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正沉湎往昔浮想翩翩,姚岚主席的电话响了。主席说,时间紧,博物馆那边这次无缘得见了,潜山郑主任一行正在王河那边等我们呢。
车行王河,窗外冬日融融,皖河大地处处流淌着诗情画意。一株高大遒劲的树,一幢古色古香的屋,一座小桥,一湾清流,一头头牛羊,一群群鸡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愉悦着我们的眼眸。江觉迟女士对那些个古树特别感兴趣,每每擦肩而过,总是感叹,哇,这么多古树呀,真好真好!是的,古树是一个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地方生态和谐的标志。窗外风景无限,车内亦温情满满。魏老师和黄老先生时不时插科打诨,幽默风趣的谈吐让我们捧腹不已。魏老师戏称黄老生“黄老头儿”,想想,再看看,哟,这黄老先生,还真的是有趣可爱呀。只是这样的称呼,也只能由洒脱豪放的魏老师说出口,我们小辈是万万不敢的。
下王河高速,在路口与郑主任一行略略寒喧,由他们作向导,直奔当地一家舒席加工企业 ---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都说“到了王河不见席,来了也是白费力”,敢情这舒席真的是声名远扬,可谓举足轻重啊。舒席,古称“竹簟”,在当地传承有2000多年历史,可谓渊源流长。王河周边一带自古以来盛产水竹,产地内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且境内潜水、长河、牌楼河流经而过,特别适宜小叶水竹的天然生长和优异品质的形成。我们下得车来,扑面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水竹,紧张而有序忙碌着的工人们。瞧见我们的到来,工人们都露出憨实的笑容,满满的热情有着这阳光般的暖融。魏老师见了,忍不住上前玩了一把破篾,只见一根修长的水竹奔着特制的刀口而去,“劈劈叭叭”,若干片细细的竹条便如几股清泉喷薄而出。厂长带领我们认真观摩每一道生产工序,挺自豪地说:“这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供用不求,远销国外呢。今年上春我去过尼日尼亚,迪拜,专门作过市场调查,我们的产品深受他们的欢迎。我们还准备增加新的产品,利用水竹凉爽柔软的特点,制作成竹制凉鞋,弥补凉鞋市场这一空白。我们深信竹制凉鞋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望着眼前这位壮志酬筹的厂长,我们的心里油然敬意。皖河水养育了这些可钦可佩的人,他们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意志就如这皖河水一般浩浩荡荡永远向前,义无返顾扑向长江的怀抱。我忽然又想起离此不远的痘姆,那里也有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痘姆窑,同样闻名遐迩。痘姆乡去年春应安澜兄之约赏游过一次,真的是被美丽的乡村所深深折服。一同深深折服的,是才情与美貌并举的女乡长,以非凡的智慧与卓越的能力将痘姆乡打造得如诗如画。痘姆乡不愧为皖河之畔一颗美丽的明珠,灼灼其华。一年多不见,不知痘姆如今安好,而故人又安好?
是什么孕育了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化?追根求源,是这生生不息的皖河水,滋生了远古的“薛家岗”文化,成为长江流域文明中的一支重要的根系。在“薛家岗”文化展馆,我们聆听解说员的娓娓娓道来,眼前仿佛浮现先祖们在山岗,在田野,在河边劳作的身影,他们欢快地狩猎,捕鱼,种植……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子子孙孙如皖河水般源源流长,不断更新着文明创造着财富,使得物产富饶,智慧发达,一个充满着生命力的皖河流域空前繁荣,历代皖河人用勤劳与智慧,用善良与大爱,书绘着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我们趁兴游历了“一脚踏三县(市),一帆通四海”的黄泥镇。黄泥历史上一直是人来舟往的繁荣码头。建镇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被誉为潜山的“小上海”。直到今天,黄泥老街市场依然兴盛繁荣,有着“三县(市)重镇,五县(市)市场”的美称。黄复彩老先生一行几人去逛老街去了,我陪魏老师在小镇的菜市转悠转悠。我们在一家卖水产的店铺前停下了脚步。素有“鱼米之乡”的黄泥镇果然每天都有鲜活的鱼上市。魏老师看中了两条有着美丽花纹的鳜鱼,见价格挺实在的,毫不犹豫买下了。魏老师望着活蹦乱跳的鱼,笑呵呵地说:“这么好看的鱼,得带回去养着,也算是一天的收获呢。”望着喜滋滋的魏老师,我的心里忽然觉得他高大的身躯里却包裹了一颗有趣且柔软的心。多情未必不丈夫,魏老师带走的不止只是两条鱼,也带走了这几百里的皖河的灵动,而后于他的笔尖,汩汩流淌对于皖河的情思。
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一条皖河,一条不一样的皖河。皖河亘古不变,我们都是皖河的过客。由于时间关系,虽与皖河相见只有短暂的一天,但对于皖河的思念永留心间。皖河容百河纳千流,前赴后继,众志成城,才得以有了奔流到江的壮举。我们呢。轻摇皖河的浮光,我的思绪亦随波逐流,在无垠的皖河大地起落沉浮。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轻摇皖河的浮光(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