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单位邀请消防宣教基地的一位教官来给职工做消防安全的报告。通知上说凡参加的人都有纪念品。所以下午的报告会参加者踊跃,几乎整个报告厅都坐满了。
一到会场,保卫科的人就发给每人一瓶矿泉水和一条毛巾。有人说就这纪念品啊,搞的神秘兮兮的。想起来通知上说还要有演习,估计到时这些能派上用场。
报告开始了。教官很年轻,是消防兵出身,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并联系自己亲身经历,讲得具体而生动,我们了解了很多防火灭火常识,澄清了许多错误模糊观念。在这里记下一些,也希望朋友们多些了解。
比如,若家庭天然气着火要先关气阀,再灭火,但一定注意:千万不能去关楼栋的总开关,否则会引起大范围的爆炸!原因现在我有些忘了,好象是因为总阀突然一关,管道失去压力,会把火回抽回管道内,引起全楼的管道爆炸!教官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某省某小区一女主人在做午饭时燃起大火,她大声呼救,小区一保安认真负责当机立断飞奔到负一楼,把整幢楼的燃气阀关掉了。一瞬间,惨剧发生了,几十户家的管道接连爆炸,死亡几十人,现场惨不忍睹。
再有就是遇到火灾,立即进行灭火,前7分钟是最佳时间,超过7分钟就要迅速逃离火场,因为7分钟之后的逃生机率几乎是零!
逃生技巧:逃离时要把毛巾折叠成8层(太少没效果,太多影响呼吸),湿水之后稍稍拧干,捂在口鼻之上。然后半蹲行走,虽然不太雅观,但这种方式最安全。如有浓烟看不见路,就一手捂口鼻,一手扶墙,摸索行进。若室内浓烟不多,摸到门把手烫手说明室外火大,这时千万别开门,赶紧用湿布条把门缝隙堵塞住,防止浓烟涌入。若门把手烧变形无法开门,就尽量到窗户前,如能结绳就滑下去,或站到放空调的飘台上等待救援。或把鲜艳的衣服或布条在窗外挥舞,找不到这些就往外扔东西。教官说他在南京一次救火中,消防官兵已经结束战斗准备撤离时,头顶忽然落下一块木板,差点砸着他和中队长。中队长一声大喝“大家都看好了,木板是从哪个窗口扔下的!”片刻,当第二块木板还未落地,已有两名战士向楼上爬去。他们又成功抢救出一名幸存者。 如果没有东西可扔,还有一个办法,敲击物体发出响声,吸引救援人员前来搭救。有位老太太做饭引起大火,她用铁铲敲击锅盖最终获救,而她的邻居却一死一伤。
教官又讲解了灭火器和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教官刚讲完,我发现报告厅的门往里渗出烟雾。人们开始轻微骚动。
办公室主任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惊慌,现在是疏散演习,把毛巾浇湿,捂住口鼻,从安全出口出,蹲着走!”
大家笑着折叠毛巾,往毛巾上浇水。我也忙用湿毛机巾捂住口鼻,然后和同事一起快速向出口跑。
开始还抱着好玩的心理,可走到楼梯口,心却紧张得砰砰直跳。烟雾弥漫,路已看不清了,烟味很呛,我的毛巾不太湿,感觉浓烈的烟雾直往鼻子和喉咙里钻,熏得眼泪快流出来了,直想咳!
我和同事相互搀扶,小心翼翼挪动脚步,真怕看不清台级,再一骨碌从楼梯上滚下来!我心想,就这速度,真的遇上火灾,早被熏晕过去了!
只是短暂的几分钟,却感觉那么漫长。这是真实的体验,让人深切感受到对突发灾难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
终于下到三层,烟雾淡了,我们“得救”了! 我流下了热泪(是被烟熏出来的)!
来到楼外,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是那样幸福!见到许多“逃”出的同事,大家倍感亲切,都感叹说,死里逃生的感觉真是好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