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或者走路时碰到板凳了,立马哇哇大哭,这时奶奶或妈妈走来,恶狠狠地拍打着板凳:“让你把我孙子碰疼了!打死你!”边说边打板凳,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孩子这时候可能也会跟着打板凳,边打边笑起来,这时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样对吗?
其实,这是一种复仇行为,对孩子的教育百害而无一利。它教给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就去责怪别人,不能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想:桌子,板凳又不知道疼,打它又何妨?其实,对孩子来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一棵草,一棵树,板凳,桌椅,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反正我的女儿能拿着布娃娃对话好久,刚开始哟也很纳闷,一个布娃娃,有什么好说的呢?后来发现,不管是什么,只要她一个时兴起,都可以和它对话。一个小女孩对待她心爱的布娃娃,和对待她最喜欢的人的感情是一样的。
因为以前看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这本书,我记得最清的是她的女儿圆圆,在外面玩耍着,跑着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摔了一跤,两只手都擦破了,她疼得哭了起来,但过了一会儿,她轻轻地摸了摸地面,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马上就不疼了。然后注意力转移了,自己也不觉得那么疼了。
后来我生了我我家的宝贝桐儿,每当她碰到板凳或桌子,或摔跤的时候,我都跟家里人说,千万不要做出打板凳的事,要告诉她她疼,把板凳也碰疼了,所以到后来,她一碰到哪,会摸一摸那个地方,会说:“板凳,板凳,你疼吗?我帮你揉一揉吧。”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爱心,这种思维不仅能让她过得很快乐,也能保证她以后不吃大亏。
有一次,我的胳膊碰着了,有些红,她连忙很自然的帮我摸一摸,用她稚嫩的声音安慰我:“妈妈,还疼吗?”
我的心都融化了,有了宝贝的心疼,再疼也不疼了。
教育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发展成孩子的一个大毛病或坏习惯。
家长应该要更用心一些,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孩子美好情操的一转一石。
板凳,板凳,疼吗?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宽容心,还可以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盲目地责怪别人。我在生活中也特别讨厌一些人,平时都还好,一不顺心,就责怪别人,爱抱怨。谁喜欢听这些责备的话呢?这样很影响人际交往,影响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很多的矛盾都是被责怪而来的。
人人有颗玻璃心,趁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以宽容之心面对这个世界吧。我想,这对她以后的成长肯定会有帮助的。
板凳,板凳,你疼吗?我也希望以后能听到更多这样的暖心的语言,我们一起努力吧!
别忘了,家长也是位学生,需要学习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4546/24cb26159ca12d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