(九)思考和智力(全)

作者: 心中的星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06:45 被阅读0次

    本月我们来学习《心理学》第九章的知识——思考和智力。

    还记得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的一句著名宣言“我思故我在”吗?接下来我们会更加了解“思考”这个与存在密切相关的行为。

    思考是我们从心理上操作物体、活动和情境的一种内部表征。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要先记住几个有关认知的基本要素。

    1.概念,它属于一种心理表征,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活动、抽象事物或特质归类的心理范畴。如金毛猎犬、可卡犬和边境牧羊犬都属于概念“狗”的实例。概念简化并总结了世界上的各种信息,使其易于管理,从而使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出决策。

    基本概念有一个适度的数量,比那些拥有少量或大量实例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比如“苹果”这个概念比“水果”更基本,也比“红富士苹果”更基础,后者则是更具体。

    相较于其他概念,儿童学会基本概念的时间更早,成年人使用基本概念的次数多于其他概念,因为基本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传达最佳的信息量。

    2.原型,当我们需要决定某物是否归属于某个概念时,我们可能会将其与原型进行比较,即概念的一个代表性实例。同一种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很容易地说出一个概念的哪些实例最具代表性或典型性。

    用来表达概念的词语可能会影响或塑造我们对它们的看法。比如有人曾提出“语言塑造认知和知觉”的说法,但后来得到了反对,但此观点也确实让我们意示到“词汇”和“语法”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知觉物体的位置、对时间的思考、对形状和颜色的注意以及记忆事件的方式。所以只能说这种观点不完全准确。

    3.命题/认知图式,概念是思想的基石,但如果我们只是在心理层面上把它们堆积起来,它们的用处就有限了。我们还必须表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这一点的方式之一可能在于命题的存储和使用,命题是由概念组成的意义单位,表达一个单一的看法。命题可以表达几乎任何类型的知识(“罗伯塔养了边境牧羊犬”)或信念(“边境牧羊犬很聪明”)。命题又在知识、联系和期望的复杂网络中连接在一起。这些网络被心理学家称为认知图式,是描述和思考世界各个方面的心理框架。

    4.心理表象,一种在头脑中反映或类似于其所代表事物的表征。尤其是视觉表象,也可以说是心灵的眼睛中的图象,在思考和构建认知图式方面也很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区别一下潜意识思考与无意示思考。

    潜意识思考时,有些认知过程是在意识之外的,但在必要的时候,只需一点努力就可以将其带入意识。与完全依赖意识过程相比,这些潜意识过程能让我们处理更多的信息,完成更复杂的任务。的确,许多自动化但复杂的例行程序是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完成的,尽管它们以前可能需要仔细、有意识的注意,例如打字、开车、编织、为了读懂单词而对其中字母的解码。也就是说潜意识过程是在意识之外发生的心理过程,但在必要时可被意识接受。

    无意识思考也是无意示过程,在意识之处发生的、让人无法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即使你试图把它带回意识之内,它也仍在意识之外。比如你可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学会了某种技能。在这种内隐学习中,不管你有没有意图,你仍旧学会了一种规则或适应性行为,但你却不知道你是如何学会的,而且你也无法对自己或他人确切地说明你学到了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识和无意识有着不同的表现。意识是我们主动注意和思考的内容,它是我们的意愿和决定的结果。而无意识则是我们没有主动注意和思考的内容,它是我们的经验和记忆的结果。比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某个事件,也可以无意识地想起某个人的名字。因此,意识和无意识是我们心理过程的两个重要方面。(此段并非本书内容,是我为了更好地理解无意识思考而在网上找的一段文字)

    接下来我要记录的笔记内容会有点儿抽象,感觉每一句话都很容易读懂,但是组合起来却又让人有所怀疑,为了更好地记住知识点,我有必要先说几个关键词,即算法、启发试、顿悟和直觉。

    好了,现在开始记录有关问题解决与决策的知识。其实,有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都涉及问题解决。在明确定义的问题中,问题的性质是明确的,如:我需要为明天的聚会准备更多的饼干。通常,解决问题所需要做的就是应用正确的算法,即一组保证产生正确(或最佳)解决方案的程序,即使你不知道它为什么有效。如上面提到的例子,为了提高饼干的数量,你可以增加每种原料的用量,尽管你将这些原料混合并放入烤箱加热,你可能也意识不到其中发生的每一个化学变化。所以说算法是一种问题的解决策略,即使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也能产生一个解决方案。

    但有时候问题会很模糊,即没有明确的目标。如:明天晚餐我应该吃什么?因为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所以没有明确的算法可用。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求助于启发式,这是一种经验法则,可在不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给出行动建议。即“也许应该在线浏览一些菜谱或去杂货店看看什么能吸引我的眼球”。启发式对试图预测股市的投资者、为病人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的医生、促进生产的工厂主都很有用。这些人都需要在面对不完整信息时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可能会求助于在过去的类似场景中被证明是有效的经验法则,但不能保证是最佳解决方案。

    虽然算法和启发式很有用,但有时试图解决问题的有意识的努力似乎不会产生任何结果。一旦发生了一顿悟,你会突然明白如何去做,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找到解决办法的。这种感觉有时伴随着先前烦恼问题的突然解决。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顿悟可能涉及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首先,问题中的线索会自动激活某些记忆或知识,让可能的解决方案已经在你的脑海中酝酿。尽管你没有意识到,但大量的脑力工作正在引导你走向一个假设,它反映在你的脑活动模式中,这些模式同那些与普通的、有条理的问题解决相关的活动模式是不一样的。最终,一个似乎不知从何而来的解决方案浮现在脑海中。

    人们还常说,他们有时会依靠直觉(预感和瞬时感觉)而不是有意识地思考来做出判断或解决问题。丹尼尔·卡尼曼的书《思考,快与慢》很好地解释了直觉的原因。“快”思考适用于我们快速、凭直觉、情感化、几乎是自动化的决断;“慢”思考则需要智力上的努力。自然地,大多数人依赖快速思维,因为它节省时间和精力,但这往往是错误的。下面是他的一个例子:假设一根球杆和一个球加起来是1.10美元,球杆比球贵1美元。这个球多少钱?大多数人会快速反应回答说10美分。但是,正确的答案是5美分。

    试想一下,很多时候,我们依靠自动加工和无意识印象来引导我们完成日常任务。这通常是件好事。在全意识状态下四处走动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地”检查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那么我们将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但是,多任务处理和自动加工也会导致错误和意外,那么,我们要怎样去避免这些意外呢?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有关理性推理的有关知识。

    推理是什么?推理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涉及对信息的操作以得出结论。与冲动(快速)或无意识反应不同,推理要求我们从观察、事实或假设中得出具体的推论。可分为形式推理和非式式推理。

    在形式推理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是明确的,这些信息指向唯一或是最佳的答案(有点像上文的算法)。

    在非形式推理中,通常没有明确的正确解决文案(类似于上文的启发式)。许多方法、观点或可能的解决方案之间相互竞争,你需要判断哪一个是最“合理”的。想要明智地完成它,个体必须能够运用辩证推理。

    那什么又是辩证推理呢?即权衡和比较相反事实或观点,以确定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解决分歧的过程。然而,许多成年人在辩证思考方面存在问题,他们持有一种观点——事实就是那样。

    如果把反思性判断(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人们对该事物如何被了解做出不同的假设(前反思性思维)和用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准反思性思维)。

    一般来说,依赖前反思性思维的人倾向于假定存在一个正确答案,并可以通过感觉或者从权威那里得到。总倾向于“感觉是对的”。而准反思性思维者认识到,有些事情不能完全确定,他们只注意那些自己相信的证据。他们认为由于知识是不确定的,任何对证据的判断都是纯主观的。他们总说“我们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就好像所有观点都是平等的。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很好地进行反思性判断(批判性思维)。尽管有些事情永远无法确定,但有些判断比其他判断还是更有说服力的。

    所以为了避免多任务处理和自动加工导致的错误和意外发生,我们要学会对部分事物进行反思性判断,也就是辩证推理。

    大多数人不能很好地进行辩证推理的思维和能力的障碍之一是他们对正确的需要。比如说你的自尊如果依赖于你内心对赢的渴望,你就会发现你将很难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竞争性观点。当然还有其他的障碍可能,比如说有限的信息或缺乏时间仔细思考。下面本书也介绍了几种理性推理的障碍。

    1.夸大不可能或罕见之事。这种偏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购买彩票,以及为什么非理性的恐惧持续总是存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高估了危险以及危险所带来的严重伤害。

    当判断概率时,人们常受到情感性启发或可用性启发式的影响。

    情感性启发式倾向于情绪(感情)来判断一个情境的“好”或“坏”,而不是客观地判断概率。但情绪有时也会误导我们,阻止我们准确评估风险。比如曾经令全球人恐慌的疯牛病,事实上那一年法国只有6个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可用性启发式即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取决于它的实例出现的容易程度。通常与情感性启发式密切相关。灾难和令人震惊的事故会引发我们特别强烈的情绪反应,因此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凸显,这要比其他负面事件更容易在心理上出现。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高估了龙卷风造成的死亡率,而低估了哮喘造成的死亡率,实际上哮喘的发生率比龙卷风要高几十倍。

    2.避免损失。一般来说,人们在做决定时会尽量避免或最小化蒙受损失的风险。这种策略是足够理性的,但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受制于框架效应,即根据选择的呈现方式做出不同决定的倾向。当一个选择被定义为失去某种东西的风险时,人们会比同样的选择被定义为潜在的收益时更加谨慎。例如,当我们不得不为自己或亲人在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们的决定很可能会受到医生提出的生存机会、死亡机会的框架所影响。

    在推理过程中也会受到一系列偏见的影响。如公平偏见,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公平偏见的影响,他们总是认为一切不公平都是以他们个人的损失为代价的。人们对公平竞争的渴望有时候会超过对经济利益的渴望。甚至有研究表明,这种公平规则的习得具有先天或生物学倾向。又如后见之明偏见,即当人们得知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时,通常非常确信“我早就知道”。再如确认偏见,当人们想做出准备判断时,会考虑所有的信息。但是,当在思考一个他们已经强烈感受到的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屈服于确认偏见,只关注支持那些会证实自己信念的证据。就像老师们对某些学生抱有很大期望,会更多关注他们擅长的科目,并将他们学得不好的科目视为反常行为。警察往往带着确认偏见去询问他们所怀疑的嫌疑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我们不喜欢的结果或事实常常是最挑剔的。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心理定势吧。心理定式即试图用过去在类似问题上有效的相同方案、策略和规则来解决新问题的倾向。它常常会使我们僵化地坚持同样的旧假设和方法,使我们看不到更好或更快的解决方案。

    书中还说到,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偏见盲点”,总认为自己没有偏见,自己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其实这种盲点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所以,为了避免我们思想中的偏见,我们就要积极地、用心并花时间仔细去思考我们已认知的一切事物。

    之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有关“思考”的知识,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智力”的内容。那如何测量智力的高低呢?本书对智力的描述是一种推断出来的特性,通常被定义为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很好地进行抽象思维、有目的地行动或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智力测试所衡量的各种能力和才能背后有一种普通的能力或g因素,这种假定的能力由特定的心理能力和才能构成,即晶体智力(指能够计算、定义词语和做决定的知识和技能)和流体智力(指推理和使用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晶体因素依赖于教育,往往在一生中保持稳定甚至会增加,而流体因素相对独立于教育,并在老年时趋于减少。但对于智力的高低却始终存在着争议,因为一个人可能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而在其他方面却不聪明。

    当代心理学家通常认为智力不仅包括解决问题和学习如何完成任务的能力,还包括自我意识、艺术通力、创造力,以及对情绪反应的解码、预测和共情能力(后者很像我们经常提到的情商)。这就解释了“人工智能”不完全具备智力所有的能力。但是一旦“人工智能”具备了情商,那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现在我们有很多测量智商的方法和标准,但都应该是片面的,所以不打算具体累述了。本书在测量智商一节中提到几个概念,我觉得做为知识点有必要记下来。

    1.心理年龄,用给定年龄的平均心理能力来衡量发展水平的一种测量方法。

    2.智商(IQ),智力的测量指标,最初的计算方法是用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除以他的实际年龄,并将结果乘以100,目前则是依据标准化智力测试的常模。(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智商的测量也正在随着时代和进步变化着,具体的应用和解释也需要理性的思考,此点仅个人观点)。

    3.刻板印象威胁,由于对自身所处群体能力的消极刻板印象,个体对自身表现产生怀疑。如刻板印象曾将女性或某些族裔及某些社会群体描述为不聪明或能力不足的人。此点也正是智商计算及测量的其中一项缺陷。

    之前学习过的“工作记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了,它可以算是智力的一个认知成分,是一种复杂的能力,能使你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并在给定的任务中恬当地解释信息。它允许你在处理一个问题时有效地利用你的注意力,将你的注意力从一个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信息,而忽略会令人分心或不相关的信息。科学家已经证实工作记忆的训练是有一些成功案例的。

    智力的另一个认知成分是元认知。对于元认知的概念和理解有些抽象,即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以及监控它们的能力。比如,元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阅读课本的某一章节时,往往注意不到其中的难点,也总意识不到自己对所读内容的不理解。反之亦然:提高学业成绩这一类型的智力也能帮助发展元认知技能。

    对于一些人聪明与否,有些心理学家也会用其他智力的类型或方式来进行描述。比如罗伯特·斯滕伯格,他认为聪明人能成功地平衡三种智力(即三元智力理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如果其中一种比较弱,他们就会学习克服这个弱点。

    1.分析性智力,是指你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所使用的信息处理策略,它包括识别并定义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并执行策略,以及评估结果。

    2.创造性智力,指将已知信息或技能运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具有创造性智力的人能很好地应对新奇事物,并能快速学习,使新的任务更好地完成。

    3.实践性智力,指的是智力的运用,这要求你考虑到自己所处的不同环境而选择更好的方式或办法去适应新的环境。实践性智力常使我们获得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我们为达目标而釆取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策略,这些策略通常不会被正式习得或教授,而必须通过观察他人来推断获得。

    其实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开放的,就像智力的定义一样,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智力描述。又如霍华德·加德纳,他对智力的定义扩展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的最佳特征是处理某种信息的能力,一种强调多方式加工信息的智力理论。(乍一听感觉好像智力的定义得到了扩展,但重复阅读又感觉到智力的定义变得简单单一了,仅个人看法)

    这里有一个情商的概念,也称情绪智力,是一种非智力型的“聪明”,即准确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清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控制管理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能力。

    通过前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关智力的各种定义。但我们也要明白,成功不仅仅需要天生或后天培养出来的智力和能力,还需要决心,勇气、自律、态度以及机遇(有的是我自己想的,仅个人观点)。

    要知道具有认知能力的生物不仅是我们人类,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动物心智的知识。

    关于动物认知,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是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即一套关于他人心智运作方式的信念体系,以及对思想和感受如何影响行为的理解。心理理论能让你对他人的意图、感受和信念得出结论,同情他人(“如果我处在别人的位置,我会经历什么?”),欺骗别人,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以及知道别人何时能或不能看到你。对人类来说,心理理论在两岁时开始发展,在三四岁时明显表现出来。(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好像是的呢!)

    人类认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这种能力将本身毫无意义的元素组合成无数表达意义的话语。动物也可以通过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发声以及气味来相互进行交流。在人类的帮助下,动物还学会了听从指令、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

    但对于动物的认知能力及思维方式这个问题,一直有人持相对观点。这场辩论的一方是非拟人主义者,他们认为拟人主义者错误地将人类品质归于非人类,而不考虑对动物行为的简单解释。另一方即拟人主义者,他们认为对方错误地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没有任何共同点,尽管它们是我们进化上的表亲。他们认为将人类视为独特的物种可能会使我们无法认识到其他物种也存在的认知能力,即使它们的认知不像我们这样复杂。

    好了,本章《心理学》有关思考和智力的知识我们己全部了解了,不知道你对思考和智力有没有新的认识呢?对于最后有关动物的思考和智力,你会支持哪一方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心理学‖笔记(九)思考和智力(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u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