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岁月记忆成长励志
童年记忆之七:“春来茶馆”

童年记忆之七:“春来茶馆”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08:47 被阅读30次

    我老家村东头儿靠近马路,原来有一个土坯砌成的小屋。村西的“葛瘸子”在里面放上两个火炉,摆几张桌子,撂几条板凳,添一些茶壶茶碗,就卖起大碗茶来。当年正流行八个样板戏,村人说起《沙家浜》里阿庆嫂开的茶馆,于是把葛瘸子这个小屋叫“春来茶馆”。

    那时,连通城市和农村的公路不多,公交车更是少见。行走在村东马路上的车辆寥寥无几,还是以走亲戚赶大集做小买卖的乡下人多。人们走累了,口渴了就停下来,到春来茶馆歇歇脚,喝碗茶,聊聊天再赶路。

    瘸子有六十多岁了,除了瘸也没别的毛病,见了人爱笑,呲着牙,咧着嘴,嘿嘿嘿地没完。嘴里总不忘做他的生意:“来一碗儿?败火解渴,二分一碗!”因为他态度好,价钱不贵,所以人气很足,生意很好。

    冬天,屋里炉火很旺,来的人也多。水的热气和炉火散发出来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一种难得的温馨之感;夏天,屋里不知道为什么却出奇地凉快。炉子早就撤了,水都是从家里烧好,用暖壶带过来。屋里地面也是土的,被人踩得多了,硬硬地泛着黑色的光泽。屋顶有层层的茅草覆盖,屋前后还有浓浓的树荫,真是个乘凉的好去处。我那时没去过蒲松龄故居,但觉得这个“春来茶馆”很像故居,文人在这里呆上一年半载,听人们海阔天空地聊天,然后记下来就是一本聊斋吧——只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意识。

    那时我老家不富裕,但即使这样,来我们村讨饭的河北和山东人仍然很多。他们从村里要来干粮,咸菜,有时也到茶馆讨水喝;有铁匠来村里为老乡打农具,晚上就干脆住在土屋里,冬暖夏凉,还可以替瘸子看着家什,两相情愿挺好。

    后来,生活好了,车多了,人们自己带水的多了。而瘸子老了,儿子也早就不想干了,慢慢地来喝茶的就没有了,土屋也一点一点地破败最终倒了,没了。这几年回家时,看到茶馆旧址上建了一个修理摩托车的店铺。树犹在,人已非,只留回忆在心头。

相关文章

  • 童年记忆之七:“春来茶馆”

    我老家村东头儿靠近马路,原来有一个土坯砌成的小屋。村西的“葛瘸子”在里面放上两个火炉,摆几张桌子,撂几条板凳,...

  • 芦苇荡中沙家浜(十四)

    当然,横泾老街上最著名的还当属阿庆嫂的春来茶馆,仿照京剧《沙家浜》春来茶馆的原貌保存着八仙桌、七星灶、铜壶等物件,...

  • 《春来茶馆》 凉戈

    古代的挪威,有一条法律:人们不必对在打铁铺里的言论负责。打铁铺的锻打声,像非洲鼓一样,充满节律,活力四射,...

  • 忘川茶馆(十一,完结篇)

    背景:茶馆,长生轮回归来,魂魄在茶馆栖息,煜儿记忆解封。 人物:长生,煜儿,七哥,无常。 “长生这次回来倒是安...

  • 童年之记忆

    关于童年我印象最深的记忆:大年初一登高祈福父母带我去爬全是山路的太子山,爬了一半就想撤,父母一人一只手架着我爬了全...

  • 乡村记忆之七:童年的味道

    如今,离开家乡三十年,多多少少对家乡有一些感怀,总想通过记忆去思念童年不一样的味道,寻找童年不一样的乐趣。 儿时出...

  • 【闲茶馆】——带着记忆来买茶

    朱依琳,一枚非常感性的武大小硕,如今在郑州某所高校就职,同时也成功的跻身于兼职妈妈的行列,(做不了全职,混个...

  • 喀什记忆之 老城与茶馆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将华夏文明、印度文明、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这四大人类文明汇聚一点,这个...

  • 《老街》

    ——龍•茶馆 人事晚来真, 青山迎远宾; 春来冬老去, 老路近尘亲。 2020.10.14

  • 童年的记忆 (七)

    童年对一些事物很好奇,总想弄明白些。晚上睡在床上突发奇想问自己⺀木头到底是什么做的?铁是怎样做成的等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记忆之七:“春来茶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e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