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秀逗茉莉
断断续续读完芥川龙之介先生的《罗生门》,他的短篇小说大都喜欢,小小的篇幅,山水风光、世间常态、人性之根本,无一不尽显其精妙所在。浓缩而成精华。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戏作三昧》。这部小说以江户时代作家马琴为主人公,写出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对道德与艺术冲突的无所适从。
马琴一度因得利而目空一切,又因人言而怀疑创作的品质,以致于丧失信心,情绪跌落谷底。正如他与后生画家华山对话时的情景,各自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拼命,然而俩人却只能以笑来掩饰心里的苦,放声大笑“然而,那笑声里,充溢着只有他俩才知道的寂寞。与此同时,这寂寞,同样又使宾主二人感到一阵强烈的兴奋。” 如此矛盾。
可当马琴一经点拨,参透了写作必经忍耐与坚持之路,继而必定迎来灵感光顾,并“灵感之来,与生火一个道理。不懂得笼火,即使着了一下,马上又会熄掉……”的道理,善于将灵感收集储存,然后再如洪水一样倾注笔端,佳作即成。
马琴该是被他的孙儿所触动,继而体会到被家人支持的幸福,六十开外的老艺术家,像个孩子一样含泪微笑。故此明白,创作的重点在于创作过程中给作者带来的感激、领悟和愉悦之情。“这时,他那有如帝王般威严的眼睛里,既不是利害得失,也非爱恨情仇,更看不到一丝一毫为毁誉所苦的心怀,而是充满不可思议的喜悦之情。或者说,那是一种感激之情,悲壮得让人神往。”
马琴自问,创作的过程不就是“人生”吗?“洗尽了一切残渣污秽之后,仿佛一块崭新的矿石,光辉夺目地呈现在作者面前……”
由此了悟创作的真谛。化解道德与艺术的冲突和矛盾。沉浸于作品带来的喜悦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