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各个渠道的消息充斥于我的耳目,中秋晚会将是呈现于人们面前的一道大餐。为此,我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安排好时间,于20点前就做好了观看的一切准备,等待着盛宴的到来。可是,耐看性子仅仅观看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就离开了荧幕,洗洗睡吧。
首先,我承认晚会组织者的匠心独具,主会场和分会场节目穿插进行,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次,也承认演员表演之不遗余力,他(她)们看样子也使出了吃奶的劲,力图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奉献给挑剔的观众,众口实在是难调。再次,那众多的男女主持人,调动浑身细胞煽情于观众,从始至终乐哈个不停,估计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许,让个把月的美容前功尽弃。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无动于衷,洗洗睡了。按惯例,次日的新闻报道又将会播出晚会收视率又创新高、参与互动的人数增加N倍的消息。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其实不是我所关心的重点,更不会运用手段辨其真伪,而且我的手段又乏善可陈,只能是人云亦云、随大流了。
也许你会问我对晚会失去兴趣的原因,无仇无怨的,你发的是哪门子神经呢?正如本文开头所写的,我酝酿了一周的情绪,就奔着那众多的演唱节目而来。虽然说我还够不上是这方面的合格听众,但打小起就喜欢这类节目。而且,往往于兴起之余,会亲自高歌多曲,尽管五音不全,且只能在人少、僻静之处发挥,以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让别人掩耳躲闪、避之不及,但还是乐此不疲,自我感动一番。偶尔有鼓掌喝彩者,不是因为我唱歌的功底高深,而是冲着我那执着的态度而来,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不然早就被板砖拍扁不可。
一个小时不算太长,可演唱者一直处于“梦游”的状态之中。请原谅我此处用词不当,谁让咱没那两把刷子,把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不知是匆匆上场,未来得及用餐而少气无力;还是演员力有不逮,只能如此演唱。总之,我感觉到演员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念歌”。如果不是伴奏的音响效果和字幕的滚动播出,我真不知道他(她)是在唱着歌,还以为没睡醒,在那窃窃私语、发着呓语呢。原本设想着的酣畅淋漓的歌声几乎没有听着,可以说是大失所望。
在我粗浅的认识中,演员唱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歌声嘹亮,诸如我所崇拜的李双江、蒋大为、克里木、李谷一、关木村、郑绪岚以及闫维文、降央卓玛等,不论男声、女声,或者高、中、低音,即使是闭着眼睛也能听清他(她)们的唱词,听歌一曲,浑身感觉通体舒畅,真是意境深远,不由地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而今台上的演唱,不看字幕我真不知道他唱的是什么歌词,可谓是顾此失彼,虽然说不是很累,但原所期盼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只能是失我所望、退避三舍。
成语有云:老而不死是为贼。也许是我的欣赏水平低下,赶不上时代的潮流,还在顽固不化地用老眼光看待着新生事物。可是,作为面向全国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大型晚会,我这点小小的要求也不为所过吧。据说有关部门已将“娘炮”类演员排斥在此类场合之外,我认为大可不必,起码李玉刚的演唱还是能激起我的共鸣,比“念歌”演员强上不知多少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