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及版本号
Ahaschool
版本号:4.3.0
产品是什么
Ahaschool是一款面向宝爸宝妈的K12在线教育产品;在产品定位方面,产品 Slogan 是「发现孩子的独一无二」,官网宣传的核心价值是「发现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增强孩子学习自信」,再结合产品内的内容设置特点,可以看出相较于「童行学院」「博雅小学堂」等产品而言,Ahaschool更加侧重的是个性化,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发现兴趣、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 主打的是个性化素质教育
目标用户是谁
重视子女教育成长的新生代父母,其中以母亲用户占多数
满足他们什么需求
满足父母对子女个性化发展、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
满足父母对随时随地上课、课程价格实惠的需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
1、社会发展变化快,逐渐多元化,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新生代父母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的观念有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课堂内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需求,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课堂之外获得个性化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时间、空间和价格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新生代父母对线上课程的需求;在时间方面,许多年轻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工作时间不自由,没有较多精力接送孩子去线下上课;在空间方面,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匀的现象,许多三四线城市的父母已有相对进步的教育观念和需求,但其周围环境中仍缺乏个性化和素质教育的优质资源;在价格方面,相比起老一辈父母群体,新一代父母群体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决策更加理性,而许多一线城市线下课程的价格高昂
用户转化和使用场景
1、感觉孩子在学校里只学习课本知识,越学越木讷;而且每次写作业也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的事物和知识,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自己的知识面也不广,不知道怎么带孩子学。通过微信文章了解到 Ahaschool,发现开设的课程种类很丰富,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转化场景)
2、身边许多宝妈都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很多兴趣培训班或素质发展课,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其他孩子拉开差距,感到焦虑,也急着想给孩子报名这类的课程。通过朋友推荐了解到 Ahaschool ,发现价格也不贵,于是购买尝试(转化场景)
3、线下观察和咨询了一些兴趣班和素质课,发现课程价格普遍高昂,不同机构之间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好有的差,质量好的很贵,而且很远,没时间接送孩子;后来了解到 Ahaschool,上了体验课感觉制作很精良,价格也实惠,而且在家就可以学,于是购入课程(转化场景)
3、家在三四线城市,想让孩子接受一些课外的兴趣教育、个性化教育,但周围没有很好的兴趣、素质教育机构,通过Ahaschool,只要有智能手机就能上课,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转化场景)
4、在工作日晚上或是周末,会拿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来陪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课,同时也为孩子解答一些能够回答的问题;有的时候也会让孩子自己看视频,看完才准他玩耍(使用场景)
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个好的产品具备优秀的系统能力,产品系统能力包括:对需求的精准把握、交互设计、技术研发、运营等。其中最为核心和首位的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满足,这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保障产品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其他环节的发力才能够保障长期效益。
根据Ahaschool的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类型,总结其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优质内容,优质内容让孩子和家长喜欢(用户粘性)、让孩子有所收获和成长(用户收益);而其余环节如产品、交互、技术和运营等,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将用户引导到这些优质内容上,表现形式为:让用户能够更流畅的接触到优质内容、让用户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内容等
关键功能和描述
1、选课和购买:用户打开App后可在「校园」Tab页中选择课程;选课的方式有:以学科类型选课、参与活动进行选课、查看热门进行选课、查看「大家都在学」「每日一课」进行选课、根据专题系列进行选课等;点击课程后可查看课程详情页,包括课程大纲、简介、试听和上课须知,其中购买方式主要为两种:单人购买和拼团购买
2、上课和互动:用户单人购买或拼团购买成功后,打开App后可在「学习」Tab页进行上课学习;点击课程后选择课程大纲中任意一节课进行学习,每节课都有问答模块,用户可以在问答模块内提问,老师和同学都可帮助回答;部分课程附有作业,用于巩固学习的内容
核心操作路径
1、选课并购买成功(拼团):打开App —— 选择校园 —— 点击课程 —— 查看课程大纲、简介和上课须知 —— 点击拼团 —— 付款 —— 邀请朋友参团 —— 发送邀请信息到微信 —— 拼团购买成功
2、学习单节课程:打开App —— 选择我的课程 —— 选择大纲中的节数 —— 观看课程 —— 提问或写作业 —— 学完单节课程
运营方法
1、拉新
(1)拼团裂变:大多数课程都以诱人的拼团价吸引用户选择拼团购,生成拼团海报,并引导用户分享到微信好友群或朋友圈,以微信已有的关系链来促进拉新数据(熟人关系链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信任成本)
(2)公众号运营和软文推广
运营ahaschool公众号,定期发送内容型文章,吸引用户转发和购买;或在其他公众号投稿软文
(3)体验券赠送
老用户分享课程给好友,好友通过链接下载并成功注册App后,即可得到1张课程体验券,1张体验券可兑换72小时的体验时间
2、促活与留存
(1)公众号高频消息、App推送
(2)「0元解锁」「29.9选3」等促销活动
(3)「aha之星」有奖竞赛活动
(4)「每日一课」模块
(5)畅学计划:月费制畅学计划,每周固定上课
竞品对比和思考
(1)童行学院与ahaschool
两款产品所面向的用户均以儿童为主,教学内容也都主打课外知识,以帮助家长解决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问题;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上。在组织结构上,童行学院以五大哲思问题将不同科目的知识加以融合、联系和体系化,用一个完整自洽的课程体系开展25个专题课程;相较而言,ahaschool的内容更为零散,课程独立性较强,不同课程之间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路径上的联系。因此在商业模式上,童行学院将一整个课程体系(25个专题)进行打包出售(499元)或是将专题通识课进行统一出售;而ahaschool则主要以单个课程为单位进行出售(每个课程大约30-60元)。在内容形式上,前者主要以音频进行授课,后者主要以视频进行授课。
个人认为,虽然两款产品在解决用户需求的类型上较为相似(主打课外成长),但具体而言,所定位的是不同自我认知、偏好和目标的用户 —— 童行学院的课程结构更多的定位和瞄准这样的用户群体 —— 对自身兴趣爱好并不明确、更希望得到的是知识的广度、希望孩子开拓视野、对体系化的知识更加偏好、选择恐惧症等特征的用户群体;而ahaschool则更多的定位和瞄准那些已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的用户群体;通俗来讲,童行学院像一所开拓视野的通识教育学堂,而aha则更像是培养爱好的兴趣班。不过ahaschool也有相对体系化的课程设置,如畅学计划,每月支付固定费用,每日即可被安排学习固定课程,但在我看来,不同于童行学院的通识教育,畅学计划更像是一种兴趣先导课。
总体而言,在内容上,童行学院更偏向通识教育,而ahaschool则更偏向个性化教育。
另外,在内容的载体上,童行学院以小程序为主,ahaschool则以App、Web端为主,这种产品载体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可能主要会表现在基于微信关系链的传播上(通过小程序让新用户更快触达内容、使用体验也相对更好)。
(2)小灯塔学堂与ahaschool
在内容的结构、形式和类型上,两款产品都较为相似,表现在,以学科大类进行划分、不同课程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以视频课为主等;另外,两者在主要的购买方式上也是相同的(主推拼团模式)。因此,与童行学院相比,小灯塔与aha的竞争更为直接。较大的不同点在于产品载体的不同,与aha的App和Web上课模式不同的是,小灯塔仅支持在微信公众号内上课;这种产品载体在一些功能实现上或许存在弱势,但其优势也较为明显 —— 较低的使用成本(不需要下载App)、连贯的上课体验(拼团成功后直接开始上课)等。产品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妈妈,因此可以推测拉新方式也主要以熟人传播为主。而基于微信的产品载体能够让新用户们更快、更顺畅的到达和体验内容,这些优势也非常有利于微信内的裂变传播。
其他思考和建议
整体体验下来,感觉给我最大的印象是 —— 课程所配套的学习服务是比较薄弱的;训练营除外,许多单项课程所配套的问答社区和作业模块,给我的体验都不太好。问答社区,没有专门的老师回复,大多都是用户相互回答,很多回答都不太标准;作业模块,很多课程没有相应作业,有的课程即使有作业,其内容也比较单薄,显示的解析也只是答案本身 —— 在课程配套方面,容易给人一种制作粗糙的第一观感。因此我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切入点去提高除课程本身以外的配套体验?
相较于线下教育而言,在线教育的一大劣势就是缺少实际场景下的教学互动、缺乏情感的介入。所以我在想,这种家长与孩子共同在线学习的模式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人在线学习的缺点 —— 即以亲子互动替代所缺失的师生互动。因此,是否可以将加强亲子陪伴关系为切入口打造产品的亮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良好互动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重要。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也与本产品所定位的目标用户群体和核心价值相吻合。从具体实现的角度来讲,可以考虑加强课程本身外的内容建设(问答、作业等);特别是在作业环节,是否可以进一步丰富作业的形式,去引导亲子共同参与作业(打个简单的比方,不仅仅孩子要答题、父母也要答题,父母考察孩子,孩子也要考察父母……孩子写学习感言、父母写学习感言….等等)
好的场景应该是能够唤起用户某种情绪的场景。这样基于亲子之间的教学互动,能够更加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够让家长更深得卷入和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而不只是简单的陪同),通过引导互动来促进亲子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利于用户留存。
以上是转化后服务的相关建议;另外,在用户转化之前的阶段,还可以思考:在App上,产品让用户所感知到的收益有多少?产品让用户所感知到的成本和障碍有哪些?有哪些困惑造成了用户转化障碍?
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提炼课程核心亮点来减少长文案带给用户的认知压力,让用户更快感知到产品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是否可以优化流程和文案,让用户能够清晰的了解到拼团中涉及金额的规则,减少用户的困惑或是担忧。
网友评论