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话要诉诸笔端,所以才有了写作。因为想在“简书”平台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坚持写作的恒心,所以才有“简书”平台上的日更挑战竞赛。
事实证明,想把某件事情做好是一回事,能把某件事情做好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依我为例。按理说,我一退休等死的老头,每天都是双休日,有的是时间。这是其一。其二,我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写作能力的,只是由于敏感词汇过滤,只是由于写作题材所受束缚越来越多等刚性制约,我无法把我非常熟悉的生活经历,通过笔端再现看客而已。其三,我也是有恒心的。在我将近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只要我想做的事情,多数都是能够坚持做下来的——比如戒烟,比如限酒,比如主动预防和控制疾病,比如主动锻练身体等。其四,我也想通过参加“简书”平台日更挑战竞赛,来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恒心。
然而事实证明,仅仅具备上述四点条件,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我还忽略或轻视了我的人性中“把一件事情持续做好的兴趣”的弱点。这个日更,随着时间推移,写着写着,我的参与日更挑战竞赛的新鲜感就逐渐淡化了,有时候还会很厌烦,为自己的作茧自缚深感苦恼和悲哀。
可是,一想到一部分铁友的热情鼓励和对更文的期待,我又不忍放弃了。有一天我突然醒悟过来,即便是铁友,人家也不会劝自己放弃的。人家还能说,既然写不出来什么名堂,干脆放弃算了。闲着没事干?你都退休在家等死了,你还想干什么事呢?你以为你还年轻啊?国人的劝合不劝离、劝进不劝退的心态,之所以能被口耳相传几千年,绝不是无稽之谈,绝不是空穴来风。说到底,即便是铁友,想放弃的也不止我一个。
那么为什么都没有放弃呢?说到底还是互相鼓励起到的效果。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混更”。之所以自嘲为混更,是不想在铁友中率先退更,也不忍心断更,就只有每天仍在凑够一百字以上交作业,图个心安理得。后来我发现,即便是混更,也不是很容易的,还是少不了选题、构思、写草稿、修改、定稿等环节和程序。就这样,混着混着,一天一天又一天就过来了。这不,眼见着2022年就混到头了呢。
换句话说,断更或退更之后,会不会后悔呢?事实证明,还是有人会后悔的,不信您在“简书”首页上方,输入“断更”或“退更”这两个关键词考证一番,您就会发现一边倒的后悔心语,还是位居多数的。
既然断更或退更会后悔,既然对把日更坚持下去又缺乏足够的激情和动力,那么就只有寻求另外一条出路了。有了这个想法垫底,出路还就真有了呢。那就是,把“简书”里“复活卡”的作用给发挥出来。“简书”会员每个月有四张“复合卡”,相隔六天就可以利用一张“复合卡”,给自己放一天假。这样以来,不但自己得到休息了,还可以保障日更天数不被清零。
事实上,即使复合卡用完了,日更天数还是不会被清零的,那就是可以花钱买,每天两块钱,最多连续七天。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那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別的补救办法了。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话是有道理的。伟人也曾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任何行为,都是遵循着自己内在逻辑的,人为的干扰,超过一定的度,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好了,话就说到这里了。不管铁友们、读友们、写友们如何见仁见智,反正我就打算这样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