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练字&书法书法或写字书法(原创与欣赏)
他一生悲催,却在200年后,成为国展最受欢迎的书法家

他一生悲催,却在200年后,成为国展最受欢迎的书法家

作者: 燕京书画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9:25 被阅读0次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赵之谦是晚清艺术史上一位全能型天才和重量级人物。他在书法、绘画、篆刻领域均属开路先锋,其书法更是篆、隶、楷、行书皆有成就。他以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胆识,率先以魏碑入行书,成为魏体行书的开山鼻祖。

赵之谦在多种书体上取得的成就都很高,以至于再现在的书法国展上,每种书体的入展作品中都有取法于他的作品出现,这在书法史上是很少见的。

一生劳碌,窘迫不堪

道光九年(1829),赵之谦出身在绍兴一没落的商人家庭。他天资聪慧,敏思好问。两岁能把笔作字,四岁入私塾,六岁学古文,九岁学诗,十岁后讲学。但好景不长。其父常年卧病在床,操持家务的母亲在他十四岁时撒手人寰;次年,长兄又被仇家所诬因讼破家。一连串的不幸并未击垮赵之谦,反而磨砺出一副倔强孤傲的性格。

赵之谦十七岁习金石之学,十九岁娶妻,二十二岁入幕缪梓府,,二十五岁父去世。不出两年,嫂病故,兄出走。三十三岁,为避战乱和养家糊口,他只身外出,次年二女夭折,妻病故,家破人亡。同年底开始,三度"北漂",四应礼部试不第。五十岁起以补缺方式先后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1884年,年仅三十岁的继室病故,赵之谦紧挨着因肺气肿哮喘病复发,于南城官舍走完了他五十六岁的人生。

广博厚实国学底子

赵之谦少年时期的国学底子是广博厚实的。特别是在沈复粲、缪梓两位名宿的培育下,他较早地步入了金石、碑学及考证之路,大量碑帖古迹的目染过手,早已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年纪轻轻便展露出卓尔不群、力避时俗的高远识见和独立精神。

对于传统,赵之谦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和领悟,认为"凡派皆合,于是可悟",从不愿用戒律和模式约束自己,而是放飞思想,天马行空。他既善于从浩如烟海的传统资源中进行大胆吸纳、整合和拓展,又注重从生活细节中用心观察、捕捉和体悟,最后再巧妙地化合在一起,

对于俗,赵之谦是高度敏感和警觉的。古往今来,多少为艺者无不败在俗字上。绝俗,大概是赵之谦及其手札书风给我的莫大启示吧。

书法的碑帖融合之美

受时风影响,赵之谦早年在颜真卿楷书和"二王"一路帖学上下过一番功夫,后有感于法帖辗转传摹,失其本真,遂转学颜真卿行书,兼学其他多家名帖。其手札可以窥见赵之谦偏于文雅内美的审美走向以及与众不同的才情气度。

三十岁左右,赵之谦在书画印艺术风格上开始进入自觉的探索求新阶段。随着金石学和考据学不断发展,碑学顺势而兴。由于较早接触金石学,赵之谦脑子里早就萌发了由帖转碑的念想。

朋友处大量的金石文字为他书法上的突围和实现由帖入碑的质变注入了无穷的资源、灵感和力量,经过十来年在碑帖之间的来回倒腾,赵之谦终于转型成功。其魏体行书打破了千年以来以"二王"帖学一统书坛的局面,为晚清书坛带来一股新风。

200年后的"国展大户"

之所以将赵之谦称为国展大户,是因为在现在的书法国展上,学习赵之谦的作品有很多,而且还有一点是别的古代书法家没法比的,就是国展上学习赵之谦的作品涉及的书体很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一是赵之谦本身楷书、篆书、隶书、草书以及篆刻都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且都有很高成就,所以对他书法的学习,大家各取所好。二是在书坛盛行二王婉约的作品多年后,大家开始寻求碑帖融合的突破,恰好赵之谦的书法在碑帖融合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所以本身学习赵之谦书法的越来越多。

总结

赵之谦的一生,可谓艰难坎坷,命运悲催。他才华横溢,艺术精湛,却始终为生计、科举和仕途东奔西突,颠沛流离,为此常发出"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的无奈与伤感。赵之谦是不幸的,他生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赵之谦又是幸运的,他不畏艰难,锐意探索,最终登上了艺术的巅峰,并且在200年后的今天,依然光彩熠熠。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一生悲催,却在200年后,成为国展最受欢迎的书法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wc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