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上午开始,我就陆续收到朋友们发来的拜年短信,到春晚节目开播后达到了高潮。就是入睡后手机还在不断地发出收到信息的提示声音,好在我已将音量控制在最小的位置。否则,必将是一夜无眠,影响到今天的值班。
说起拜年,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在我的印象里,记忆最深的就是大年初一,我和弟弟在父亲的带领下,向同村的长辈们拜年。一大早,天刚发出亮光,我们就从曾祖父、曾祖母开始,从上往下、从里到外,走街串巷、挨家逐户地给长辈们拜年。当时的拜年,非常讲究礼仪,晚辈需给年长的长辈磕头,并送上祝福的话语。长辈端坐受礼后一般要说上几句夸奖或是勉励的话,并给我们这些未成年人口袋里装点花生、柿饼、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给上一分或二分钱的压岁钱。对年少的长辈,则弯腰鞠躬问好。
因我家辈份在村里最低,与我同年相岁、平时一起玩耍且直呼其名的小伙伴,今天就得以叔叔(个别以爷爷)称呼问候。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在某一位年长的长辈家里,与不同的几拔拜年队伍相逢,就依照辈份排序,逐次轮番拜年。当然啦,我们每次都跟着大伙磕头,直到最后,我和弟弟还要给相遇的叔叔们拜年,场面甚是热烈。遇到人少时,父亲还要和长辈们说上一阵话,询问有何需要帮忙的事情,或商量点其他事情。因此,初一的多半天时间里,基本上都在到处拜年。从初三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家里迎接到访的亲戚朋友,或者我们跟着父母去邻村走亲戚,拜年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通过拜年,我们增加了与长辈尤其是同龄人的联系,与他们不断地加深着友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在长大成人、结婚成家后,承担起了相互之间直接往来的重任。通过拜年,也培养和营造出尊老爱幼的氛围,使家族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当时的老年人,在村民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他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村里的好多事情都要听取和参考他们的意见。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家族中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做出的结论往往是全村人都必须服从的。在他们的主持下,调解了不少家庭和邻里之间的矛盾,省却了不少的官司。
纷至沓来的拜年信息和偶尔接听的拜年电话,不断地打断着我的思绪,让我重新回到现实之中。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拜年也由过去的上门或写信方式逐步地演变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拜年,智能手机更是将拜年实现了一次革命,不仅能够进行文字信息交流,而且能够进行音频、视频互动,将远隔万水千山的人们瞬间连接到一起,“面对面”地拜年祝福,省却了鞍马劳顿,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人们在初一和正月里不再四处奔波、忙碌不休。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串门、见面的机会少了,感情也显得有点生分起来。孩子们失去了感情联系的最佳纽带,平时来往也少了许多,基本上没有了我们儿时所具有的渴求见面、密切接触的想法和动力。由此,也造成亲情、友情的逐渐淡薄,值得每个人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